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17届亚洲船东论坛(ASF)年会于2008年6月2日至4日在中国博鳌举行。共计132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代表们分别来自于澳大利亚、中国、中国台北、香港、日本、韩国的船东协会和东盟船东会联合会。会议由中国船东协会主席魏家福先生主持。  相似文献   

2.
第17届亚洲船东论坛(ASF)年会于2008年6月2日至4日在中国博鳌举行.共计132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代表们分别来自于澳大利亚、中国、中国台北、香港、日本,韩国的船东协会和东盟船东会联合会.会议由中国船东协会主席魏家福先生主持.  相似文献   

3.
亚洲船东论坛(ASF)船员委员会第20次中期会议于2014年10月21日在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此次中期会议由中国船东协会和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东盟船东协会(菲律宾船东协会、新加坡船东协会以及泰国船东协会)以及香港及台湾地区的船东协会代表出席了会议.亚洲船东论坛新任秘书长申光镐也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INFORMATION     
2001年5月21日至23日,中国船东协会在北京主办了第10届亚洲船东论坛。来自亚洲7个地区的船东协会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了影响亚洲船东利益的几大问题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船舶资源回收、海员培训、安全航行和海上环境保护、港口国监督、船舶保险等。  相似文献   

5.
亚洲船东论坛会(ASF)船舶保险委员会于1996年9月2日在香港召开了第三次临时性会议,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澳大利亚,中国、中国台北、香港、日本、韩国和东盟均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中,除了船东代表还有保险公司的代表。中国的两名代表中有一名来自人保公司。各保险公司派代表出席保险会议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6.
香港船东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亚洲船东论坛会(ASF),于5月12—14日在香港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澳大利亚、中国、东盟船东协会联合会(FASA),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全国航运协会、泰国船东协会、香港船东协会、日本船东协会、韩国船东协会和台北船联会,共11个国家和地区的船东代表82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是在香港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 这次会议从规模上和人数上都是空前的。会议内容除了航线稳定、安全航行、船  相似文献   

7.
《中国船检》2014,(11):1-1
10月30~31日,2014年造船、船检、航运国际三方会议(简称“三方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学会、中国船东协会共同主办,中国船级社(CCS)承办。来自国际航运公会、国际干散货船东协会、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波罗的海航运公会、国际船级社协会、国际造船特别问题专家委员会以及欧洲、日本、韩国、中国航运和造船组织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远洋航务》2009,(8):50-52
2009年5月25日至5月27日,第18次亚洲船东论坛(ASF)在台南举行.来自澳大利亚船东协会(ASA)、中国船东协会(CSA)、中国台北船东协会(NACS)、香港船东会(HKSOA),印度船东协会(INSA)、日本船东协会(JSA)、韩国船东协会(KSA)以及东南亚联盟船东协会(FASA)的118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东南亚联盟船东协会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的船东协会组成.  相似文献   

9.
4月18日是中国船东协会成立11周年纪念日。11年来,中国船东切、会会员单位己发展至194家,其中包括马士基、总统轮船、太平船务、华轮—威尔森、达飞、赫伯罗特和铁行渣华、万邦船务、商船三并等9家外国公司。吸收外国船东加入,是中国船东协会走向世界迈出的第一步。 4月16日,北京政协会议中心迎来了中国船东协会第三届三次理事会的各位代表。交通部水运司苏新刚司长、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李勇副局长,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陶素云副总裁。中国船东协会沈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船东协会散货运输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998年10月15日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船东协会郑学忠秘书长主持,中国船东协会张奇副会长、交通部水运司苏新刚副司长在会上作了讲话。郑学忠秘书长向大会汇报了散货运输委员会筹建方案并作了说明。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于洪潭副总经理在会上作了关于中国船东协会散货运输委员会筹备工作报告。 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船东协会散货运输委员会工作条例》、委员会领导机构组成名单及办事机构的设置方案。 会议选举了由7家船公司的代表组成的常务委员会,由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于洪潭副总经理担任主任委员,中海货  相似文献   

11.
5月28日,中国船东协会散货运输委员会年会暨干散货经营研讨会在天津滨海圣光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行。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李良生、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许贵斌、中远集团运输部王海民总经理、32家委员单位和国内非委员单位干散货船公司代表近70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2.
第二届亚洲船东论坛船员委员会中期会议于1996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上海顺利召开,来自香港、日本、新加坡,中国台北、菲律宾、韩国、印度尼西亚、挪威、中国等九个国家和地区的3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就亚洲各国船东应如何贯彻执行新的STCW公约,如何进一步加强各国船公司、船员劳务代理公司、港监以及船员培训机构之间的合作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会议决定将进一步加强亚洲船东论坛船员委员会与青岛船员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1月8-9日,第八次国际造、检、航三方会谈在中国船级社总部召开。来自船东、船厂、船级社行业的近20。个国际和地区性航运相关组织,如国际航运公会、国际独立油船船东协会、国际干散货船船东协会、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国际造船特别问题专家委员会、国际船级社协会、油公司国际海事论坛、国际船东互保协会以及来自欧洲、亚洲、中国、日本、韩国航运、造船协会等方面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对国际规则、安全、环境保护、安全操作和运营、海事劳工、海事经济等方面共22项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5月28日,中国船东协会散货运输委员会年会暨干散货经营研讨会在天津滨海圣光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行.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李良生、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许贵斌、中远集团运输部王海民总经理、32家委员单位和国内非委员单位干散货船公司代表近70人参加会议.中远散运总经理许遵武作为中国船东协会散货运输委员会主任出席会议并做总结发言.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造船者、船东和船级社三方对话第5次会议(the fifth meeting of the Tripartite Dialogue),从船舶设计和建造,贯穿其运作和最终再循环,包括修理和维护,制定和确证船舶质量标准成为会议的主要议程。会议包含涉及造船者、船东和船级社共同利益的范围广泛事宜,还讨论了造船业的自我规范能力,并在下次会议召开之前达成了许多进展的创议。代表造船业的有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第二十三届亚洲船东论坛5月20日在日本大津王子酒店隆重召开,来自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东盟船东协会(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文莱和越南船东协会)的近200名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来自亚洲船级社协会、亚洲造船专家论坛、BIMCO、国际航运商会(ICS)、Intercargo,Intertanko以及亚洲地区打击针对商船的海盗及武装抢劫行为合作协议组织(ReCAAPISC)等也派代表出席了论坛的对话会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事》2011,(8):68-69
船舶建造档案行业标准跨行业国际会议召开借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第89届会议(MSC89)召开的机遇,欧洲造船协会(CESA)于2011年5月12日召集了包括造船业、船东和船级社三方在内的跨行业国际会议。造船业、船东以及船级社方面的代表参加了跨行业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SCF行业  相似文献   

18.
2月26日,中国船东协会为美国海运署署长舒伯特(CaptainWilliam Sohubert)先生访华在沪举行欢迎会。交通部副部长洪善祥、中国船东协会会长魏家福、交通部水运司司长苏新刚、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高伟杰、秘书长林礼婢,以及美国驻上海领事馆官员出席了欢迎会。 中国船东协会会长魏家福在欢迎会上首先致辞,代表中国船东协  相似文献   

19.
殷毅 《中国船检》2010,(7):52-53,110
2010年6月3~4日,来自中国造船界、船东、设计院,日本造船和船东协会,欧洲造船协会以及四大国际船东组织和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的60多名代表聚首北京,召开三方会谈特别专题会。会上,中国海事界充分表达了在GHG(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技术观点和立场。会议决定将工业界试行的EEDI(新造船能效设计指数)共同经验在充分征求工业界意见的基础上向MEPC61(海上环境保护分委会第61次会议)提交提案。  相似文献   

20.
2011年7月20日,中国油运安全论坛(2011)在上海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油运相关代表170人集聚一堂,共商油运安全大计。作为代表全球250个油轮船东,3350艘油轮的非政府组织,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INTERTANKO)新任董事总经理ANGELO先生也莅临大会并做了重要发言。会议期间,本刊记者就油运市场备受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对ANGELO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