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对于国内微型客车、微型轿车行业来说,值得总结的地方很多。虽然以自主品牌为绝对主力军的国内微型客车、微型轿车行业表现欠佳,让人从感情上难以接受,但在讲究投资回报的今天,国内微型客车、微型轿车行业在国内乘用车领域由主角沦为配角,主流微型车企业“见异思迁”,对经济型轿车甚至是中级轿车“情有独钟”也是迫不得已和情理之中的事。  相似文献   

2.
李林 《北京汽车》2002,(4):39-40
在年初关税全面下调前后20多天的时间里,一直"声嘶力竭"地宣称没有降价空间的国内轿车企业尤其是经济型轿车企业好像突然忘却了以前的誓言,争先恐后地在一场价格"集体跳水"表演中登场亮相.吉利、海南马自达、红旗、夏利、铃木奥拓、悦达、西安秦川等等企业,在短短的时间内鱼贯出场,表演一个比一个惊人,"动作"难度一个赛过一个.一时间,国内轿车市场跌声一片,消费者欢呼雀跃,购买热情高涨,而轿车企业是苦是乐,个中滋味却非局外人所能理解.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国内微型轿车行业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2005年,国内微型轿车企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天津一汽夏利荣获国内轿车单一品牌销售量冠军的荣耀,奇瑞Q Q获得国内两厢轿车销售量的第一名,吉利豪情、美日微型轿车首次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亮相,扬威国际三大汽  相似文献   

4.
李林 《北京汽车》2001,(3):14-16
曾经是项目审批、行业管制极为严格的中国轿车行业,在20世纪末似乎出现了控制有所松动的迹象.特别是当一些企业找到了政策的"盲点",即通过将轿车产品登录轻型客车目录来变相获得生产轿车的资格之后,中国轿车产业的行业垄断便已经宣告基本消亡,呈现出了空前"开放"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轿车情报》2011,(11):298-299
2011年9月9日,随着一辆钛金色全新帕萨特在南京生产基地的下线,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迎来了自己的第700万辆轿车。这也是这家国内保有量最大的轿车企业,继2010年10月累计产最突破600万后,又一次刷新中国轿车行业纪录。从去年10月22日产量突破600万辆,到此次700万辆轿车的下线,时间不足11个月,凸显的是上海大众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能力的提升,而拉动产能的是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6.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6,(36):16-21
首次列入国际A级车展的北京国际车展作为国内轿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受到国内外汽车巨头前所未有的重视,自主品牌轿车大放异彩,概念车、轿跑车大行其道,顶级豪华车纷纷被订购,参观人数创历史最高记录。值得关注的是,国内轿车企业纷纷推出即将量产的时尚两厢轿车,自主品牌对两厢轿车新产品依然情有独钟,合资企业高调大举介入,展台上时尚两厢轿车流光溢彩、绚烂夺目,使得近年来逐渐升温的国内两厢轿车热再度急剧升温,预示着今后国内轿车行业的两厢轿车热将成为主流,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7.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6,(14):29-36
2006年一季度,国内轿车市场再次爆发“井喷”行情,各个轿车细分市场一齐发力,近90个品牌轿车的争奇斗艳,共同推动国内轿车行业迈向新的高峰。在群星闪耀的国内90个轿车品牌中,国内单一轿车品牌销售前十强宛若十颗明珠,熠熠生辉,见证了中国轿车工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8.
2007年小排量微型轿车的市场急剧萎缩堪称国内轿车行业的一大新闻,相关各方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悲观者(行业权威)甚至预言未来国内微型轿车行业会逐渐消亡。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震动不可谓不大。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内微型乘用车走过了艰难的2007年岁月。  相似文献   

9.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7,(16):17-24
正如市场各方所料,2007年一季度国内微型客车/微型轿车依然延续的疲弱市场走势,但2007年以来国内微型客车/微型轿车市场走势之弱,却出乎市场各方的预料:2007年一季度,国内微型客车销售增长率由2006年底的10%降到目前的1%,国内微型轿车销售增长由2006年底的负1%降到目前的负10%左右,微型客车和微型轿车销售下降幅度均在10%左右;作为国内微型轿车行业的旗帜,曾经连续数年名列国内轿车企业前十强的天津一汽夏利在2007年一季度首次被挤出前十强之列,被市场各方以及厂家寄予厚望的第三代微型乘用车的臀台亮相并未能探救国内微型乘用车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5,(36):24-29
2005年,国内小排量微型轿车行业异军突起,取得了骄人的市场业绩。其中,主流微型轿车品牌的杰出市场表现功不可没。前11个月,天津一汽夏利一举夺得国内单一品牌轿车销售量的冠军,奇瑞QQ获得国内两厢轿车销售量第一的殊荣,吉利系列微型轿车代表中国自主轿车品牌第一次亮相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车展,在国际五大汽车展览会上扬威。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对于国内微型客车/微型轿车行业来说,值得总结的地方很多。 一、国内微型客车市场分析 相对于国内乘用车行业的绝对主角轿车而言,已经沦为配角的微型客车市场表现尚可,与2006年销售量首次负增长的微型轿车相比,微型客车产销量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足以令人宽慰。2006年,微型客车产量为93.08万辆。同比增长14.55%,微型客车销售量为91.79万辆,同比增长10.40%。  相似文献   

12.
王裕超 《时代汽车》2013,(12):12-12
11月15日,随着一辆棕色全新途观的闪亮登场,上海大众迎来了第1000万辆轿车的下线。至此,上海大众成为国内第一家产量突破1000万辆的轿车生产企业,再度创下国内乘用车行业新记录。同时,上海大众正式启动了以“与卓越同行”为主题的企业30周年标识,由此拉开迎接上海大众30周年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通过 2004年我国轿车销售有关数据的统计,对我国轿车行业的行业集中度、生产企业的经济类型、产能、产品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判断,并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前三季度,以自主品牌为生力军的国内微型轿车市场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成为国内乘用车市场中发展最快的细分市场。本文简要描述了2005年前三季度国内微型轿车外部市场环境以及国家采取的一系列鼓励小排量轿车政策和举措,结合2005年国内微型轿车行业产销数据.对前三季度国内微型轿车的市场运行情况和市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天津一汽车夏利、奇瑞QQ、吉利系列及长安奥拓等10个品牌的微型轿车2005年前三季度的市场表现进行了重点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林华 《汽车维修》2002,(3):9-11,14
美国"汽车工程国际"杂志根据读者的选择,将丰田汽车公司的Prius轿车列为2001年款世界新型轿车中设计最佳的轿车.该车采用混合动力,乘坐4~5人,是一种经济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轿车,而且是大多数用户买得起的轿车.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汽车行业中家轿市场竞争激烈,生产厂家众多,汽车品种繁杂。但除了一汽、东风、上汽三大集团之外的各生产厂都还未形成经济批量,这对零部件行业来说存在成本居高不下,市场风险很大,尤其是象汽车变速器需较大投入的零部件厂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了解到目前市场需要一种前驱横置式变速器,匹配发动机排量为1.2~1.5升,如江苏悦达、青岛颐中生产的轿车、皮卡箱式车、海南马自达323轿车、浙江吉利、美日豪情轿车等,配这样排量发动机的车辆较适合目前国内家轿行业的需求,为此我们决定开发一种变速器与这样排量的发动机匹配,并与各家轿生产厂家配套,从而在国内家轿变速器的市场份额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7.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5,(23):18-23
一、上半年国内1.6L排量轿车市场综述 近几年,随着国内轿车厂家对轿车细分市场营销的深入,轿车黄金排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1.0L、1.3L、1.6L、1.8L、2.0L通常被称之为轿车的黄金排量,有关某种黄金排量轿车市场销售排行榜被轿车企业特别看中,也不时见诸于报端。1.6L排量以其位居中央的特殊位置,经济型轿车和中级轿车两大主流车型的分界线和交汇处,受到轿车厂家和市场的特别追捧,其风头甚至盖过目前市场大红大紫的1.0L排量微型轿车。  相似文献   

18.
十一年前,赛欧开启了国内家庭轿车的市场,十多年之后,国人的审美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三厢轿车已经难以平复国内对轿车的渴望度,而新赛欧也顺势推出了这款两厢车型以满足时尚人群对于家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欧阳敏 《时代汽车》2011,(10):20-26
中国政府采用CKD形式发展轿车工业,本意是以市场换技术,通过消化吸收,最终建立中国自己的轿车生产和研发体系。由于"诸侯经济"造成国内汽车市场人为分割,市场机制和价格体系不成熟、不完善,企业缺少技术储备,生产装备和技术水平落后,使得主要零部件国产化并带动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轿车的目标大大落后于原有期待,中国轿车市场大部被外资品牌占领,大型合资车企成为外资品牌组装工厂。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国内微型乘用车行业仍在遭受苦难:市场在流失,消费者在漠视,人气在下降,行业内主流企业“无心恋战”,纷纷升级换代,微型乘用车成了低端、落后的代名词和抛售的对象。需要看到的是,国内微型乘用车行业每年150万辆的销售规模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广阔市场,特别是国内微型轿车市场尽管仍为负增长,但已经先于国内轿车行业率先止跌,呈现出反弹迹象,国内微型客车市场的增长幅度首次高于国内轿车行业的发展水平。相信随着2009年初国家在政策和市场方面频频出台的利好消息,国内微型乘用车行业将会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