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分体式车身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分体式车身风窗玻璃安装密封结构、车门总成密封结构、车门门口密封结构、前风窗与前围和顶盖连接密封结构及顶盖与后侧围密封结构的设计方案,并通过淋雨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预应力混凝土桁架连续刚构桥的动力性能,以湖北省归州大桥动力试验为背景,测试了结构的频率、振型、阻尼比和不同行车速度、不同路况下结构的冲击系数。建立了基于不同假定的3种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了结构的振动频率和振型,与实桥动力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结构刚度、横向联系、桥墩高度、边界约束条件等参数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横铺桥面板对提高结构横向刚度和扭转刚度有较大的贡献;结构的横向刚度和纵向刚度相对竖向刚度和扭转刚度较小;结构振动衰减正常,桥面平整度较好,具有良好的行车性能;结构整体刚度、桥墩高度及边界约束条件是影响结构横向和纵向振动的主要因素;横向联系是影响结构的局部扭转振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分析气温、冻深、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隧道涌水量、涌水类型、施工方法、衬砌结构等影响黄土公路隧道防排水结构设计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黄土公路隧道的3种防排水结构型式:防渗滴涌水型结构、防淋淌涌水型结构、防股流涌水型结构,并详细分析了3种防排水结构型式的适用条件及防排水结构构成,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了影响桥梁结构发展的原因,探讨了桥梁结构体系的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指出桥梁结构的创新包括结构形式的创新和桥梁细部结构的创新以及施工方法的创新几个方面,并提出了桥梁结构体系创新的几种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结构,为以后探索、发展更新的结构形式提供了一种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乘用车车内结构噪声治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车内噪声产生机理,阐述了车内结构噪声治理的试验与理论计算方法,建立了乘用车车内结构噪声治理的流程,主要包括车辆噪声振动测试、车内噪声产生原因分析、白车身有限元模态分析、白车身模态试验、车室声学分析、车身结构优化等.按照该流程进行了实际车辆车内结构噪声的治理,显著降低了车内结构噪声,提高了该车辆的NVH特性.  相似文献   

6.
路堑U型槽结构数值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振刚 《路基工程》2014,(3):129-133
为解决解析方法不能直接计算U型槽结构变形的问题,利用FLAC3D软件对U型槽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U型槽结构分析的新方法。总结了路堑U型槽结构在公路荷载下,地基反力、结构弯矩、结构变形的特点及规律,并与解析法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在边墙地基反力、结构弯矩方面分析结果较为接近,变化规律相同,底板地基反力分析结果差别较大。研究提出了数值分析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地铁明挖地下车站通常采用复合式及叠合式结构体系,这两种结构的围护在整个结构受力体系中的作用、荷载作用模式、设计处理方法、防水及施工措施上都不尽相同。该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对这两种结构体系的不同点进行了比较,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边界条件相同情况下,采用复合式结构及叠合式结构的各自结构构件设计尺寸、构件体积含钢量,最终得出在工程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叠合式结构,经济上优于复合式结构。  相似文献   

8.
根据异型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特点和养护管理的需求,提出了基于自动化光纤光栅传感监测系统与人工巡检系统相结合的综合监测策略.根据异型钢管拱桥构件在结构安全中的重要性和易损性确定了监测内容,重点对于大桥关键受力区——拱脚倒三角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FBG等传感器布置,对于大桥运营结构预警与评估实施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在结构监测、预警与安全评估方面,提出了以“结构第一传力体系静力特点为主、动力特点为辅”的结构安全状态预警与安全评估方法,提升了评估技术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为进行大桥结构状态识别、结构的承载力评估与结构安全评估等进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外公路》2021,41(3):24-29
目前中国高等级公路主要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为主,对混合式沥青路面结构的使用和研究较少,该文介绍了法标下该结构的设计控制指标、容许值、标准轴载下结构层应力应变计算过程和结构的破坏模式,同时论述了混合式沥青路面结构的结构层材料选择和设计注意事项,并对混合式沥青路面结构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不同结构类型的旧路面改造升级中的沥青罩面结构,建立了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对比了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清除旧路面层后加铺沥青层路面结构、旧沥青路面直接加铺沥青罩面结构、旧水泥路面直接加铺沥青罩面结构的力学响应的差异性,确定了三种不同结构的最不利应力及受力位置,并对可能引起的路面病害及防治措施提出了建议,可为以后旧路面改造升级沥青罩面结构选择提供技术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