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载两则消息,发人深省。 一则是:根据国家经贸委的一项调查,自今年2月以来,我国轿车产销两旺,保持持续增长势头,成为市场一大“亮点”,今年是个轿车“丰收年”。 另一则是:有关部门日前对上海近2100户家庭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家庭轿车购买能力有限。上海想买车的家庭不到8%,其中3%的家庭还不是现在  相似文献   

2.
在“轿车车进入百姓家庭”的讨论偃旗息鼓的时候,大城市该发展何种步工具又成了讨论热点,采用摩托车或内燃机助动车当然不行。那末,是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还是发展经济型轿车,电动汽车或电动助动?  相似文献   

3.
不言而喻,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国民车”即经济型轿车。然而,当提出此“概念”时,专家们在提醒厂商,一味地追求廉价,会断送中国家庭轿车的前途。国外轿车普及的经验告诉我们,国民车不是低档车,它是代表着百姓买得起的车,是国力的象征,具有较强的时代特性和生命力。那么,什么样的轿车才能担纲中国的“国民车”?我们对“国民车”又有什么样的要求。对此,早在6年前,专家们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家庭轿车研讨会上就以桑车为例,提出,只要价格在10万元之内就是现成的家庭轿车。同年,权威人士表示过,桑车3年目标成本下降15%,由当时出厂价的10.4万元,降到9万元。时至今日,此目标早已清晰地看到有过而不及。  相似文献   

4.
“轿车进入家庭”已成为一个时期以来的热门话题。轿车要不要进入家庭,何时进入家庭,怎样进入家庭的问题,已引起各界的广泛讨论。讨论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证明,要发展汽车这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就要发展轿车这个主导产品。而轿车进入家庭才能使汽车工业步入良性循环。这是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已证明的规律。对我国也不能例外。因此,我认为必须尽快解决轿车进入家庭的障碍,才能使我国汽车工业健康发展。 现将我参加这一问题讨论中的一些思考,简要写出与同行研讨。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我国入世后的第11个年头,国内用户经历了有车、换车等阶段。现在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了汽车社会的初级阶段。但不少消费者买车往往追求“车大价高”。因此近年来,国内中高级轿车的增长率持续高于经济型轿车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6.
塑人 《世界汽车》2001,(12):41-45
2001年的轿车市场看起来热闹非凡:价格一降再降,新车型接连推出,利好政策不断出台,轿车进入家庭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然而,相形之下轿车的销售市场却有点冷清,时下的汽车交易市场就像正在转换的天气一样,将要进入一段寒冬季节.轿车进入家庭是大势所趋,但却停在消费者门槛外难以登堂入室.人们不禁要问:中国轿车市场,你在等什么?  相似文献   

7.
北京因何停车难 日前,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已被纳入“十五”计划纲要。据有关方面预测,我国至少有三亿左右的城镇居民有能力购车。针对这种情况,专家说,轿车进入家庭比我们过去没想的要快,而目前中国的轿车有近40%已由私人购买。1997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12万辆,而公共停车场车位数只有两万个;目  相似文献   

8.
也谈家用车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报刊谈论家用车的文章很多,毫无疑问汽车要进入家庭,这是大势所趋。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汽车对大多数人来讲,恐怕还是好“梦”难圆。那么如何才能让百姓早日圆“梦”呢?众说不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微型汽车行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壮大,成为仅次于轿车的第二大车种,在90年代之后一直以大于25%的速度增长,远超过全国汽车的平均增长速度近15个百分点,成为拉动我国汽车市场的低速度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主要得益于微车经济实用、符合国情,适合中国广大百姓的消费水平与购买能力。中国微车已为国民普遍认同。因此有“国情车”“百姓车”的美誉,并且有70%以上为个人购买,成为进入百姓家庭的主导车型。这类车型在我国已占全国汽车产销量比例1/3的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普及轿车需要漫长的历史进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多数居民和家庭还不会拥有轿车,因此,客运业应实行两个方针,一为“少数人轿车化”;二为“广大群众的便民行工程”,按我国经济发展和轿车发展情况,大约到21世纪20年代轿车才能大量进入家庭。  相似文献   

11.
依靠私人轿车支撑大城市的交通,既然在世界上没有能够实现,在中国也不可能实现。但不知为什么,很多人热衷于对中国来个一刀切,鼓吹“鼓励轿车进入家庭”,似乎轿车对于中国的每一个地方都是是理想的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12.
轿车进入家庭,是中国热了很久的一个话题了。轿车进入家庭的关键,是价格问题。许多人都认为:复关或者中国轿车产量上去以后,轿车就会降价。但是这种希望将会被现实所打破。美、日普及轿车的初期曾出现过轿车价格的大幅度下降 本世纪初,美国从欧洲进口的汽车1万美元1辆,国产的也要5000美元。当汽车在美国形成批量生产以  相似文献   

13.
如果承认我国的家用汽车存在由“挣钱机器”向“消费品”转化的趋势,则属于轿车的微轿必然成为百姓家庭的首选车型。  相似文献   

14.
各抒己见     
《汽车导购》2007,(2):19
买车也可以省钱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汽车进入家庭”已经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拥有汽车”已经不是有没有能力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必要和什么时候出手的问题了。不过需要明白的是,目前中国老百姓买车的能力还不能同国外相比,买一辆车的花费在普通家庭的经济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因此如何能够尽可能地节省一些买车过程中不必要的开支,也能够给大家的买车计划带来不小的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总结了一些可以节约买车开支的技巧,拿来和大家共同分享,也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省点钱。  相似文献   

15.
如果问我,有15万元后最想干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买辆私家车。 这几年,媒体把“经济型轿车”这个话题炒得沸沸扬扬,说“轿车进入家庭已不再是梦”。和所有男人一样,我也被车“搅”得心潮澎湃,魂不守舍。但我毕竟过了“知天命”的年龄,说归说,做归做,要真碰上这件大事,可不能头脑发热。于是,夜深人静时,我扳着手指算了一笔帐:15万元真得能为自己圆轿车梦吗? 如果买一辆价格便宜的中档车,以发动机排量1.36升的富康RT为例,车价11.65万元,购置税10%要11650元,加上消费税、办……  相似文献   

16.
《时代汽车》2006,(1):28-28
“十五”期间,随着轿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据推算,“十五”期间我国大约600万家庭圆了轿车梦。  相似文献   

17.
汽车进入家庭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根本出路。面对巨大的私人购车需求。诸多生产厂家加大了“经济型”轿车的开发与生产力度。目前,国内轿车消费市场上已出现了上十个国产品牌与合资品牌的经济型轿车,其价格也达到了中国老百姓希望的5万-10万元的标准。另外民营企业的进入,更是打破了多年形成的轿车市场格局,为汽车市场竞争带来了更多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虽然汽车价格一降再降,家庭轿车,经济轿车新闻炒作不断,但与我国目前百姓工资收入相比,车价仍是高不可攀,能买得起轿车者,仍是极少数高收入者,寻常百姓十万元的“经济型轿车”只有看热闹的份儿。前些时候国家出台新政策,将轿车报废年限延长至15年,不少旧车市场还实行分期付款购车,这对于那些财力有限又急需代步工具的准车族  相似文献   

19.
按照我国目前经济的发展情况看,要实现家庭轿车普及化,大约在21世纪20年代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家庭用轿车进入中国家庭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目前轿车生产能力与购买力不相协调,这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而中国市场又没有更多适合中国家庭用的价格便宜的小轿车产品,开发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廉价车,将会有广阔市场,如果不及时抓住这个契机,就将再一次处于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20.
一、欧洲最佳轿车冠军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设计制造的“高尔夫Ⅲ型轿车,在1992年欧洲最佳轿车评选中夺得第一。欧洲最佳轿车的评选十分严格,首先进行预赛,本次评选的预赛在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荷兰和瑞士同时举行,在这六个国家预赛中获冠军的汽车才可进入最后决赛。进入1992年决赛圈的轿车是大众的“高尔夫”、菲亚特的“菲亚特500”、雪铁龙的“ZX”、奥帕尔的“阿斯特拉”、伏尔伏的“伏尔伏8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