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某隧道施工中采用TSP技术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从开挖过程来看,洞身围岩揭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结论符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论,结合掌子面实际开挖情况,随时调整开挖进尺,采取必要措施,保证了隧道的安全、优质贯通.  相似文献   

2.
以武陵山隧道ZK46+994~ZK47+186断面预报分析为例,对地质超前预报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了阐述,将地质超前预报结果与实际施工开挖的地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基本吻合,能够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118-119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在隧道施工中十分重要,逐渐列为隧道施工作业循环的重点工序。结合具体工程,通过地质雷达在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应用,对其预报成果的分析研究及开挖验证,证明了地质雷达在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为以后地质超前预报工作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超前地质预报已成为准确预报隧道前方围岩地质情况的有效方法,其中TSP法是较为成熟、直接的预报方法。结合凤凰岭隧道实体工程,采用TSP地震预报法,对隧道施工过程的断层破碎带、塌方、软岩和水进行了较为精准的超前预报,为确定合理的隧道开挖支护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针对茅盖山隧道工程实际情况,对其超前地质预报和开挖施工控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要点及方法,为类似隧道工程施工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实现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TSP203和ZGS1610两套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探测原理,及其在沪蓉西高速公路夹活岩隧道1#横洞工区岩溶地质施工中的应用情况,对两种物探方法的预报结果与开挖后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比较,并将两种超前探测方法用于预报的特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有多种,但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不足,单一的预报方法难以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提高预报精度,基于开挖面揭示围岩情况,在紫云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采用TSP与瞬变电磁法相结合的方法准确预报了开挖面前方富水地质体的存在.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多种手段相互印证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预报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指导隧道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8.
孔保林 《交通标准化》2012,(11):112-113
超前地质预报是根据地表和已开挖隧道的地质调查和各种探测方法取得的资料,以及地质推断法预测开挖工作面前方一定长度范围内围岩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隧道施工时应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具体情况做好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并及时反馈预报结果,以便修改支护参数或开挖方式,确保施工和营运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岩溶富水地区,探测溶洞的存在和水量的大小不仅关系到工程建设的经济、工期等,更是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以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重庆南山隧道岩溶富水区的应用为例,分析了TGP206预报系统、探地雷达及超前地质钻孔技术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进行了预报工作,总结了各个预报手段的特点.最后,将预报结果和实际开挖揭露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进一步验证了综合探测技术在隧道地质预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以SIR-10H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为主的超前地质预报,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地质雷达的基本原理及其数据采集分析工作,介绍了地质雷达在车里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具体应用,综合预报隧道前方的地质情况,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1.
以天成山隧道为例,采用综合法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隧道左洞工程地质条件进行预测分析,预测结果与开挖信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提出在隧道工程施工中要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并采用合理有效的组合手段.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现场围岩实际情况,结合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及监控量测数据,总结出斜井快速进入正洞的挑顶、支护等施工经验,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综合利用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隧道地下水进行超前预报。提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运用TSP203超前预报系统、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钻孔等技术对地下水进行跟踪预报,并以锦屏辅助洞隧道为实例,说明综合预报对地下水预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隧道岩溶区施工时,通过综合运用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准确预测围岩的实际情况和溶洞的具体性状,制定有针对性的灾害处治措施,可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5.
在隧道岩溶区施工时,通过综合运用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准确预测围岩的实际情况和溶洞的具体性状,制定有针对性的灾害处治措施,可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6.
地质雷达点测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振华  孙伟 《北方交通》2010,(2):101-102
简述地质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方法,介绍了三种地质雷达的采集方式,结合地质雷达点测在隧道超前预报实例中的应用,说明了点测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地质雷达的基本原理及其数据采集分析工作,介绍了地质雷达在绍诸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地质雷达是一种操作简便、对施工干扰少的超前地质预报设备,结合隧道地质调查和隧道围岩观察能有效地预报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围岩地质情况,有效地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8.
总结和探讨了隧道建设者们在遭遇各类恶劣地质灾害时,如何运用先进的动态反馈设计与信息化施工手段,尤其重视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的作用,创造性地提出和灵活应用各种新方法、新工艺,安全、快速、优质地完成隧道建设。  相似文献   

19.
富水黄土、泥岩分层隧道塌陷段由于受拱部黄土易失稳、坍塌影响,施工开挖极为困难。阐述了在通过地质雷达有效超前预报的情况下,采用密集超前管棚和临时拱架形成悬托结构能有效抑制隧道拱部富水黄土塌陷,施工中合理预留核心土尺寸和掘进进尺,配合监控量测数据,仰拱及时闭合,做好临时排水能有效解决此类地质情况下隧道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20.
以正在施工的大连地铁2号线(松江路站~东纬路站)暗挖区间工程为例,介绍了暗挖爆破法穿越富水岩溶区、溶洞发育区域时的施工工序流程和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利用地质补勘钻孔、超高密度电法跨孔电阻率CT探测、洞内超前探孔等技术手段详细探明溶洞发育位置、形态,通过洞内与地表相结合的处理方式消除或减小溶洞对暗挖施工的影响。超前地质预报手段与施工工序流程的成功应用,为类似环境下城市地铁施工提供参考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