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又联合对外发布《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以下简称《回收政策》),提出从2010年开始,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汽车总代理商要负责回收代理其销售的汽车产品及其包装物品,也可委托相关机构、企业负责回收处理。  相似文献   

2.
《实用汽车技术》2006,(4):46-46
问:近日发布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中提到M类、N类汽车,请问什么是M类和N类汽车,如何分类?该《技术政策有何基本要求》?答:根据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的国家标准, M类机动车是指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M1类是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9座的载客车辆,M2类是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9个、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5000千克的载客车辆,M3类是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9个、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5000千克的载客车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汽车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工作,针对报废汽车实际再利用率和实际回收利用率提出目标要求。然而目前行业尚未形成成熟的报废汽车实际再利用率和实际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不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目标的核算。本文研究了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过程中的预处理、拆解、粉碎分选不同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技术特点,通过再使用/再制造部件质量、再利用材料质量、能量回收材料质量统计分析,实现报废汽车实际再利用率和实际回收利用率计算的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对规范报废汽车实际再利用率和实际回收利用率计算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对未来我国开展汽车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基于汽车回收利用技术政策对汽车产品再利用率、可回收利用率和禁用/限用物质管理的要求,构建了面向汽车产品回收利用的绿色设计体系,对面向回收利用的可回收性、可拆解性设计的准则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开展和实施面向汽车产品回收利用的设计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汽车材料禁用和限用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2000年9月18日批准了“2000/53/EC关于报废汽车的技术指令”,提出了汽车产品禁用重金属材料,并要求汽车制造商在新产品批准时申报汽车产品回收利用率,间接地对整个汽车产业供应链提出了材料回收利用率的申报要求,因而引发了国际汽车业界对材料禁用和材料数据申报的研究,最终形成了国际汽车联盟组织,建立了国际材料数据申报平台,用于收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危险物质使用信息。  相似文献   

6.
欧盟实施回收利用法规十年以来,在政府部门、汽车生产企业、回收拆解企业、材料再生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下,已构建了一套完善的汽车回收利用管理体系。十年间,欧盟市场上销售的汽车产品有害物质的使用量大幅降低,汽车的回收利用率和再利用率逐年提高,大部分成员国已达到法规的阶段性目标。我国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开展汽车有害物质和回收利用管理势在必行。欧盟的管理经验和实施成效,为我国开展汽车回收利用相关工作提供了很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黎宇科 《天津汽车》2010,(12):17-18
为促进报废汽车环保回收,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文章基于对我国汽车市场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现状分析,从政策措施层面提出提高报废汽车回收行业水平的方案设想.认为首先应选择全国废旧汽车资源集中的3个地区建立报废汽车破碎示范中心,其次要支持现有拆解企业升级改造,最后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环保总局于2月6日就联合制定《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以下简称“技术政策”)发布了公告。这是一个为推动我国对汽车产品报废回收制度建立的指导性文件。目的是指导汽车生产和销售及相关企业起动、开展并推动汽车产品的设计、制造、报废、回收、再利用等项工作。“公告”称,国家将适时建立“技术政策”中提出的有关制度.并在2010年之前陆续开始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9.
近日,全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推动工作座谈会在东风襄樊基地召开,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名誉会长何光远介绍了国家发改委颁发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日本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体系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开始建立循环型经济系统。为应对报废汽车回收物质价格波动、非法丢弃、环境污染和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日本于2002年制订了《汽车回收利用法》,并于2005年开始实施。该法在资金、信息管理等方面有很多创新和独到之处,实施一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日本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体系的研究,对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提高汽车产品的可回收利用率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而报废汽车非金属材料的不当处置是制约可回收利用率提高的主要因素。重点阐述了报废汽车中塑料、橡胶、玻璃等主要非金属材料的各种有效回收利用技术和妥善处置方法,探讨了提高废旧汽车非金属材料回收利用率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日本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开始建立循环型经济系统。为应对报废汽车回收物质价格波动、非法丢弃、环境污染和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日本于2002年制订了《汽车回收利用法》,并于2005年开始实施。该法在资金、信息管理等方面有很多创新和独到之处,实施一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报废汽车的回收、拆解与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汽车产量的逐年提高,报废车辆的保有量必将快速增长。而目前我国报废汽车的拆解回收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本文着重介绍了国内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的技术现状,提出我国目前应规范的技术措施,力求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欧盟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认证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通过发布实施《ELV指令》及RRR指令》,将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的管理纳入整车型式认证的框架,实现从源头对汽车有害物质和回收利用的管理,并且取得积极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欧盟开展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认证的背景、流程及要点进行研究,探讨其核心原则及理念,为我国汽车有害物质和回收利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海关总署2月27日联合发布公告,决定自今年8月1日起,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实施范围扩大到M2、M3类车辆(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9个的载客车辆)。这是自2004年10月1日开始对M1类车辆(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9座的载客车辆)实施召回以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范围扩大的又一举措。  相似文献   

16.
沈健 《上海汽车》2013,(6):53-57
阐述了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的计算方式和过程,对影响计算的代表车型、材料再利用技术、预处理和拆解阶段的零件范围等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开展计算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名林 《上海汽车》2007,(8):32-34,45
介绍了国家《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的主要技术内容,分析了汽车生产企业实施该技术政策的责任与义务,指出了该技术政策与欧盟《关于报废汽车的技术指令》的差异,为汽车生产企业理解和实施《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焱华 《汽车与配件》2005,(43):37-37
1999年10月,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推出针对安全气囊回收和适当处理的应对系统。该系统由安全气囊回收和处理注册中心管理,经过JAMA以及与汽车分销和服务商合作的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协会的确认。从2002年10月实施的日本《氟里昂回收和销毁法》(汽车空调)是防止全球变暖的一项措施,旨在帮助保护臭氧层,从汽车空调系统中强制性回收或销毁氟里昂。对氟里昂的回收销毁处理和安全气囊回收和处理已被写入2005年1月生效的《汽车再回收利用法》。  相似文献   

19.
解读《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家《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的主要技术内容,分析了汽车生产企业实施该技术政策的责任与义务,指出了该技术政策与欧盟《关于报废汽车的技术指令》之间的差异,提出了需要跨汽车行业商讨的主要问题,为汽车生产企业理解和实施《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陈小长 《时代汽车》2023,(21):101-103
纯电动车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有着较大优势,但动力电池一直难以突破瓶颈,使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成为了需要着重关注的热门话题。由于新能源汽车动力对电池的要求较高,厂商也不得不使用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具有快速充电和放电功能的电池,此类电池寿命长、可循环利用,因此需要对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在此背景下,分析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得出厂商在回收处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不计,且能够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鉴于此,本文从个人、企业和国家三个层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详细意见,希望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够取得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