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AZ80镁合金在挤压态、固溶态和时效态的显微组织,并用动态机械分析仪研究了不同微观组织状态下AZ80镁合金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AZ80合金在挤压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随后在410℃进行4 h固溶处理,强钉扎点数量减少,合金的阻尼性能提高,在170℃时效18 h由于第二相析出偏聚于晶界处,降低了晶内弱钉扎点的数量,且时效降温过程中,由于基体与析出相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导致产生新的位错,增大了位错密度,使阻尼性能进一步提高.该合金室温阻尼机制可用G-L位错钉扎模型解释.  相似文献   

2.
ZA27高阻尼合金的阻尼特性及微观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经过稀土、Ti变质处理和固溶自然时效处理的ZA27合金的阻尼特性,探讨了其阻尼机理,分析了变质处理及固溶自然时效处理对提高合金阻尼性能的作用。与铸态合金比较,经过变质、固溶自然时效处理后的合金,其阻尼性能有明显提高。阻尼性能提高是由于组织细化、界面增多以及位错增殖所致。  相似文献   

3.
通过金相、XRD、透射电镜和显微硬度,分析了Fe-30Mn-11A1-1C合金在450~750℃温度区间时效的组织和硬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时效温度低于450℃奥氏体难以析出第二相,其硬度变化也不大;在550~750℃时效2h,奥氏体晶内产生调幅分解,晶界析出Fe3Al,电镜可观察到典型的调幅结构,随时效温度升高调幅结构波长变大;在650℃经2h时效,有βMn析出;调幅分解及析出相都可以提高合金硬度,但析出物粗化使硬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CuNiCrZr合金经较佳工艺(950℃×1.5h固溶+30%冷变形+480℃×3h时效水冷)处理后,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导电率和软化温度,合金的性能达到较佳的配合.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两种Al-27Zn合金经425℃×8h固溶及125℃时效处理后组织结构、硬度和耐磨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组织形态为:Al基体上均匀分布着少量未溶树枝状晶组织以及大量细小弥散富锌的η相;合金的硬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先升后降,合金元素Cu、Mg的加入提高了Al-27Zn的硬度;两种合金均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但合金元素Cu、Mg的加入降低了耐磨性;探讨了磨损机制及材料组织、硬度对合金耐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Fe—Mo合金的时效析出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X 射线、电子衍射及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 Fe-27Mo 及 Fe-16Mo 合金的时效析出行为.结果发现,在873~1453K 时效时.时效初期,两种合金中均有一种新的过渡相——R 相析出.随时效进行,过渡相 R 将向平衡相μ(1213~1453K)或 Laves(873~1213K)转度.过渡相 R 为菱形点阵,点阵常数α=0.8977nm,α=74.4°,其 Mo 含量为48%,呈棒状或块状形态析出.时效初期由于过渡相 R 的析出引起合金硬化.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两种Al-27Zn合金经425℃ x 8h固溶及125℃时效处理后组织结构、硬度 和耐磨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组织形态为:Al基体上均匀分布着 少量未溶树枝状晶组织以及大量细小弥散富锌的η相;合金的硬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先 升后降,合金元素Cu、Mg的加入提高Al-27Zn的硬度;两种合金均具有良好的耐磨 性,但合金元素Cu、Mg的加入降低了耐磨性;探讨了磨损机制及材料组织、硬度对合金 耐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碳化钒沉淀粒子在Fe-20Mn-2.5Al-1V奥氏体钢的分布形态,阐述了纤维状沉淀的成因.在时效温度较低时纤维状析出以短小、分散式分布,在时效温度较高时则形成高密度、细长态,这种纤维沉淀实则是不全位错攀移形成的层错,其晶体学方位与样品表面垂直.在低温条件下由于弥散析出基体点沉淀,层错扩展长度较短,即观察到短的层错沉淀或纤维状沉淀.高温下时效沉淀粒子快速在位错上析出,易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细长状层错条带,观察到细长的纤维状沉淀或规则排列的层错沉淀.  相似文献   

9.
利用差热分析(DTA)和在不同温度下加热-急冷,并结合金相组织观察的方法研究了AZ31镁合金的凝固相变温度及凝固组织变化特征.通过对AZ31镁合金DTA曲线的分析和不同温度下金相组织的比较、分析,确定了该合金的相变起始温度为430.1℃,共晶温度为438.5℃,固相线温度为614.4℃,液相线温度为636.4℃.同时,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急冷试样的组织观察,分析了AZ31镁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的相变及组织演变特征,并确定了差热分析所得相变温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金相、拉伸、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断口扫描等手段,研究了高 Mn,Si的Fe-Mn-Si-C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特点,并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对Fe-Mn-Si-C合金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Mn-Si-C合金经1000℃×1h固溶处理后的原始组织为奥氏体,在奥氏体基体分布大量的退火孪晶.所有试验合金都...  相似文献   

11.
利用差热分析(DTA)和在不同温度下加热-急冷,并结合金相组织观察的方法研究了AZ31镁合金的凝固相变温度及凝固组织变化特征.通过对AZ31镁合金DTA曲线的分析和不同温度下金相组织的比较、分析,确定了该合金的相变起始温度为430.1℃,共晶温度为438.5℃,固相线温度为614.4℃,液相线温度为636.4℃.同时,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急冷试样的组织观察,分析了AZ31镁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的相变及组织演变特征,并确定了差热分析所得相变温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将AZ31镁合金在pH6.1的0.1mol/L Na2 SO4溶液中长时间浸泡,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不同浸泡时间腐蚀产物膜的相结构和形貌变化;利用阳极极化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测量技术研究AZ31镁合金腐蚀产物膜的形成过程及浸泡时间对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在0.1mol/L NaSO4溶液中可形成固态的多孔氧化膜,腐蚀产物膜主要由MgSO4组成;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腐蚀产物膜在合金表面的覆盖率和厚度逐渐增加,阳极极化曲线呈现类似于自钝化的现象,且自腐蚀电位逐渐升高,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表明腐蚀产物膜对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腐蚀产物成膜过程中的EIS均呈现两个容抗弧,具有两个时间常数,两个容抗弧的直径均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同时相位角平台变宽,相位角提高,说明腐蚀产物膜的厚度越厚,对阻碍反应离子向基体扩散和迁移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s of Ca element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Z61-1.2Y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by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tensile tests and fractur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addition of Ca element, the microstructure of AZ61-1.2Y was obviously refined, high melting point Al2Ca intermetallic compound formed, and β-Mg17Al12 phase disappeared. With 1.0% Ca addition, the values of tensile strength at 25, 150 and 175 ℃ reached their maxima simultaneously, 225, 182, and 175 MP...  相似文献   

14.
The processing parameters and refining mechanism of Mg-Al alloy treated with a newly developed carbon inoculant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in this work.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nest ??-Mg grain in AZ91D alloy can be obtained after processing at about 740°C, and 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 ??-Mg grain decreases from about 180.4 to 85.6 ??m by adding mass fraction w in = 1% inoculant into melt. However, no evident refinement was achieved with excessive inoculant for Mn-free Mg-9Al allo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photo,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EDS) analysis on the Mn-contained intermediate phase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results indicate that Mn el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of ??-Mg grain. In the early stage of solidification, Al-Mn-C compound particles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Al4C3 nano-particles should be the potential nuclei for primary ??-Mg and probably responsible for the grain refinement achieved in the carbon inocul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综合的电化学方法与原子吸收光谱技术,研究阳极时效时间及其电解液对Fe-31Mn-7Cr合金于50%HNO3或1molL^-1Na2SO4溶液中形成的钝化膜的稳定性与耐蚀性的影响。在阳极钝化电位中区,延长Fe-32Mn-7Cr合金在50%HNO3或1molL^-1Na2SO4水溶液中阳极时效时间能增加钝化膜的稳定性与防护性,随之进一步改善合金的耐腐蚀抗力。由1molL^-1Na2SO4水溶液中阳极极化曲线各参数所表征的Fe-31Mn-7Cr(经1molL^-1Na2SO4阳极时效5h后)的耐腐蚀性能接近于1Cr13不锈钢的水平。在强氧化性的50%HNO3溶液中阳极时效表面改性的效果明显优于在中性的1molL^-1Na2SO4溶液中改性。表面改性后,抗腐蚀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钝化膜中Cr氧化物的富集与Fe和Mn氧化物的贫乏。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镀Ni、电沉积Fe-Cr合金工艺在聚氯酯泡沫表面电沉积Fe-Cr合金,研究了镀液成分及各工艺参数(温度、pH、电流密度)对镀层厚度、沉积速率以及铬含量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散射分光仪(EDS)对镀层横截面、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观察与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在镀液CrC13·6H2O浓度为140 ~220 g/L、pH为2.4、温度为20℃及电流密度为15 A/dm2的条件下,电镀30 min能够获得表面光亮平整的厚度为9.88~14.03μm的Fe-Cr合金镀层,镀层中的Cr含量为26.42%~56.18%.  相似文献   

17.
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六方密堆积结构(Zn1-xMgx)TiO3(x=0.1~0.4)固溶体.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和微波频率下Hakki—Paoli法测定了不同Mg^2+添加量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的陶瓷体积密度和微波介电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不同Mg^2+掺杂量体系在1100℃下烧结后陶瓷的形貌.结果表明,Mg^2+掺杂能有效稳定六方密堆积结构,避免其分解为反尖晶石结构的Zn2TiO4和金红石(TiO2).当Mg^2+掺杂量x=0.3,1100%下烧结时,可获得最稳定、致密的六方密堆积结构陶瓷体,且该陶瓷具有优良的微波介电性能:微波介电常数(εr)=27.1、品质因数(Q*f)=59000GHz、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65p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