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9):112-112
<正>近日,沪杭铁路客运专线(沪杭高铁)杭州段跨石大路转体桥顺利实现转体合龙,标志着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跨石大路转体桥主跨160m,单个转体桥梁重量达1.68万t。沪杭客专转体拱桥  相似文献   

2.
<正>沪杭高铁跨沪杭高速特大拱桥日前成功合龙。该桥主跨160m,单个转体桥梁重1.68万t,创下同类桥梁世界第一。由于在施工中运用转体技术,在68min的施工过程中,桥下沪杭高速公路车流畅通,交通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3.
吉林四平市东丰路上跨铁路立交桥为(169+90)m非对称独塔单索面混合梁斜拉桥,该桥跨越15条既有铁路线,11号墩主跨侧钢梁(长145m)和边跨侧混凝土梁(长78m)采用平面转体法施工。施工时,先进行转体系统施工,转体系统施工后平行于铁路线方向采用支架拼装(浇筑)梁体;对转体结构进行顺桥向和横桥向称重;根据称重结果在主跨侧距离11号墩26~140m范围内进行压重(压重荷载为48.8kN/m);结构配重后进行转体施工,经试转、正式转体和精调对位后完成转体施工。  相似文献   

4.
姑嫂树路跨铁路立交桥采用(70+116+70)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桥面宽32m。考虑其上跨11股铁路轨道,为保证施工期间铁路的运营安全并尽量减少对铁路的干扰,该桥采用转体法施工(转体重量达1.73万吨,转体角度最大为106°),并将中跨合龙段从桥跨正中向大里程方向移动9.25m。该桥主梁采用单箱五室截面;主墩采用m形墩,钻孔灌注桩基础;转体系统主要由承重系统、顶推牵引系统和平衡系统三大部分组成,球铰尺寸为4m(Z63号墩)和3.9m(Z64号墩)。采用MIDAS Civil 2011、MIDAS FEA等软件进行主梁、m形主墩、转体系统、横梁及桥面板静力计算,结果表明该桥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望青  林骋  王斌  王伟民 《桥梁建设》2021,51(2):112-117
广州市增城区新新公路跨广深铁路桥采用(114+96)m双幅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分幅跨越既有铁路。该桥主桥为塔墩梁固结体系,主梁采用单箱三室截面斜腹板变高箱梁,为平衡跨度不对称引起的不平衡重,主跨与边跨板厚采用不对称设计。桥塔采用顺桥向人字形独柱混凝土塔,桥面以上高31.0 m;斜拉索采用强度为1860 MPa的钢绞线拉索,单索面双排扇形布置;主墩采用矩形实体混凝土墩,群桩基础。采用转体过程角度控制图指导双幅桥同步转体施工,转体结构最大悬臂长114 m,设计转体吨位为3.2万吨。经验算,结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外环高速公路上跨广深铁路桥梁采用两跨预应力混凝土变高度T形刚构箱梁,跨径为2×82.5 m,桥面宽33 m,平面转体法施工,转体角度72.342.,转体结构悬臂长度为2×73.5 m,转体重量为2.4万t,刷新了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管辖范围内转体桥梁宽度和重量记录.在该桥试转体阶段,通过称重试验、试转试验和点动试验,为正式转体提供了技术参数,确保了转体顺利进行.该桥的建成保证了深圳市外环高速公路按计划顺利通车,为我国大吨位转体桥梁设计与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廊坊光明桥为(118+268+118) m上加劲连续钢桁梁桥,上跨多股既有线,与既有京沪高铁交角33°。钢桁梁采用转体法施工,拼装跨度为京沪高铁侧(119+138) m、西牵出线侧(130+119) m,采用带辅助滑道的简支梁体系非对称转体方案。施工过程中,与铁路平行位置采用独柱式拼装支架和带转向功能的龙门吊拼装钢桁梁,京沪高铁侧钢桁梁远离设计转体位置15 m进行拼装,西牵出线侧钢桁梁向边跨预偏30 cm拼装;京沪高铁侧钢桁梁拼装完成后横移至设计转体位置;钢桁梁同步落梁至主墩;采用带大悬臂的简支梁体系进行转体,辅助滑道采用轴承式滚动走行系统;转体后,西牵出线侧钢桁梁利用墩顶特殊设计的永久支座向跨中纵向顶推30 cm;在铁路限界上方采用全封闭防护小车进行合龙施工。该桥多次体系转换施工累积误差可控,成桥精度与设计吻合,确保了高铁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8.
转体曲线桥预偏心值的计算精度要求比一般弯梁桥要求更高,是转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理论公式推导难度大,实体建模耗时久影响设计时效。本文以2×68m转体曲线桥为背景,对梁格法求预偏心进行方法研究,先由矩形曲线梁入手,理论推导预偏心公式,再辅以大量梁格模型进行结果对比,得出一般规律,并提出梁格收敛法求预偏心,并将方法逐步推广至箱梁结构。本文的研究成果可对转体曲线桥的预偏心准确设置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友联大桥主桥跨径为 4 0 m+88m+4 0 m,桥型为三跨上承式梁拱组合体系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为不影响通航 ,采用转体施工的施工方法成桥 ,为缩短主跨跨径 ,转盘采用不对称偏心布置。本文主要介绍该桥的设计施工及不对称偏心布置转盘转体施工的特点 ,及中承 ,下承式梁拱组合体系桥梁不对称偏心转体施工的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20,(4)
上跨大秦铁路与京新高速桥采用52m+140m+49m转体混合梁,从转体混合梁结构受力方面对连续刚构和连续梁进行对比分析,选取合理的结构体系;对混合梁接合部具体位置的设置提出3种方案,综合考虑接合部位置处的内力及转体过程中墩顶处的不平衡弯矩,选取接合部位置设置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对沪杭客专海杭特大桥上跨石大公路88m+160m+88m自锚上承式拱桥的转体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桥梁进行称重、试转试验,验证了转体系统的可靠性,为正式转体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转体系统关键构造及工序提出了改进措施,保证了该桥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9月11日,武汉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跨京广铁路斜拉桥成功转体(见图1)。该桥为世界首座半飘浮体系独柱塔钢箱梁斜拉转体桥,在目前同类型桥梁跨度最大、桥面最宽。此次转体施工为8号墩,9月10日大桥9号墩已实施转体。  相似文献   

13.
沪通长江大桥天生港专用航道桥为主跨336 m的刚性梁柔性拱桥,是世界上最大的公铁两用钢桁梁柔性拱桥,采用"先梁后拱,主梁斜拉扣挂、主拱梁上竖向转体施工"施工工艺。介绍了该桥上部结构架设工艺,针对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详细分析托旁托架设计与施工、三桁高差、中跨合龙、拱肋梁上拼装、拱肋竖向转体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刘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1):69-71,75,I0007
四平市东丰路跨铁路立交桥主桥结构形式采用独塔单索面混合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90 m+169 m。斜拉桥采用转体施工,设计转体总重量2.55万t。该桥目前为国内转体跨径最大的斜拉桥,同时也是首座转体施工的混合梁斜拉桥,结构构造及受力复杂,设计技术难度大,采用了一系新技术、新工艺。该桥的设计研究对于跨越铁路的大跨度桥梁建设和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郑州中心区铁路跨线桥跨越京广、陇海客运线共7条股道的120 m梁段采用转体法施工,转体总重量为171 000 kN,从转体工程概况、转体体系施工、转体施工准备及转体施工过程等方面对该桥转体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松江有轨电车T2线上跨G60沪昆高速,主跨桥平面上位于半径350 m的圆曲线上,采用转体法施工。对该桥的结构设计和转体系统进行了介绍,并对转体预偏心、上转盘的应力以及转体施工静风稳定性等设计要点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山东菏泽丹阳路立交桥转体工程近日成功转体。当日,在两台350 t连续式千斤顶的牵引下,自重达2.48万t的立交桥东侧主桥逆时针转动81.67°,与引桥实现精准对接。这是目前世界转体重量最大的斜拉桥。丹阳路立交桥全长2 031 m,跨越京九、新兖铁路及菏泽货场。为了减少施工对既有铁路线的干扰,确保铁路运行安全,施工部门采取"先建后转"工艺,先沿铁路平行方向建设桥体,再将建好桥体沿逆时针  相似文献   

18.
云黎大桥是京杭运河苏南段整治工程中的一座桥梁,主桥35m+75m+35m,桥型为上承式连续梁三跨梁供组合体系桥。两端引桥各为2×20m+3×20mT型连续梁桥。该桥特点是采用适应苏南软土地区的地质条件,将拱的水平推力由设置于加劲梁中的预应力来承担,由此组成的梁拱组合体系。桥梁施工沿河岸浇筑,转体合拢,不影响通航,工艺简单,施工设备少,造价低.外形流畅美观。本文主要介绍该桥的设计与转体施工概况,以及实测的主要成果分析。  相似文献   

19.
龙岩大桥为(190+150)m不对称孔跨钢箱梁独塔斜拉桥;主梁为全宽36.3m的扁平流线型钢箱梁,桥塔为宝石形混凝土结构。采用半飘浮体系,桥塔与主梁间纵向约束采用水平拉索和阻尼器相结合形式,斜拉索和塔梁间纵向拉索均采用抗拉标准强度1 670 MPa镀锌平行钢丝拉索。平面转体施工实现跨越既有铁路,转体球铰设置在承台顶面,转体主梁悬臂长173.75m,转体主梁总长323.45m,最大转体总重量为25 510t,转体主梁通过"多点步履式顶推技术"顶推就位。该桥采用的桥式结构和施工方案最大程度避免了桥梁施工对铁路和城市道路的行车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转体桥施工法的不断应用,转体桥法技术越来越成熟,由于转体桥吨位大,跨度大,临近线路重要,因此需要对其关键部位重点控制。转体桥关键施工部位包括上下球铰安装、滑块安装、转体施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