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摩托车 真棒     
赵正明 《摩托车》2004,(12):20-21
我是一个骑摩托车有十几年的摩迷,1994年6月,我与《摩托车》一见如故。一晃10年。百多本的《摩托车》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足不出户也能见到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我常拿出《摩托车》翻翻看看,每次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它的内容包罗万象,深入浅出,叫人爱不释手,真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由于上班离家距离约40km,乘汽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技术》杂志社立足于摩托车行业,依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权威地位,全方位服务企业和读者,除每月出版《摩托车技术》和《摩托车情报》杂志外,  相似文献   

3.
信息     
《摩托车》2011,(8):20-25
《摩托车》维修版创刊号正式发行 《摩托车》杂志2011年7月15号隆重推出了一本定位于摩托车配件和维修人员的正式公开发行物--《摩托车》维修版,自此《摩托车》杂志变为半月刊,定价均为15元/本。  相似文献   

4.
高君 《摩托车》2009,(1):68-69
《摩托车》杂志:据我所知,您早在20年前就开始接触摩托车这个行业,当时是开一家摩托车配件店,在1987年左右开始接触摩托车极限运动,2003年创建南海越野摩托车队。请给我们讲讲从开始接触摩托车极限运动到创建车队之前,您都经历了哪些重要的事情,让您走上车队教练这条路的。  相似文献   

5.
1988年10月,经过长期的酝酿和筹备,《摩托车技术》杂志在全行业的期待中创刊,与当时方兴未艾的摩托车行业形成呼应之势。也就是从那时起。《摩托车技术》拉开了与中国摩托车行业风雨同舟的大幕。时光荏苒,伴随着我国摩托车行业几度浮沉,《摩托车技术》度过了20个春秋,在金秋十月迎来了二十华诞。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2003,(6)
长城公司于2003年4月16日在北京香格里拉国际饭店召开了长城公司第一届摩配及摩托车OEM用户工作会议。 会议由长城润滑油销售分公司经理主持,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包括:长城摩配经销商、摩托车OEM厂家、北京《摩托车》杂志社和天津《摩托车技术》杂志社记者,会上还邀请到了摩托车行业的专家于日桂高工,参加会议的代表共约30人。 在这次会议上,长城公司技术研究开发处处长介绍了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技术》2006,(10):13-13
近日,越南工业部批准发布了《2010年乃至2020年(越南)摩托车发展战略》报告。据此报告,越南摩托车工业的目标是把越南建成该地区摩托车及零配件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到2010年出口额达到3亿美元。据悉,现在多家国外公司在越南投资生产摩托车及配件,并将越南视为其公司在该地区的摩托车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8.
李健 《摩托车》2009,(1):6-6
“很多读者朋友问我,为什么《摩托车》杂志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其实道理很简单,只要大家回顾—下我国摩托车工业发展的历程就会一目了然。遥想当年,拥有摩托车的人可谓凤毛鳞角,当时的摩托车主要供给部队和邮政部门使用,而我们的主管部门正是当时的邮电部。  相似文献   

9.
为了增强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各主要摩托车媒体的政策导向作用,中汽协会摩托车分会于8月10日~12日在青岛召开了全国主要摩托车媒体(有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刊号)有关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名誉理事长王立三及《摩托车信息》、《摩托车》、《摩托车趋势》、《中国工业报汽车周报》、《摩托车世界》、《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等报刊的主要领导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杨洋 《摩托车》2006,(12):24-24
我在平顶山市雄鹰摩托车俱乐部学习技巧摩托车已经一年多了,掌握了许多的技巧基础知识和基本驾驶技能,可以应对许多复杂的地形和障碍,并把学车的体会通过《摩托车》杂志介绍给广大的爱好者,使许许多多与我一样热爱摩托车运动的朋友通过《摩托车》杂志了解、学习到许多适合自己的技巧与知识。2006年8月28—29日,我报名参加了在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举办的规模盛大的全国技巧摩托车挑战赛,成为我国第一位女子技巧摩托赛车手,赢得了现场众多摩托车运动爱好者的掌声。  相似文献   

11.
忻文 《汽车与配件》2004,(46):38-41
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关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管理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经贸产业[2001]471号)、《摩托车生产准人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43号)等有关规定,现将经审查批准的汽车、摩托车和农用运输车生产企业及产品、获得摩托车生产准人的企业(第八十批)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12.
王赟 《摩托车》2004,(9):22-23
某日,我去书店买摄影杂志,无意间看到了《摩托车》,顿时脑中一个闪念:对呀,汽车买不起,咱可以买摩托车呀。摩托车机动灵活,有些车去不了的地方摩托车也可以去成,且摩托车维护、停放都十分简单方便,嘿!这念头一旦产生,就一发而不可收。我拿着新买的《摩托车》杂志兴冲冲地回家,我迅速地投入到了购车的行动当中。对摄影我是内行,但对摩托车我却是个十足的外行了,我从一个爱好摩托车的朋友那里借来了他所有的《摩托车》杂志,开始细细地研究,看不明白就打电话问朋友,并且把逛街去摄影器材店的习惯改为去摩托车行看车,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原来摩托车上还有这么多门道,有其自己的全国车迷俱乐部,有其独特的摩托车文化,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化油器的浮子,什么是怠速,什么是气门间隙……  相似文献   

13.
李志勇 《摩托车》2003,(5):21-22
作为一名摩托车骑手,我的驾龄已有16年之久。同时, 我也是《摩托车》的忠实读者,订阅《摩托车》已有7年, 从中学习到许多实用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1月18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摩托车分会组织的“法治、和谐、节约——摩托车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长沙市枫林宾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摩托车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立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摩托车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奚学晋,广摩集团、大长江集团、新大洲,本田公司等摩托车生产企业的代表,长沙地区摩托车经销商代表,《摩托车》、《中国机械》、《摩托车世界》、《摩托车市场》的记者,以及地方媒体记者和网站代表。会议还邀请了部分社会学家、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及市民代表。曾就城市“双禁”问题上书国务院总理的长沙师大学生陈树、戴彬等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5.
修车有感     
刘亚飞 《摩托车》2004,(6):14-15
我是先认识了《摩托车》,然后才开始有摩托车的,至今已骑了6个年头了。虽然摩龄不长,但阅读的《摩托车》可不少,除了每期必读外,还经常到旧书摊上寻觅旧刊,凡有必买。旧刊内容比现在要少,但通俗易懂,令人爱不释手。另外,我搜集的摩托车剪贴画也已足足贴了两大笔记本,内有中外古今许多不同品牌的车型,闲暇时翻看一下,是件十分惬意的事。  相似文献   

16.
高君 《摩托车》2009,(5):82-83
采访龚红果是早在今年2月份就定下来的选题,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此文与本刊2009年第3期《二月的张东航》一文为姊妹篇。在国家体育总局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摩托运动部,张东航主管摩托车越野运动,龚红果主管摩托车公路运动,此二人正是目前国内摩托车运动的官方直接管理者。  相似文献   

17.
车迷热线     
《摩托车》2004,(12):48-51
车迷热线MTC 先生:您好!我是一名摩托车修理工,也是一名摩托车迷,还是一名《摩托车》杂志的忠实读者。自从发现《摩托车》杂志几年来,每期必读《摩托车》,总有收获。阅读《摩托车》杂志2004年第3期后,对《神车龙驹》(——劲隆JL150-6太子型摩托车)一文中(第19面)“有条件的话,加装电热把套最好不过了。”这句话不懂。“电热把套”是什么?有什么用处?哪里有?麻锦发  相似文献   

18.
摩友们:我是辽宁抚顺一名会员,是《摩托车》杂志的忠实读者。我从事摩托车维修行业已有十几年,1989年,与《摩托车》杂志交上了朋友。在这十几年中,《摩托车》杂志使我及时了解了我国摩托车的发展与动态,使我在维修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断提高了自身素质和维修技能。 《摩托车》杂志社,为我们全国的摩托车爱好者和维修技术人员建起了新的桥梁。去年10月,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成立大会在无锡市隆重召开,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是一次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行业最广泛的大会.是《摩托车》杂志把我们聚到一起,感谢《摩托  相似文献   

19.
朱保林 《摩托车》2005,(11):16-19
序:为了更好地让广大摩托车爱好者及购买者了解国产摩托车的真实性能,有效地指导广大摩托车用户购买真实可靠的摩托车,《摩托车》杂志社与通源公司联合成立了《摩托车》试车小组,并对国内市场上的车辆进行综合路试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将国内企业的一些车型真实地介绍广大摩托车用户,指导用户选车购车。  相似文献   

20.
李世朝 《摩托车信息》2013,(12):128-128
由摩托车分标委组织制定的推荐性国家标准《摩托车碰撞乘员防护试验方法》,为我国填补了摩托车技术标准体系的相关空白。建设摩托作为首家参与《摩托车碰撞乘员防护试验方法》制定的企业,应邀在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了摩托车碰撞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