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日,苏州市规划局官网显示,苏州湾1号隧道和苏州湾2号隧道在规划批前公示中。今年3月,苏州市民政局曾发布《苏州地名十二五概述》,命名了这南北两条隧道:太湖新城北线隧道被命名为苏州湾隧道;太湖新城南线隧道被命名为东太湖隧道。根据规划,苏州湾1号隧道(苏州湾隧道)项目西起吴中区五湖路交叉,向东沿旺山路采用隧道方式下穿湖滨路、太湖大堤及太湖,至吴江侧后与高新路对接,在春江路东侧接地,与湖光路及S230辅路平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苏州香山隧道全线通车,市民从古城区前往太湖度假区变得更为便捷。近年来,苏州已经建成或在规划建设一批隧道,它们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城区的御窑路隧道,北起春申湖路,南至阳澄湖路,双向4车道,位于相城区商贸区活力岛区域,旁  相似文献   

3.
临近隧道盾构掘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某地铁临近隧道盾构施工,简要介绍了临近隧道施工区段划分、盾构掘进参数的确定、预防措施与紧急预 案的准备以及盾构推进过程相邻隧道的位移、变形趋势。  相似文献   

4.
全迅  那通兴  许强  李宏哲 《隧道建设》2022,42(Z1):544-552
为提升公路水下隧道服务品质,保障隧道通行安全,针对检查评定体系亟待建立、土建结构风险点多、机电设施故障率高、预防性养护与养护决策难以实施等问题,开展水下隧道提质升级实践意义重大。依托已建成通车的苏州阳澄西湖隧道,基于特隧特养、安全风险防控和信息化管养理念,系统性提出了设施本体性能改善、管养信息化水平提升及风险防控能力提升的提质升级解决方案。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土建结构病害处治、机电设施改造升级和交安设施性能完善设计与实施; 2)建立了隧道管养信息化系统; 3)研究制定了隧道检查评定体系和运营阶段安全风险识别与防范体系。方案实施后,苏州阳澄西湖隧道的设施技术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信息化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地铁周边建设工程项目越来越多,研究邻近地铁的基坑施工对地铁隧道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苏州地铁1号线某基坑工程,采用FLAC 3D程序,分析研究在既有地铁隧道周边,基坑采用不同的隔水帷幕深度情况下,地下水渗流作用对地铁隧道的影响。数值模拟中考虑在2种不同的隔水帷幕深度时,基坑降水后隧道的位移场以及隧道管片应力。研究结果表明:1)增长隔水帷幕深度有利于控制隧道周围孔隙水压力降低,有利于减小隧道结构变形。2)随着隔水帷幕深度增加,减小了基坑降水引起隧道结构应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老山隧道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高速公路隧道区段历来是隧道工程研究的重点。作为宁淮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山隧道区段必然成为整条高速公路的监控重点之一。本文旨在介绍老山隧道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实施的规模。  相似文献   

7.
根据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特点,将隧道分为三个研究区段,同时较全面考虑了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的各个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三个区段的递阶层次结构并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再运用可拓原理分别对三个区段进行多层次的综合评价,建立了一种科学的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宋新生  张蕾  张生瑞 《公路》2011,(9):167-170
针对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路段的特殊交通环境,通过对西汉高速公路隧道特性调查,分析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路段车速的分布状况,以此将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路段划分成4个区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速公路长大隧道随着车速变化所引起的交通流变化特性,并建立高速公路长大隧道四区段车流运行状态模型.  相似文献   

9.
在梧桐隧道火灾后病害调查检测基础上,依据目前国内隧道火灾结构损伤评定方法,对梧桐隧道病害严重段衬砌结构损伤进行评定,同时对严重损伤程度区段火灾前及火灾后衬砌结构进行受力验算,评估受损隧道安全性,并制定灾后隧道处治加固措施,对保证隧道安全运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成都中环龙兴隧道工程为例,针对影响城市下穿隧道项目建设的控制因素进行阐述,并结合近年来城市下穿隧道建设情况,提出在城市下穿隧道项目设计过程中应着重考虑的控制条件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代志萍 《路基工程》2015,(2):114-116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钻孔灌注桩施工对邻近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区间隧道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钻孔灌注桩在钻孔时对隧道结构的影响较小,浇注混凝土时对隧道结构的影响较大;桩基施工过程中,隧道的竖向变形较水平变形小。总体上,钻孔灌注桩施工对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区间隧道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季节性寒区隧道在冬季通常气候条件恶劣,常面临冻害问题,进而对隧道的施工和运营的安全造成威胁。通过数值模拟探究了某季节性寒区隧道冬季施工期温度分布规律及围岩温度影响深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已施作二次衬砌区段和未施作二次衬砌区段的围岩温度影响深度分别为9m、10m,未施作二次衬砌区段围岩对温度变化较敏感。对于已施作二次衬砌区段,温度影响深度大致相同,并且随开挖长度增加而减小,随进口风速的增大而增大,随围岩与外界温差增大而增大。对于没有施作二次衬砌区段,围岩的温度影响深度随隧道开挖长度增加减小,随围岩与洞外温差增大而增大,但不受进口风速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经过 5年的综合治理 ,曾以黑臭著名的上海苏州河已基本消除黑臭现象 ,水质达国家景观用水 (五类水 )标准。苏州河是穿越上海市区的一条主要河道。自上世纪初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 ,苏州河不断受到污染 ,到上世纪 80年代 ,每天直接排入苏州河及其支流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近百万吨 ,市区河段常年黑臭。投资近 70亿元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主要包括十大项目 :苏州河支流污水截流工程 ,削减苏州河市区段 6条支流输入干流的污水 ,先后共铺设各类截流管道 2 1 0 km,新建、改造各类站 67座 ,目前每天截污 2 1万 t左右 ;虹口港、杨浦港地区旱流…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沈(阳)本(溪)高速公路隧道区段位于沈(阳)丹(东)高速公路66km--73km之间。区段共包括两座双洞单向隧道(大峪隧道及吴家岭隧道)。大峪隧道A线长1470m,B线长1552m。吴家岭隧道A线长1020m,B线长1100m。大峪隧道出口距吴家岭隧道入口约2.5km。两座隧道共设一处监控室,处于两隧道之间约71km处。沈本隧道监控系统从1992年就开始设计,建成并投入运行已有一年时间。介绍了运营状况。  相似文献   

15.
隧道渗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排水技术是隧道设计和施工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广州华南快速干线二期工程大源隧道的防 排水施工情况,分析隧道渗漏水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增强隧道防排水效果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对于保障车辆行车安全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了隧道照明的主要特点以及各区段划分方法和亮度指标要求等内容,并就某隧道照明实例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立体交叉隧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并对立体交叉隧道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大型振动台试验,分别研究加载X单向及XZ双向El-Centro波时,斜交型立体交叉隧道的上跨和下穿隧道及交叉区段坡体内部加速度峰值的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上跨及下穿隧道拱顶加速度峰值在交叉段中心断面处最大,影响区段两侧断面较小,呈现出"抛物线"分布,表明拱顶易成为立体交叉隧道抗震的薄弱环节; 2)由于下穿隧道及空间效应的存在,导致上跨隧道交叉断面仰拱处的地震响应较拱顶而言明显减弱,同时下穿隧道仰拱交叉段中心断面处动力响应最小,即仰拱破坏模式表现为影响区段两侧断面—交叉段中心断面的传递演化形式; 3)坡体内部交叉中心段的加速度响应存在叠加效应,导致该点的地震响应最为强烈,且其余测点的加速度放大系数随着埋深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4)在加载XZ双向地震波时,其同一测点的动力响应相较于只加载X单向时显著增长,且在高地震烈度(0.4g~0.6g)时这种增长现象的变化幅度较大;此外,地震波加载方向的改变对立体交叉隧道仰拱处的地震响应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根据重庆主城区龙家湾隧道病害的现场检测数据,选取其病害严重区段制订加固整治方案,并针对其二衬结构严重大面积脱空欠厚区段选取典型断面建立了带病害的隧道衬砌结构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该隧道加固前和加固后的断面衬砌结构承载性能,并对隧道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做出了评价,对同类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杨立新 《隧道建设》2009,29(5):485-490
通过对国内外有害气体相关标准的调查分析及比较,就目前铁路隧道施工作业环境的卫生标准提出了建议:①职业接触限值种类方面,应与国家标准一致、与国际接轨;②职业接触限值大小方面建议采用国际上比较宽松的标准,建议有害气体一氧化碳职业接触限值区分高原和非高原的情况;③对施工隧道明确分区,不同区段采用不同的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20.
《隧道建设》2014,(1):93-93
<正>鹿岛建设于2013年12月4日公开了采用子母盾构开挖东京雨水干线隧道的现场照片。东京都下水道局为业主的雨水引水隧道"东大岛干线及南大岛干线二期工程"(江东区)施工长度约为1 540 m。鹿岛建设采用外径为7.1 m的母机开挖了700余m后,再使用内置的外径为5.34 m的子机始发,目前子机掘进了大约30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