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编组站到达场应有的股道数量,不仅和到达场每日到达的列车数量有关,而且还和这些列车到达的均衡程度以及驼峰的负荷程度有关,但人们往往忽视后一点。本文采用排队论的方法,建立单服务台和多服务台的数学模型,结合实例验证,阐明了上述观点,并提出到达场股道数量的计算公式和驼峰负荷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对客运专线车站作业流程和作业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实现股道分配线路空闲与繁忙期均衡的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并以某一典型客运专线车站为实例,比较了不同的分配方案,对提出的均衡性评价模型进行验证。该模型的建立可求解列车分配无冲突的进路和站台问题,从而提高车站股道利用率以及车站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目前提速改造工程越来越多,如何既满足运营要求又能尽量利用既有设备、节省投资成为铁路改造工程的难点和重点。研究方法:依据相关规范制定出与既有复杂车站延长股道有效长相配套的经济、可行的信号技术条件。研究结果:结合车站配线形式,提出了优化后的股道双出站设计方案,满足了电气集中联锁条件。研究结论:在既有线扩能改造工程中,可以通过信号设置双出站的方式将部分有运营需要的股道有效长延长,解决站场改造困难或其它特殊情况下延长股道有效长的技术要求;出站兼发车进路信号机选用增加蓝灯信号的特殊信号机构,采用特殊信号显示和进路办理方式;基于满足运营要求和尽量减少既有电路修改的原则,网络电路图中增加了列车终端等组合,并对信号点灯电路进行相应修改,实现了对长短列、调车进路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5.
鉴于目前广泛使用的轨道电路出现的工作不可靠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股道占用智能判别系统。系统由电感式接近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PLC)和显示控制中心组成,可以对股道是否被占用进行有效判别,可作为轨道电路的辅助判别。  相似文献   

6.
7.
普速铁路项目中,越来越多的大型铁路客站采用无站台柱雨棚形式,常规的在站台上组立横跨柱悬挂接触网势必影响车站整体景观。为实现站台无结构柱理念,股道间立柱悬挂接触网为首选方案。主要从接触网支柱、腕臂支持结构、基础及附加线安装等方面对股道间立柱方案进行研究,使接触网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与车站建筑结构和整体景观相协调。  相似文献   

8.
9.
探讨侧线股道实现电码化后,轨道电路的某些维修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的特点,本文提出了车站正线股道分割点信号设计的主要技术要求,结合工程实际,对其信号显示关系及相关电路设计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实例介绍平行股道间反向曲线的计算和定位,剖析曲线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周成  王平  饶武 《高速铁路技术》2011,(z2):273-276
为保证不停站通过列车、停站列车不致因意外脱轨冲撞股道间柱体而对站房、雨棚、天桥等造成灾难性破坏,文章针对福厦线厦门西站内股道间柱体的分布情况,提出其股道间应采取相应的柱体防护措施.通过对各种防护方案的分析得出:站内正线与到发线之间宜采取双重保险的防护设施,推荐采用护轮轨加护轮墙的柱体防撞设施;到发线间推荐采用设置单(双...  相似文献   

14.
机务段股道自动化管理系统是2001年以后在机务段所开始配置的新设备,其应用前景广泛;但设计上机务与各专业之间的接口容易出现互提资料不够全面细致的现象,导致部分专业设计中容易漏项,配合施工中也难以解决。总结设计和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后,较全面地归纳该系统对各专业的要求,提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机务段股道管理自动化系统中道岔集中控制、电力机务段隔离开关集中控制、整备场作业图像监视3个子系统的研制背景、研制过程及关键技术的处理。使用结果表明,系统充分考虑了我国现有机务段的特点,运行可靠、维护方便,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6.
特殊站场正线股道过长及道床电阻过低时,正线股道需要人工分割。此时GQMJ的设置及其励磁电路需要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安排地铁车辆回库股道对提高车辆段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回库股道安排进行优化。对车厂线路布置、车辆出入库方式进行分析并对回库股道安排问题进行描述,以任务完成度、接车过程总调车次数、车辆出入库额外耗时为优化目标,以车辆回库时间间隔、车辆段检修能力为约束建立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回库股道安排模型,以极限情况为例对算法性能进行测试,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大型客运站股道分配问题的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大型客运站的股道分配问题是指在列车运行图与车站平面图的时空约束条件下,为列车分配无冲突的进路和站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约束规划的方法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将约束条件分为硬约束和软约束,它们分别反映车站作业安全要求以及对股道和进路的选择偏好;然后将求解过程分为约束识别、值排序以及Back-tracking搜索3个步骤。对某大型客运站的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求解大型客运站的股道分配问题。这一方法为检验列车运行图的可行性以及制订车站作业计划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主要对在站内移频轨道电路中正线移频发码制式设计为叠加全发码,发送设备设计为共备发码方式的可行性及其原理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主要的相关电路.  相似文献   

20.
广州机务段股道管理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机务段整备场的改造,按照铁道部科教装函[2000]年171号文件关于《机务段股道管理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的原则,经过多个方案比选后,决定采用道岔集中控制系统和图像监视系统。本文主要针对道岔集中控制系统方案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