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首先要针对我国交通运输现状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现代交通运输的科学内涵和要求,明确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科学发展方向以及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策略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首先要针对我国交通运输现状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现代交通运输的科学内涵和要求,明确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科学发展方向以及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策略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4.
5.
6.
建立资源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7.
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是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迅速方便等特点,在交通运输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10.
许仪 《城市交通》2004,2(3):60-63
随着政治与政策的改变和对庞大复杂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以及对城市交通堵塞的反映,交通运输地理学发生了复兴。在简要回顾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史后,结合对《交通运输地理杂志》1993-2003年间论文研究主题的统计,综述该期刊11年间研究主题,反映世界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12.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7(2):F0003-F0003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西南交通大学与东南大学共同协办,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服务的学术期刊。由两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沈志云教授任名誉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东南大学邓学钧教授任主任委员,长安大学陈荫三教授任主编,学科评议组成员皆为本刊编委。《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是交通运输领域高水平的学术理论中文核心刊物,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学术交流的园地,体现综合交通格局,繁荣大交通科技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7(5):F0003-F0003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西南交通大学与东南大学共同协办,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服务的学术期刊。由两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沈志云教授任名誉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  相似文献   

14.
焦丽华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30(7):112-112,114
道路运输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市场发展的主导思想贯彻不彻底,市场建设规划科学性不强,法律法规不完善,市场监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因此,道路运输市场必须在新的时期实现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并推进创新型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这是当前道路运输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GPS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PS是近年来开发的最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新技术之一,其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性的导航定位、定时、测速优势必然会在诸多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7(3):F0003-F0003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西南交通大学与东南大学共同协办,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服务的学术期刊。由两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沈志云教授任名誉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  相似文献   

17.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西南交通大学与东南大学共同协办,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服务的学术期刊。由两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沈志云教授任名誉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7(1):F0003-F0003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西南交通大学与东南大学共同协办,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服务的学术期刊。由两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沈志云教授任名誉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  相似文献   

19.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工作的先决条件,对保障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和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要解决好我国交通运输发展问题,必须考虑交通运输系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多层次、多角度阐述交通运输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即: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各种运输方式间相互衔接、协调,各运输方式内部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本身具有时间的相对性和内容的多样性,因而准确评价交通运输系统全面协调发展必然会涉及规范和时间问题,不同时期反映出协调发展的不同内涵。  相似文献   

20.
从公路、港口、运输三个方面,分析了交通运输事业对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支撑作用.从立足全局抓交通、转型升级抓交通、改善民生抓交通、加强管理抓交通、改革创新抓交通五个方面,阐述了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对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从完善交通运输领域法律法规、构建大交通管理体制、建立新的投融资体系、提升行业监管能力、加快推进信息化、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六个方面,提出了实现辽宁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