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陇海线郑徐段200km/h线路提速改造工程,介绍弹性轨枕的应用和使用情况;根据弹性轨枕的轨道动力性能现场试验测试数据,研究分析弹性轨枕的性能作用;提出弹性轨枕作为一种新型轨道部件,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增强轨枕的工作性能和减少钢筋混凝土用量,对传统条形轨枕进行结构优化,提出预制装配式X形可调间距轨枕,并对X形轨枕的结构特点、制作流程、轨道维护和钢筋混凝土用量进行分析。同时,建立三维有砟轨道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循环荷载作用下传统轨枕与X形轨枕的竖向、侧向位移和轨枕应力分布。预制装配式X形轨枕由上、下轨枕两部分拼装组成,轨枕间距设计成600,700,800 mm三档,可在自研的X形轨枕制作模具中直接浇筑成形;相同轨枕间距下,铺设X形轨枕每千米混凝土用量相较于Ⅲa型轨枕减少16.7%,钢筋用量减少2.6%;当X形轨枕间距从600 mm增至700,800 mm时,每千米所需铺设的轨枕根数分别减少14.8%和25.5%。模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轨枕,采用X形轨枕的轨道竖向沉降减少了5.8%,侧向位移减少了8.4%。新型X形轨枕具有降低道床沉降和促进碳减排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关于发展Ⅲ型轨枕的几点思考铁道部丰台桥梁厂钱树清,邓成华按照轨枕系列科研课题提出的轨枕分类方案,年运量30Mt以上的重型、特重型轨道应配用Ⅲ型轨枕,运营特点是轴重大,车速高,行车密度大,线路维修作业困难。我们认为皿型轨枕必须是寿命长,可靠度高,维修方...  相似文献   

4.
S—2、J—2型(81型)混凝土轨枕自1985年批量生产以来,至今已生产3000多万根,主要铺设在全路各正线线路上,它为轨道强化、保证运输安全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铁路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运量、轴重、速度的增加,这些轨枕已出现程度不同的伤损。为及时总结经验,尽快研制出适合重型、特重型轨道的新型轨枕,我们对S—2、J—2型轨枕伤损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望能引起各方面重视,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5.
复合轨枕无砟轨道是一种新型轨枕无砟轨道结构,通过开展复合轨枕无砟轨道疲劳试验研究其疲劳性能。试验建立复合轨枕无砟轨道实尺模型并对其施加300万次疲劳荷载,观察轨道各部件在疲劳加载前后的伤损情况,测试疲劳加载前后钢轨、复合轨枕、道床板相对位移变化、轨距变化和道床板受力变化。试验结果发现:无砟轨道及其各部件在疲劳试验中均未出现疲劳损伤;轨道结构部件位移在加载前期略有波动,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道床板受力满足规范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轨枕无砟轨道具有一定耐久性,为其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复合轨枕线膨胀系数较大的特点,在步入式高低温室内铺设复合轨枕有砟轨道实尺模型,对轨道施加温度荷载,研究其温度适应性。试验中测试了不同温度下的轨距、轨枕长度变化量、钢轨和轨枕的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轨枕随温度变化热胀冷缩现象明显,进而引起轨距变化,环境温度变化10℃,复合轨枕有砟轨道轨距变化约0.78~0.81 mm。建议复合轨枕有砟轨道最好铺设在较恒温地区,如隧道内;若在高速铁路中铺设,复合轨枕年温差最大应不超过50℃,同时要注意控制铺枕温度。本文的研究可为复合轨枕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振动及噪声,武汉地铁1号线使用弹性短轨枕轨道形式,但这种轨道形式在长时间的运营后出现了轨枕-套靴-道床之间剥离、间隙扩大、轨枕空吊、轨距变化大、减振量下降、短轨枕破裂等现象,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对轨道状态较差路段的钢轨、轨枕变形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针对弹性短轨枕轨道病害总结出轨枕更换、空吊整治、减振方式改造3种维修方案。  相似文献   

8.
武广客运专线双块式轨枕混凝土配合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的混凝土配合比在满足德国标准的前提下采用国内标准选择国内原料,通过试验进行多种配合比的比较,选定最终配合比.该配合比下的混凝土在强度方面也完全满足德国标准.  相似文献   

9.
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综合研究线路轨枕密度、轨枕尺寸、轨道加强设备、减速顶自身尺寸等因素对减速顶布置密度的影响,提出布顶的思路,最后得出在不同线路上的布顶密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连续弹性地基梁的轨枕静力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针对轨枕结构形式与刚度的差异,采用轨枕静力响应的分析方法,分析轨枕弹性模量对轨道响应的影响。 研究方法:基于Winkler假定,采用连续弹性基础梁法,建立轨枕静态响应的计算方法,以轨枕刚度为影响变量,考察轨枕刚度变化时,对轨枕静态响应量,如位移,转角、弯矩和剪力等的影响。 研究结果:建立了轨枕结构静态响应分析的方法,得出了轨枕响应量的分布曲线及不同轨枕刚度对轨枕响应的影响。 研究结论:建立的轨枕静态相应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弹性基础上的轨枕静力响应。在弹性基础上,随着轨枕弹性模量的增加,轨枕的静态响应变化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1.
信息窗     
德国的宽轨枕轨道为了提高运输量、增大轴重、改善环境和降低维护费,世界各国,特别是德国正致力于轨道的技术创新。其中最重要的关于新型有道砟轨道研究项目是:①德国的宽轨枕轨道;②奥地利的框架式轨枕系统;③日本的梯形轨枕;④加大轨枕重量,使轨道更加稳固。另一个重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设计角度谈轨枕的适度加长铁道部专业设计院侯文英我国从60年代开始发展混凝土轨枕,轨枕长度均为2.5m。目前,一些国家设计生产了较长的混凝土轨枕,如酉德在新线上试铺了2.7m和2.8m的混凝土轨枕,从设计角度来看,适度增加轨枕长度是有利的。1轨枕长度...  相似文献   

13.
梯形轨枕轨道是一种纵向轨枕轨道系统,轨枕由PC纵梁和横向钢管联接杆件构成。国内外城市轨道系统铺设梯形轨道的应用结果表明,梯形轨枕可大幅度提高对列车荷重的分散能力,且具有良好的减振和降噪性能。根据梯形轨枕轨道结构特点建立弹性地基梁-板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在不同列车运行速度和不同坡度情况下梯形轨枕轨道系统的垂向动力响应,对在线路长、落差高的长大连续坡道上铺设梯形轨道的垂向稳定性进行论证。计算结果表明长大连续坡道上梯形轨枕垂向动力响应符合标准,可以在城市轨道交通的长大连续坡道区段铺设。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世界铁路轨枕技术发展的探讨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傅中随着人们对发展铁路基础设施工业的重视,在部领导安排下,带团对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铁路混凝土轨枕的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进行了考察,与这些国家的主管部门、研究单位、生产厂的经理...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双块式无砟轨道的轨枕为工厂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轨枕吊装、堆放是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中不可避免的环节。当轨枕多层堆放时,下层轨枕的桁架钢筋要承受其本身和上层所有轨枕的自重。因此,应对双块式轨枕运输、吊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临时荷载进行强度检算。研究结论:双块式轨枕的强度检算主要是对堆放状态下轨枕桁架腹筋受力进行分析,使轨枕的桁架钢筋保持正常工作状态。本文对双块式轨枕堆放层数,给出了限制条件以及施工维护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砟过渡段轨枕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咸宁轨枕场双块式轨枕的预制生产经验,结合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砟过渡段轨枕预制的特点,利用双块式轨枕生产设备进行无砟过渡段轨枕生产技术改造,重点阐述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砟过渡段轨枕生产的各环节的操作方法,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的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目前我国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在设计、生产、运输、铺设等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双块式轨枕进行优化设计,以供我国双块式轨枕的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胶济客运专线涵洞上铺设弹性轨枕时轮轨系统的动力特性。研究表明,弹性轨枕能显著提高轨道弹性,能够解决涵洞顶部填土不足造成的轨道刚度突变,比普通轨枕更利于保持轨道结构的稳定,具有良好的动力减振性能,能有效解决胶济线涵洞路段轨道刚度不足。  相似文献   

19.
针对黔桂线69型混凝土轨枕和木枕裂损、磨损失效严重,造成道床病害及线路爬行、钢轨外倾的状况,运用新技术,研制钢纤维混凝土轨枕和挡肩加强型特种混凝土轨枕,经大中修更换原有轨枕,不仅提高了轨道强度和线路质量,还节约投资3796万元。  相似文献   

20.
柳郁文 《铁道建筑》1993,(11):34-36
作者根据铁路轨道施工中所积累的经验,对混凝土轨枕用轨距扣板进行制表速算,使于准备扣板材料和施工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