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分析BRT驾驶员的个人属性对行车速度的影响,采用现场取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156份BRT驾驶员行车的有效调查数据.根据BRT驾驶员行车速度区间的不同,将BRT驾驶员的行车速度选择行为划分为4个区间.运用改进的Mixed Logit模型,以BRT驾驶员的年龄、教育水平、驾龄、性格、是否矫正视力等个人属性为影响因素,并将4个选择区间作为4个选择肢,建立BRT驾驶员个人属性对行车速度的影响度量模型.运用弹性理论,分析诸多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分析结果表明,驾驶员的性别、教育水平、是否矫正视力等5个因素所对应的弹性值的绝对值均小于1.000,说明上述因素对BRT驾驶员行车速度区间选择行为缺乏弹性;但在4个选择区间上,驾驶员的年龄、驾龄、性格等因素所对应的弹性值的绝对值均大于1.000,说明年龄、驾龄以及性格等3个因素对BRT驾驶员行车速度区间选择行为均富有弹性,影响显著.最后,通过数据统计分析BRT驾驶员开车时长与行车速度的关系,发现开车时长与行车速度之间总体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驾驶员反应能力与最高时速的安全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对驾驶员不同条件下的反应能力进行了详细的测试,提出了不同反应能力的驾驶员按一定的限速行车,以此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频数,首次提出行车最高时速的安全域范围,同时笔者在事故失误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驾驶员反应能力的诸因素进行判别,建立合理的驾驶员失误率计算模式,对反尖能力不同的驾驶员确定不同的可靠性度量,提出了不同反应能力与危险行车速度域和安全行车速度域。  相似文献   

3.
美国关于行车交通安全的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和估算车辆在发生事故前后的速度, 是开展与行车速度及速度限制相关的交通安全研究的基础和关键之所在! 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和技术手段都极其有限, 这也是目前我国关于行车速度及速度限制。与交通安全关系的研究很少的重姜原因之一。因此,我国的道路建设和管理部门有必要增加道路测速点的设置, 运用各种手段科学地测量和计算车辆行车速度;并且, 各地道路交通事故处理部门也要重视事故车辆在发生事故前后车速的采集。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普通公路驾驶员的车速选择机理,对驾驶员进行了期望车速问卷调查,对驾驶员的个人信息、车辆特征、以及驾驶员对超速10%的认可态度等可能影响期望车速的因素进行了重点调查。根据限速值的不同,分80、60和40 km/h 3个等级进行了调查,并为各等级公路选取了代表路段,由具有类似驾驶经历的驾驶员认真填写。对435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分析,发现期望车速广泛存在于驾驶员心中,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会使车速尽量维持在期望车速附近。期望车速主要受限速值、驾驶员的驾龄、对超速10%的态度以及车辆性能等因素的影响,驾驶员的性别和年龄对期望车速的影响不显著。采用逐步回归法,得到了期望车速的计算方法。对期望车速的特点、交通安全措施以及调查方案中可供改进的地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降雨时高速公路纵向坡度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以驾驶员的心率增长率(HRGR)和行车速度做为特征参数, 量化分析晴朗和降雨天气下行车速度与驾驶员心率和纵向坡度之间的关系。开展实地驾驶试验采集基础数据, 提取特征参数进行数据融合, 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对比晴天和雨天驾驶员HRGR和车辆行驶速度表现的异同, 并确定纵坡路段的研究特征点; 分析晴天和雨天行车速度表现与驾驶员HRGR变化规律, 建立晴天和雨天驾驶员HRGR和行车速度与道路纵向坡度之间的量化关系模型。结果表明: 道路条件相同时, 驾驶员HRGR与行车速度在晴天和雨天的变化规律是分别一致的, 但雨天驾驶员HRGR变化幅度更大, 减速次数更多; 随坡度增大(坡度区间为[1.0%, 4.0%]), 驾驶员HRGR在下坡路段满足指数增长模型, 在上坡路段满足对数增长模型; 行车速度在上坡路段是呈负指数下降趋势, 但在下坡路段, 行车速度在晴天呈指数型增长, 在雨天却呈现出二次多项式先增长再下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王俊  李杰 《汽车运用》2013,(4):50-50
近日,山东省临沂军分区以新交通法规学习为抓手,狠抓驾驶员队伍建设。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新旧法规对比、发放口袋书、典型案件讲解、演讲比赛、观看闯红灯和超速等交通事故警示录像片方式,组织官兵认真学条文、谈体会.大大增强了驾驶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有效提高了驾驶员安全行车、文明行车的法规意识,维护了军队形象。  相似文献   

7.
交通事故中驾驶员因素的影响——论驾驶错觉与行车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在交通事故中由于驾驶员错觉而引起的占35%左右。所以了解和掌握驾驶员在行车中产生各种错觉的特点和规律,尽量避免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介绍了错觉和驾驶错觉的基本概念,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了驾驶错觉产生的原因,介绍了道路线形错觉、速度错觉、车间距离错觉等各种错觉及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并从培养驾驶员观察力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长隧道中发生的事故大多是由于驾驶员对速度判断失误引起的,长隧道内驾驶员行车速度感知及控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隧道内的侧墙环境。通过模拟驾驶实验,分别从速度感知,速度选择,速度控制等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长隧道侧墙安全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9.
超速行车是指车辆行驶超过了该段道路所规定的行车速度.俗话说:"十次事故九次快,一次超速有十害",这是无数次血的教训和经验的总结.无论从车祸档案看,还是从试验研究的结果看,超速都是危害机动车安全行驶的罪魁祸首.那么,超速行车为何容易肇事呢?  相似文献   

10.
<正>驾驶员小马已有2年的驾龄,也算的上是一名成熟的驾驶员,由于其他表现和驾驶技术都比较突出,被调整为首长专用车驾驶员。由于心存特权心理,一次超速行车,发生了一点事故,从此心理压力很大,此后行车便以"慢"字当先。然而,没过几  相似文献   

11.
曾凡 《汽车生活》2008,(10):152-152
秋天了,树都开始落叶了,这样的风景,最有机会在北京出现。那一地的落叶和参天树木,衬托着右边的欧洲维多利亚式建筑物。路边两排车子,灰色的、蓝色的、米黄色的,优雅和谐,好像有一种安静的氛围在慢慢扩散,落在空气中的每一个分子中,  相似文献   

12.
—色一人生     
当你兴奋的时候,它可以用代表速度的纯粹声线,激发你更原始的驾驶激情;当你西装革履的时候,它以稳重的气息让你恢复成功人士的沉稳与干练;当你与亲人共处的时候,它则用无微不至的细节让一切更温馨……不得不说,GS确实让你在城市状态切换更迅速!  相似文献   

13.
他风度翩翩,衣着考究,他的脸上总是带着绅士的微笑。他是来自英国的一位伯爵,古德伍德是他世袭的领地,在他的努力下,每年夏季古德伍德成为速度与运动的圣地。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互通立交设计过程中匝道范围车辆加速运行、减速运行的运行速度计算方法,以及各匝道平面线形理论设计速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的协调性分析,判断互通立交匝道线形设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宾利     
《车时代》2007,(10):14-14
Continental GT Speed是宾利到目前为止量产车型中动力最足的一款.也是宾利车系第一次超过322公里/小时如此快的车速。新款Continental GT Speed将加入到成功的宾利Continental系列当中来.GT Speed由于出众的性能和敏捷的操控性.必将招来狂热驾驶爱好者的追捧。  相似文献   

16.
许鸿德 《汽车杂志》2006,(10):132-135
2006年7月17至22日,由Honda F1车队部分成员组成的特别团队前往美国犹他州Bonneville盐湖床,目标就是打破“F1赛车最高速度纪录”的时速400公里的关卡。这空间是怎样一辆令人冲动的战车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使用视频采集技术对通过平乐园南路口减速丘的车辆运行速度数据进行调查。运用插值分析法,建立了车辆行驶速度和距交叉口距离的关系;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距交叉口的距离与机动车行驶速度进行显著性分析,研究了城市道路交叉口设置减速丘后机动车的减速效果。结果表明,城市道路交叉口设置减速丘后机动车速度衰减了42.87%,且距交叉口的距离对于机动车行驶速度是有显著影响的。在交叉口进口道16 m范围内,机动车在行驶据交叉口3.5 m处时,其行驶速度会有显著变化,3.5 m处显著性水平为0.01<α=0.05。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外现有的设计速度限速和运行速度限速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安全行车速度的限速理论.结合安全行车速度包含的内容和道路工程应用特点,具体考虑车速与平竖曲线、停车视距、非线性因素和实际车辆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安全行车速度限速理论体系的建立,并结合湖南通车山区高速公路典型路段进行限速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2011年,陕西法士特集团公司全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8.56亿元;销售汽车变速器70万1018台;出口创汇4028.39万美元,同比增长128.17%。  相似文献   

20.
限速、车速与安全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3):97-100
探讨限速、车速与安全等的关系。事故数与车速没有显著关系,而是与车速差有关,车速与事故的严重度密切相关;限速值的增加或降低对车速的影响很小,高速公路限速值降低有利于减少严重伤亡事故。本文还探讨了限速标志、减速丘、减速标线等设置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