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承海简介王承海,男,56岁,大学,高级工程师。历任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经营技术开发办公室副主任、经营计划开发处副处长、民品开发处处长、汽车座椅公司筹备组组长、民品发展部部长,嘉利分厂党委副书记兼副总经理、总经济师、总经理,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等职。现任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在他的带领下,中航精机公司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个轿车座椅调角器,实现了我国轿车座椅调角器从过去批量进口到现在批量出口的转变。目前,中航精机公司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轿车座椅调角器生产基地,其精冲规模具国内首位,是中国精冲技术研究领域的排头兵,它生产的轿车座椅调角器占国内轿车市场的03%,占中高档轿车市场60%。中航精机公司已逐渐发展成为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企业,进入了世界汽车零部件的采购体系。  相似文献   

2.
近日,江森自控与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简称"延锋江森")签署协议,在上海成立一家专门生产座椅机构件的全新合资公司——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将为国内各大汽车制造商提供包括滑道、调角器、高调  相似文献   

3.
伴随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座椅行业也日益繁荣,作为汽车座椅行业中技术含量较高、最重要的座椅调角器市场亦愈发得到业界的青睐,为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汽车座椅调角器市场营销及竞争力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GB14167法规升级,要求所有M1类和质量小于3.5 t的M2类座椅必须配备三点式安全带。目前大部分客车、宽体轻客的座椅布置方式,以及车身与座椅的空间关系,导致三点式安全带无法完全布置在车身上。本文介绍了一种可以集成三点式安全带的单边调角器座椅,主要阐述了三点式安全带的布置形式、座椅骨架结构以及强度和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杨济匡  肖志  万鑫铭 《汽车工程》2007,29(6):457-461
在50百分位HYBRIDⅢ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HBM-neck人体颈部有限元模型,建立了后碰撞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了后碰撞中人体颈部的动力学响应过程和座椅特性对颈部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HBM-neck人体颈部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后碰撞中颈部的损伤风险。座椅结构对颈部损伤有很大影响,装配位置良好的头枕和通过可变形调角器提高座椅吸能性能可有效地减小颈部软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配件》2013,(52):11-11
李尔公司日前参加了于北京举行的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李尔展出了其汽车座椅及电气分配系统的多项创新产品及技术,包括实现了安全性、轻量化、舒适性及环保性的EvolutionTM座椅,新型调角器及座椅骨架、织物及皮革面料,新能源产品等。  相似文献   

7.
汽车座椅动态试验CAE分析及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某车型后排座椅骨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欧洲经济委员会ECER17法规中关于座椅抗惯性的动态试验标准要求,对某汽车后排座椅进行抗惯性动态试验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揭示了座椅结构的应力集中位置,以及座椅结构中容易导致试验失效的薄弱环节,为正确设计以及合理调整改善结构方案提供了依据。通过优化设计,完善了产品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结合在上汽通用五菱的多年项目研发经验,针对某MPV车型的第一排,二排及三排的外侧座椅的三点式安全带进行布置设计,考虑其性能要求,确保安全带与车身钣金及座椅结构匹配,计算出有效区域并进行调整,得出满足法规又满足乘客舒适性的位置。下文详细介绍安全带约束系统的组成结构,总体布置,再通过GB14167确定安全带的布置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未来汽车对座椅轻量化的要求,提出一种轻量化镁合金座椅骨架设计方案。该方案中镁合金靠背和坐盆均为一体式结构,可以在保证骨架强度性能的同时降低骨架重量。为了研究镁合金座椅骨架的静态及动态强度性能,分别使用Ls-Dyna软件以及软钢模样件对镁合金座椅骨架进行了FEA仿真分析和强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镁合金座椅骨架可以满足试验标准要求。在保证强度足够的情况下,新设计镁合金座椅靠背比原钢结构靠背总成重量减轻44.5%,新设计镁合金座椅坐盆比原钢结构坐盆总成重量减轻37.2%。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某商用车座椅固定结构为研究对象,以满足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为目标,运用集成式设计方法进行结构轻量化。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轻量化后的地板结构满足强度要求,并使白车身重量降低4.4kg,减重11.1%,轻量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人因分析为手段,以设计出合理的驾驶座椅来满足驾驶员人体安全、舒适为设计目标,得到结论:驾驶座椅安全性设计应着重考虑人(驾驶员)坐姿生理特性及人体对车内振动.微气候的反应等两大方面。并从主动安全性设计、被动安全性设计两个方面详尽分析了驾驶座椅安全性设计的思路,以期达到对汽车驾驶座椅的安全性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一种单边角调式座椅靠背骨架结构为例,分析零部件材料和结构设计对座椅骨架总成的结构强度的影响。应用有限元方法、理论分析以及与试验验证方法对单边角调式座椅靠背骨架结构设计优化,并满足强度要求,可为单角调式座椅靠背骨架结构设计及优化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汽车对座椅轻量化的要求,提出一种用镁合金靠背总成及坐盆总成替代原钢结构骨架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中镁合金靠背和坐盆均为一体式结构,可以减少焊接成本和装配时间。为了验证镁合金靠背和坐盆的结构强度,使用Ls-dyna软件对座椅骨架进行了FEA分析,结果表明靠背及坐盆应力未超出镁合金材料许用要求。在保证强度足够的情况下,新设计镁合金座椅靠背比原靠背总成质量减轻44.5%,新设计镁合金座椅坐盆比原坐盆总成质量减轻37.2%,减重效果明显,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GB 13057讨论稿中的相关要求,开展座椅动态试验和仿真分析,并对某款公路客车座椅进行被动安全性和结构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15.
乘坐舒适性是汽车座椅的重要性能,它包括静态舒适性和动态舒适性。设计座椅的位置,满足以驾驶员为中心的人机关系和坐姿要求是座椅设计的前提。提出了座椅位置及其调节范围设计的有效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CAD系统,可以帮助厂商明确座椅位置设计的要求,并获得一系列信息,为汽车生产商和座椅供应商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对话工具。  相似文献   

16.
通过几年的发展,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精冲技术的领先者、座椅调节机构的卓越供应商。凭借优质的技术和服务,中航精机生产的轿车座椅调角器占到国内轿车市场份额的30%,占到中高档轿车市场份额的60%,公司各方面业绩取得长足发展,社会美誉度和国际知名度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汽车座椅调角器的功能和设计要求,确定了调角器研究开发的重点。完成了调角器的方案设计,阐述了行星齿轮式调角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调角器核心件的详细设计,实现了汽车座椅靠背角度的连续调节和可靠自锁。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轿车原前排座椅靠背冲压钢板骨架.提出采用镁合金挤压管材和冲压板件相结合的新型半封闭镁合金靠背骨架结构予以替代.该结构与双向调角器构成封闭的靠背骨架,可达到48.8%的减重比.对该新型镁合金靠背骨架进行了极限载荷仿真分析,并进行了新、旧型靠背骨架的成本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靠背骨架强度满足要求,且工艺过程简单.模具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9.
汽车座椅头枕结构的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软件MSC.PATRAN/NASTRAN构建了国产某轿车驾驶员座椅骨架总成有限元模型,并对座椅头枕后移量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参数化设计语言PCL编写了座椅头枕结构参数化设计程序,分析了座椅头枕结构参数对头枕后移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严莉 《专用汽车》2012,(10):90-92
建立了汽车座椅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GB115502009《汽车座椅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对座椅头枕及骨架的强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试验设计,改进了座椅的结构参数。结构改进后的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国标要求的前提下,新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座椅头枕及骨架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