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众所周知,手传振动可致振动病(又名职业性雷诺氏症或振动综合症)。但振动剂量大小与人体反应强弱之间关系尚不十分清楚,此外,不同频率和振级作用于人体的反应也不甚清楚;而作业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如噪声、气溫、加工件硬度和手持工具的握力等对剂量-反应关系所起的作用也不够肯定。近年来由于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给振动测试提供有利条件,另方面由于流行病学广泛应用于振动  相似文献   

2.
手持振动工具振动参数是诊断局部振动病的依据之一。我们选择了铁道部西安车辆工厂4种常用风动工具,于1991年4月8日对其振动强度进行了调查。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方法使用ZDJ-1型便携式人体振动计(北戴河无线电厂);YD-72A型压电式加速度计(北戴河无线电厂);YD-F-2型机械滤波器(北京测振仪器厂;卡具(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研制)依照GB11523-89手传振动测量规范要求在时间计权设置1秒的状态下,选取典型操作过程对四种工具的  相似文献   

3.
局部振动对人体的影响,早期以神经系统的改变为主,往往以末梢神经炎的形态出现。调查证明,肢端麻木和感觉异常的主诉较多,尤其手麻、手痛、手冷感、手无力等局部症状出现较早,并且与振动性白指共同成为局部振动病的主要症候群。因此,末梢神经机能(指端感觉)检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铁道技术监督》2012,40(7):31-31
2012年7月4—6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了"地方标准化工作座谈会"。会议由服务业标准部廖晓谦主任主持,国家标准委孙波副主任出席会议并做了讲话。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处长和标准委各部(室)、信息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共67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认为,各地按照全国质检工作会议和全国标准化  相似文献   

5.
2005年11月18日—20日,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制动分委员会在四川省眉山市举办了第6次制动学术研讨会。应邀参加研讨会的代表除部分制动分委员会的领导和成员外,还有各科研院所、学校、工厂和路局从事制动技术与材料研究的专家以及论文作者共47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22篇,其中,  相似文献   

6.
《铁道学报》2008,30(5)
第一届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TE 2007)于2007年7月22日至24日在四川成都成功召开,来自海内外3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690篇论文被会议录用发表(EI检索)。这次会议促进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对推动中国和世界交通运输的理论创新与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中国的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7.
(郭洁)2006年3月13—17日,第8届亚太轨道交通论坛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饭店召开,来自亚太地区200多名轨道交通领域的领导和高层人士出席会议。会议由新加坡Tcmpinn公司主办、德瑞国际(上海)企业顾问有限公司协办,是亚洲轨道交通领域的高端会议,也是该领域的一个由决策者面对面沟通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振动对工人的危害,在一九六五年以后才引起日本卫生和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并开始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作者发现日本振动病的症状与国际文献的描述相类似,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1.软组织(神经、肌肉)损伤,如多发性神经类样手套、袜子型的末梢感觉麻痹,肌力下降,手肌肉萎缩,手肌肉肌电图的异常表现。病人主诉有手麻木感、疼痛、僵直和肿胀。 2.双手发冷并并发外周末梢血管的痉挛反应。 3.骨骼和关节的损害,特别是腕、肘关节和脊椎骨。  相似文献   

9.
1 概述 镐臂是捣固车的重要零件,作业时承受振动和下插捣固的作用力,因此必须有较高的强度和冲击韧性.09-32CSM型镐臂共有2种外镐臂和2种内镐臂,毛坯均为铸钢件.其中2种内镐臂交叉排列,结构紧凑,且交叉部位间隙很小,不仅需要保证加工精度,同时还需保证较高的毛坯精度.特别是右内镐臂(见图1)形状复杂,铸造以后应力大,变形情况较难控制,再加上加工应力等,因此要保证达到要求的尺寸精度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列车引发建筑物振动现场测试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测试和数值分析,对铁路线附近建筑物的振动特性、建筑物振动的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为了简化分析,将列车—轨道—路基—大地—建筑物耦合系统分解为列车—轨道—路基相互作用连续平面三层梁模型和大地—建筑物(剪力墙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两个子系统,前者采用傅里叶变换法求解,后者采用三维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列车引发的建筑物振动属于低频振动,建筑物结构对高频振动具有衰减的作用;振动随列车速度的提升而增大,随列车编组的加长而增大,随列车轴重的增加而增大,随建筑物到轨道中心线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建筑物的振动水平随楼层的上升呈折线分布;框架结构相对于剪力墙结构能更好地抑制振动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国际电工委员会第九牵引电气设备技术委员会(IEC TC9)会议于1991年5月21~24日在瑞典基斯特—斯德哥尔摩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法、德、意、日、波兰、瑞典、瑞士、英、南斯拉夫等十个国家23名代表。主席F de Falco先生主持会议,秘书J. P. Kieken先生、助理秘书M. Ambrun先生和IEC中央办公室P. Strubin先生均出席了会议。我国派出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游汝雄高级工程师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重点是审查讨论IEC349-2《铁路机车动车与公路车辆的变流器供电的电动机》的委员会草案(CD文件),会上共收到各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铁道学会自动化委员会联合《中国铁路》杂志社举办的“GSM—R系统运营维护技术交流会”于2012年3月19—20日在北京召开。来自铁路局、设计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设备提供商等单位的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20余篇,《铁路技术创新》杂志分3期刊出。  相似文献   

13.
制动缸与制动闸瓦的安装部做成了整体式的单元制动装置具有小型、轻量化、可获得高制动效率等优点。不过,据调查,在某种特殊条件下,实施该制动时,车轮与闸瓦间会发生抱闸—滑动(STICK-SLIP)振动。文章介绍了为查明发生抱闸—滑动振动的条件和原因,实施了单元制动激振试验,弄清楚了抱闸—滑动振动是闸瓦及闸瓦托上、下端沿前、后方向(车轮中心方向)反相位振动模式,通过抑制上述振动模式即可避免抱闸—滑动振动。  相似文献   

14.
2005年6月28—30日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八届国际铁路工程会议。会议由英国爱丁堡大学举办,来自30个国家的209位专家出席了会议。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的钱立新研究员、刘增杰研究员和王红副研究员参加了会议,并分别在会上宣讲了各自的论文。会议上共发表论文140余篇,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线路技术:包括英国西海岸干线现代化;线路设备管理;钢轨磨损及对策;钢轨检测;钢轨维修;轨道几何尺寸控制;高速铁路及相关技术;信号技术;电气化工程;安全。共有论文70余篇。2)铁道结构工程及路基工程:包括钢桥;混凝土桥;石拱桥;隧道;设计与维修;边坡稳…  相似文献   

15.
<正> 2010年12月7日-9日中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MOR)国际铁路联盟(UIC)承办: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CARS)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由国际铁路联盟(UIC)于1992年发起并组织举办,是展示和交流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水平与成就的全球盛会。本届大会将邀请有关国际铁路组织、各国铁路管理高层官员、全球大型铁路企业管理者、高速铁路领域技术与管理专家、学者等业内权威人士参加。12月5日—6日,UIC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执行董事会会议和全体会员大会。  相似文献   

16.
1982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铁道学会牵引动力委员会电传动学组,在株洲田心召开了变流技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25个单位,共64名代表。除部内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生产厂参加外,还邀请了湘潭电机厂、无锡电力电容器厂、上海公用设备修造公司、北京电车公司等单位参加。会议共收到论文32篇,这些论文理论紧密联系实际,都具有一定水平。其中8篇大会作了宣读,其余  相似文献   

17.
国内资讯     
国家发改委批复合肥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2020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合肥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同意建设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3号线南延线、4号线南延线、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等6个项目,总里程109.96 km,规划期为2020—2025年。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日两国的铁路合作协定,自1985年起每年将举行一次专家讨论会。第一次中日铁路合作专家讨论会于1985年5月28日~6月3日在东京芝弥生会馆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中方代表团一行六人,由铁道部科技局总工程师傅志寰同志带队。会议有三方面议题,即桥梁施工,动车调速和电子计算机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中方共发表五篇论文,其中三篇进行了大会宣读,日方宣读九篇论文。日方有关机车车辆调速方式的论文题目是: 1.关于电动车组的调速方式(石津一正,  相似文献   

19.
大秦线延庆-下庄供电臂电压偏低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秦电气化铁道运量增加后,延庆—下庄供电臂电压偏低的问题,提出了改造延庆—下庄接触网设备、在延庆变电所及下庄分区亭增设增压变压器和动态电容补偿装置的综合改造方案。该方案设计合理,效果显著,有效地解决了延庆—下庄供电臂电压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1975年2月英国标准学会公布了“手臂系统振动的评价指南”研制草案(DD431975)。其目的是要求振动工具设计者和使用者都遵守“指南”的规定,以有助于减少振动性白指(Vibration Induced White Finger VWF)的发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小组委员会接近于同意的建议形式和DD43稍有不同。评价时作些参照对比可能是明显有益的。原先,人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将振动参数和医学资料的详细对照方面。其成效是有限的。至目前为止,注意到振动测量的人并不多,其实这倒是一个特殊的难题。就允许接触界限技术要求来说,必然要规定测定工具或工件本身的振动强度级。至于因使用振动工具而使能量传递给手的问题,目前还正在研究,尚未达到可以列入接触界限建议中去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