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李巍 《中国水运》2014,(11):29-31
在理清数字航道建设内容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数字航道运行下长江航道维护管理框架,针对助航设施、航道巡航、航道探测、航道测量、航道疏浚等传统航道维护业务展开深入分析,给予生态航道建设提出各业务的管理要求、管理模式以及数字航道下新模式的管理流程,并以武汉航道管理处为典型代表,详细阐述了具体业务的实施流程,构建了基本管理模式,为长江数字航道示范及全河段建设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长江宜宾合江门至泸州纳溪段航道特点,在分析枯水期水情的基础上,结合上游金沙江、岷江水电站流量调控对航道维护的影响,对叙泸段航道维护工作措施进行探讨,以供通航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考虑数字航道建设需求及长江中游航道维护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数字航道建设下的航标维护、航道巡航、航道探测、航道测绘、航道疏浚等航道维护管理模式转型升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为初步建立数字航道运行下的航道维护管理体系提供了实施指导。  相似文献   

4.
周溪  史卿 《中国水运》2015,(2):53-55
本文简要介绍了长江电子航道图(V3.0)推广应用运行期航道维护工作新内容,并探讨了运行期航道维护工作新方式。  相似文献   

5.
海安航道横跨琼州海峡直抵海口,全长18海里,海安航道分局作为沿海航道建设管理单位负责管理海安航道.全面了解本辖区航道的现状、特点及规律,采取有效的维护管理措施,是提高航道维护管理工作质量,确保航道畅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总结芜湖至南京河段提高维护尺度试运行期间的航道维护管理工作,从芜南段航道自然条件出发,概述芜南段航道维护尺度提高工作,对航道维护尺度提高试运行期间的各项航道维护管理措施进行论述,并对提高维护尺度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奔腾不息的琼州海峡海安航道,以其独特的自然条件被世人誉为黄金水道.经海安航道横跨琼州海峡直抵海口18海里,北上至香港306海里,广州 360海里,近可达闽、浙、台,远可到京、津、沪,往西北西南可达北海、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往南可抵海南诸港.海安港已成为中型的航运枢纽港口之一,每年直接生产总值超亿元,社会效益巨大.广东省粤西航道局海安航道分局,作为沿海航道建设的管理单位,全面了解本辖区航道的现状、特点及规律,正确采取有效的维护管理措施,是提高航道维护管理工作质量,保障航道畅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郑桂兰  肖富 《中国水运》2008,8(1):35-36
港口实行"政企分开"后,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如公用航道)的建设和维护管理责任,将全部转移到港口所在的地方政府.由于资金短缺,公用航道维护工作被淡化,甚至有被放弃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对公用航道维护实行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公用航道维护分类标准,并据此对公用航道维护进行资金补贴,对提高补贴资金的运营效率和确保航道维护工作顺利进行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林海  李超  陈海力 《世界海运》2013,36(7):25-27
长江下游数字航道的建成改变了传统的航道维护管理模式。分析RFID技术应用于长江航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适用内河航道特点的设备选型原则,分析当前存在的四个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在内河航道采用RFID技术,其目的就是提升航道部门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高航道作业和维护能力,为建立航道物联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航道维护管理船舶是长江干线航道管理机构履行国家赋予职责、保障航道安全畅通所必需的装备,是航道维护管理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述长江下游航道维护管理船舶的标准化研究探索,旨在推进航道维护船舶的科学规范配置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