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和试验路铺筑,提出了半刚性面层复合材料的组成成分及配合比,研究了半刚性面层复合材料路用性能,论证了半刚性面层复合材料良好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力学性能,提出了半刚性面层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树脂改性半刚性复合材料的组成成分及配合比,并在其最佳配合比的基础上进行了树脂改性半刚性复合材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论证了树脂改性半刚性复合材料良好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疲劳性及力学性能.并通过试验路实施和多年行车观测结果表明采用树脂改性获得的刚柔兼备的半刚性复合材料能完全满足高等级公路重载交通路面面层的路用技术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路试验及对比、观测 ,指出用级配碎石材料作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间的过度层 ,可产生良好的抗裂作用 ,并且还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获取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CCP)加铺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结构内部的工作信息,在试验路段施工过程中埋设传感器,监测温度、湿度和荷载多物理场作用下路面半刚性基层内应变及温度变化规律,得出了施工完毕运营初期和运营期间半刚性基层顶部和底部的应变变化情况。监测结果显示:基层的力学响应受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影响较大,控制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反射裂缝的关键是保持旧水泥路面的稳定及半刚性基层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湖南宁道高速公路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沥青面层下面层采用的是AC—25C级配。面层现场施工的工艺直接影响到沥青面层的质量控制,结合宁道高速公路采用的配合比,对于沥青面层下面层试验路施工段的技术和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排水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种典型路面结构形式的有限元分析提出了排水性沥青面层半刚性基层路面的推荐结构形式和排水结构,结合依托工程的试验路铺筑经验总结,可对同类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半刚性基层具有强度高、水稳性和冰冻稳定性好、刚性较大等优点,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半刚性材料基层和底基层。结合这一背景,分析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形成机理,并从针对半刚性基层材料、在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间设置应力吸收中间层两方面提出了防治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路面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具有对路基及基层形变的适应性强、养护和使用性能的恢复较容易、行车舒适噪音小、磨擦系数大、防尘等特点.被广泛用于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层。这种结构层通常由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面层(包括面层上层、面层中层、面层下层)、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半刚性基层或水泥混凝土刚性基层以及垫层组成。这种多层次结构在设计与施工时.其层间结合尤其是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十分重要。笔者认为,无论是采用开级配还是密级沥青混凝土面层,在半刚性或刚性基层上面加做下封层.对增强路面结构层的强度、稳定性与防水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中,半刚性基层和沥青混合料面层两种材料性能差异较大,基-面层间界面的良好连接至关重要。采用BISAR软件分析基-面层间应力,得出基层、面层的模量和厚度变化对界面剪应力和正应力的影响规律。采用自制夹具进行层间剪切试验,研究了剪切速率和试验温度变化与基-面层间界面剪应力之间的关系;回归拟合表明,路面结构的层间剪应力与剪切速率、试验温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半刚性基层在路面结构中的广泛应用,与之相匹配的半刚性面层材料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着重论述了国内外对半刚性面层材料的研究概况,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半刚性面层材料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及其优缺点,对半刚性面层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引言我国目前修建的高速公路绝大多数采用了半刚性沥青路面,这些路面大多采用较优质的重交通沥青混合料面层和较优质的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厚度介于9~23cm之间,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总厚度介于45~80cm之间。半刚性基层主要包括水泥稳定粒料类及二灰稳  相似文献   

12.
前言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下封层是介于半刚性路面基层与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的层间处理结构,下封层中的沥青渗透进入半刚性路面基层与沥青混凝土面层之中,将路面结构粘结成为一体,对增强路面结构层的强度、稳定性与防水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宁镇公路  相似文献   

13.
前言 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下封层是介于半刚性路面基层与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的层间处理结构,下封层中的沥青渗透进入半刚性路面基层与沥青混凝土面层之中,将路面结构粘结成为一体,对增强路面结构层的强度、稳定性与防水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宁镇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下封层施工进行了基层清扫、下封层选料、  相似文献   

14.
针对乌鲁木齐市外环路工程的交通量及交通组成特点,保持路面结构组合对交通荷载承受能力和防滑安全功能要求。提出了以防治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反射为主要目的设计方案。其上面层采用道路专用增强纤维掺量为0.1%的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减薄了水泥稳定砂砾半刚性基层厚度,增加了6 cm沥青稳定碎石过渡层。使得整体沥青路面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上仍具有优良路用品质,又增加了防治裂缝向沥青面层反射的技术措施。本设计方案除了保证技术和性能上的合理性,同时在经济造价上没有增加投资负担,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施工及使用期间,半刚性基层中存在各种裂缝,这裂缝是否会继续向沥青面层传递对路面结构的性能及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主要研究半刚性基层开裂后交通荷载对沥青路面结构的作用,分析沥青面层的应力集中情况。通过计算与分析说明,在单纯交通荷载作用下,增加沥青面层厚度有利于降低面层底部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程度。  相似文献   

16.
引言 我国目前修建的高速公路绝大多数采用了半刚性沥青路面,这些路面大多采用较优质的重交通沥青混合料面层和较优质的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厚度介于9~23cm之间,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总厚度介于45~80cm之间。半刚性基层主要包括水泥稳定粒料类及二灰稳定粒料类,此类材料有两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7.
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大多是多层体的结构,而面层与基层之间的联结是多层体系结构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LPDS剪切试验方法,以剪切强度和单位剪切强度为评价的指标,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粘结性能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粘层材料、沥青混合料以及半刚性基层材料等。  相似文献   

18.
高等级道路一般采用半刚性路面,即采用水泥或石灰粉煤灰(或水泥粉煤灰)稳定粒料做基层或底基层。这些材料的强度和刚性相当高,行车荷载通过时半刚性材料层作用在土基顶面的应力相当小。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高等级公路上沥青路面的车辙深度主要取决于沥青面层混合料的性质和面层的厚度。据分析,由面层产生的车辙深度约占总车辙深度的90%左右,故应分析面层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良和车辙产生的原因,并采取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复合式基层路面结构就是在半刚性路面结构的基础上,在半刚性基层与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增加了一层起应力分散作用的柔性材料,为此针对3种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选取其中两种用BISAR 3.0和MATLAB 7.0对其剪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荷载横断面上,剪应力的最大值在单圆荷载两侧的路表面以下一点;选择抗剪性能良好的中面层材料和处理好面层与基层之间的过渡对于延长整个路面的使用寿命同等重要;较厚的沥青面层结构能延长路面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20.
半刚性基层的裂缝反射至沥青面层会导致沥青路面水损坏。为防止路面水渗入基层,可通过铺筑防水抗裂层结构达到封水、抗裂的目的。鉴于此,对防水抗裂层用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研究分析,试验路的运营状况表明该层对防止沥青路面水损坏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