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小城市将成为提升城市化质量,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主战场。交通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沿线小城市的交通格局,通过分析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影响,提出以高铁站为核心的小城市交通发展策略,并结合案例,探讨了小城市在高铁时代的交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求和缓解其带来的交通问题,以满足小城市居民不断发展的多样化交通出行需求、实现道路的多重功能为目标,分析了小城市道路网功能结构现状;探讨小城市道路功能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划分因子;从宏观角度研究了小城市道路网等级功能结构,从微观层面优化了小城市道路网的断面设计参数.提出了小城市道路网功能结构优化体系,研究结果可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市道路网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城市道路网的合理道路级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确定小城市道路网级配,以城市道路资源的供给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从小城市的道路等级、功能及其横断面形式入手,以道路总里程、交通供需匹配关系、道路容量及道路面积需求等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小城市道路网的合理道路级配模型,运用道路级配模型对上虞市道路网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最优道路级配计算值为1.00∶1.56∶2.56,实现了小城市道路资源的优化配置,说明小城市道路网的合理道路级配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小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以乐陵城区为例分析小城市居民的出行特征及交通拥堵的原因,指出道路结构不完善是小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交通管理滞后是产生拥堵的首要因素。基于小城市经济发展的特殊性,道路设施的建设与交通管理等的结合是解决小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利用宏观交通仿真软件Transtar对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保障与规范慢行出行、合理开发与共享停车资源、交通组织优化、设置机动车单向路段与禁行路段等措施,有利于缓解小城市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出行的便捷性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公路客运站场的建设对于人民生活的影响亦越来越大。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小城市的客运站场规划还比较落后。对小城市客运站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站场规划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作为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发展公共交通已经在大城市中得到有效落实。然而,小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用地功能布局、城市规模与交通投资能力上与大城市有着显著区别,加之小汽车与网约车行业的冲击,导致公共汽车交通竞争力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研究浙江省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改革模式、加强限制、提升服务、经济政策四个方面提出公共汽车交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同时,探讨公共交通企业国有化改革与免费公共汽车政策在小城市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城市发展有它内在的规律性,中小城市特别是近郊小城市交通发展不能照搬大城市经验,应找到一条实事求是的自身发展路径。在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城镇化质量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以成都市近郊小城市新繁镇为例,从机动化水平、交通模式、道路网络与交通管理等方面系统梳理近郊中小城市交通现状特征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交通需求的变化趋势,建立近郊小城市交通组织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交通发展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8.
李兵 《交通标准化》2009,(3):244-247
面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理念应运而生。西北地区小城市更适合发展绿色交通。根据小城市的居民出行特征.从用地规划、交通管理、技术等层面提出一些措施建议,可为绿色交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山地路网建设是山地城镇与乡村快速发展的保障。山地道路桥隧占比高,对地形改造多,自然条件差,给山地路网增加了诸多风险。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对山地小城市路网影响较大,会降低路网通行能力,甚至阻断通行。研究山地小城市路网脆弱点,提前加固,可提高路网抗干扰能力,保障城市交通安全、顺畅运行。  相似文献   

10.
面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理念应运而生.西北地区小城市更适合发展绿色交通.根据小城市的居民出行特征,从用地规划、交通管理、技术等层面提出一些措施建议,可为绿色交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车辆停放是道路交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交通运行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解决小城市交通问题时。人们往往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动态交通上,忽视了静态交通的发展,从而导致交通整体运行的效率低下。因此,研究小城市的停车特性有助于正确引导和管理小城市停车.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交通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大城市机动车快速增长导致行车困难,城市化进程将对交通供需形成更大的挑战,应用系统方法就如何使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根治大城市交通问题进行了探讨.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大城市交通主要矛盾及其程度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以科学思维的方法构建了交通科学发展观理念的内涵,系统科学的对大城市贯彻交通科学发展观的方法以及公交优先的思路、政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铁和客运专线的日趋发展和成熟,中、小城市铁路枢纽站已逐渐发展成为城市交往空间。铁路枢纽已由传统的交通节点逐渐转变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承载越来越多的城市功能。本文结合在高铁、客专日趋发展的形势下,中小城市铁路枢纽站的功能、运营特征、客流特征变化,分别对铁路枢纽选址、站前广场,以及公交站场、出租车站场、社会停车场、长途汽车站等交通配套设施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城市化进程都在不断加大,总体趋势就是小城市向中等城市发展.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看齐,大城市向国际性大都市迈进。淮安市也提出了建设苏北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城市人口增多,居住密度增大,城区范围扩大。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人们社会交往、物质交换也更加频繁,人流、车流、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估计山区小城市路段行程时间,以山区小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交通特性和传统BP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定义路段累计流量,构造了基于路段累计流量的机非混行道路行程时间修正模型。采用人工记录法获取非拥堵状态下的实测数据,并通过VISSIM仿真得到拥堵状态下的实验数据,根据大量数据标定修正BPR模型的主要参数,并对两种模型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山区小城市干路行程时间估计中,修正BPR模型的误差均值为4.597%,传统BPR模型的误差均值为35.021%;支路行程时间估计中,修正BPR模型的误差均值为3.120%,传统BPR模型的误差均值为46.737%。修正BPR模型的估计效果明显优于传统BPR模型,且非机动车干扰对支路路段行程时间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婚姻法》进行修改和重构,既有迫切的必要性,也有现实的可行性。本文拟就从现行《婚姻法》存的缺陷,对完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提出的建议和设想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制定新法的基本思路和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小城市由于拥有不同于大城市的城市特征及交通特性,公共交通在交通管理及线网规划方面也与大城市不同。在此基础上,从中小城市公交系统规划中的线网、场(厂)站规划及相关规划和管理几个方面出发,重点分析探讨中小城市公交线网的车辆配置数、场(厂)站用地保障、建设及管理,以及公交规划同相关规划间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中国城市飞速发展,城乡人口流动频繁,城市人口规模迅速膨胀,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依据城区常住人口规模提出中国城市划分标准:小城市的市区常住人口为50万以下,中等城市为50—100万,大城市为100—500万,特大城市为500—1000万,超大城市为1000万以上。《2016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绿皮书》指出,截至2015年底,中小城市能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面积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化、机动化背景下,科学合理地规划自行车交通系统有利于引导居民出行观念转变和城市交通结构良性发展.在总结中小城市自行车交通现状问题的基础上,以常德市获批第二批国家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对其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进行研究,从自行车通道、公共停车场和公共自行车系统几方面对中小城市自行车交通系统的规划思路和体系进行总结,并对相关设计指引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与我国大城市的空间结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华培 《城市交通》2005,3(4):39-43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我国大城市及特大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大都为单中心的同心圆结构,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这种结构的弊端已越来越明显。在分析我国大城市的空间结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比较了几种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提出多中心分散组团式结构是我国大城市的发展方向。而轨道交通是实现我国大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对以轨道交通促进大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具体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