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最新技术及其应用现状,阐述了它们各自的特点、综合应用以及有待改进的方面,并对未来超低排放法规的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柴油颗粒捕集器(DPF)的最新技术进展(一)--DPNR问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用柴油机由于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因此,在欧洲,柴油机轿车一直以不断增长态势向前发展。预计到2005年欧洲轿车中新柴油机车型将超过40%。 但是,在美国与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柴油轿车普及率相对较低。其中柴油机排放,特别是排放的黑烟给人一种极其厌恶的感觉,不能不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日本曾发生过民崎公害诉讼,以柴油为燃料的柴油机车排放的颗粒物质(PM:Particulate matter)是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在2000年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对东京  相似文献   

3.
满足国Ⅴ排放的重型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国外重型发动机在欧Ⅳ到欧Ⅴ阶段(或US2007到US2010)的技术路线,并探讨国内重型柴油机达到国Ⅴ排放可采用的排气后处理技术方案。由于柴油机排放物PM与NOx存在折中效应,为达到国Ⅴ排放标准,应采用组合式后处理技术。在各种后处理技术方案中,SCR+DOC+DPF/POC和EGR+DOC+DPF是两种主要的技术措施,而LNT+DOC+DPF技术对排气中的S特别敏感。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柴油机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愈来愈受到重视。介绍了柴油机排气PM和NOX控制技术的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简述降低柴油机微粒排放的陶瓷后处理技术的沿革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7.
在提出高发动机经济性的同时,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的关键是降低冷起动过程HC的排放和减少排气富氧条件下NOx的排放。催化转换器快速起活技术与吸收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冷起动暖机过程的HC排放。富氧条件下还原NOx的技术主要有催化还原、电化还原、选择性NOx再循环以及低温等离子体等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与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相结合是降低稀燃发动机排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彤 《汽车与配件》2007,(48):38-42
为了能将按欧IV/V,废气排放原本很少的微粒排放进一步降低。考虑通过一种微粒捕集器对废气后处理系统加以补充。想必这样可以对按欧V业已明显降低的微粒排放还要降低50%以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林学东  刘巽俊 《汽车工程》1998,20(5):308-311
在增压中冷直喷式柴油机上,通过采用排气再循环(EGR)的技术措施,分析研究了EGR在不同条件下对柴油机NOx的排放特性及其工作过程的影响,指出了EGR抑制NOx排放量的原理和具体效率。  相似文献   

10.
柴油颗粒捕集器(DPF)的最新技术进展(二)--DPNR问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DPNR能同时净化NOx与PM,但是,在稀薄空燃比混合气燃烧时与加浓空燃比混合气燃烧时发和净化机理则不同,所以催化剂总共发生4种化学反应(见图9)。首先,从稀薄空燃比混合气燃烧时的化学反应来加以说明。 在稀薄空燃比混合气燃烧时,排放气体囊的O_2和NO在催化剂铂的作用下,形成NO_2与O(氧原子是一种高反应性的活性氧),它们又与碱金属化合,形成硝酸盐。另一方面,PM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柴油机排气PM特性及其净化方法,比较了不同的过滤体再生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逆向喷气再生装置的反吹管螺旋喷吹和扫气阀结构,实现了过滤体逆向喷气再生技术的车载应用。  相似文献   

12.
黎明 《商用汽车》2021,(7):87-87
目前国Ⅵ发动机一般采用2条后处理技术路线:(1)EGR+低效SCR路线;(2)HiSCR(高效HCR)路线,也称非EGR路线。这2种路线都会用到尿素,前者有EGR,后者无EGR。这2种路线在国际上都有使用,各有特点和优势,目前还都难说有绝对压倒对方的优势。(1)EGR+DOC+DPF+SCR路线,简称EGR路线:其中,EGR(废气再循环系统)、DOC(氧化催化器)、DPF(颗粒捕集器)。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颗粒后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柴油机颗粒排放的组成和危害,讨论了排气后处理装置的结构、效率及存在的问题等,并且给出了一些结构实例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3,(49):23-25
柴油车的排气污染物主要有CO、HC、NO_x、PM等。由于柴油机采用的是过量空气燃烧和高压缩比,因此CO排放比汽油机低得多,大约只是汽油机的1/10;柴油机在冷机工况下,没有HC蒸发排放,在燃烧工况下,HC排放比汽油机低得多;NO_x排放在汽、柴油机差不多;CO_2排放,由于无毒,一般未在控制之列,但随着CO_2大量增加导致地球温室效应后,它的控制已是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自行开发研制的以过滤体微波再生技术为基础的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系统的总体组成、工作原理、设计原理及设计思想。详细分析了微粒过滤器的结构设计及微波再生系统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微粒后处理系统对柴油机排气微粒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净化率在50%~75%。  相似文献   

16.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向民 《世界汽车》2002,(10):22-23
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产生的有害气体H C、CO排放量相当低,一般只有汽油机的几十分之一,柴油机NOx排放量和汽油机处于同一数量级,但柴油机微粒排放约为汽油机的30~80倍.因此,微粒排放是柴油机的显著特点.研究已经证实排气微粒能引起慢性肺炎,并加重支气管炎.美国环保局(EPA)的试验证明,吸附在微粒表面的可溶性有机物(SOF)具有诱变作用,其组分的90%以上为致癌物质.绝大多数排气微粒的粒径在0.01~0.1μm之间,能长时间悬浮在大气中,很容易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泡中并沉积下来,较小的微粒甚至可以进入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更大.  相似文献   

17.
IBIDEN公司的颗粒捕集器(DPF)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BIDEN公司的颗粒捕集器(DPF)是与法国标致·雪铁龙(PSA)汽车公司,法国罗迪亚化学制造公司合作开发的产品,该公司大垣工厂每月生产DPF 20000台,年产24万台,用于柴油机轿车的排气净化处理。 IBIDEN公司的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日本大正元年)的水力发电公司,此后其业务扩大到电加热炉用的电石研制和批量生产销售,此后又继续扩大业务,包括制造陶瓷、塑料等材料。在1982年创立70周年之际,改  相似文献   

18.
《汽车情报》2007,(2):13-13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国内柴油机企业已能适应排放标准,很多企业已在开发符合国4排放标准要求的产品,而国4排放标准对柴油机来讲,是一个技术的转折点。国4标准之前,柴油机排放可以通过机内净化技术来解决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达到相应的标准,而从国4开始,除了改进燃油喷射系统、优化燃烧过程等机内净化措施外,还必须增加机外后处理装置才能使排放达标。欧洲主要采用了两条技术路线:其一是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路线,它是通过优化喷油和燃烧过程,尽量在机内控制微粒的产生,在机外后处理过程,采用尿素溶液对氮氧化物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其二是EGR+DPF(废气再循环加微粒捕集器)技术路线,它以废气再循环为基础,在机内抑制氮氧化物的产生,在机外后处理过程中采用微粒捕集器对微粒进行微粒捕捉。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地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和能源的日益匮乏,世界各国都对汽车的排放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法规。欧V排放标准已于2009年9月1日开始实施(SUV推迟到2012  相似文献   

20.
基于添加剂和电加热的柴油机DPF再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基于添加剂和电加热的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技术,以柴油添加剂与电加热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柴油添加剂降低微粒起燃温度,再生时补充少许空气,只需少量的电能就可以点燃微粒,通过其自身火焰的蔓延来完成整个捕集器的再生。以SOFIM8140.27柴油机为对象,对微粒捕集及再生方案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证实了该设计方案具有捕集效率高、再生可靠和车载实用等优点,能够适应我国的燃油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