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选取AC-20、AC-16、AC-10、AC-5等四种不同最大公称粒径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根据贝雷法控制筛孔D/2通过率计算PCS通过率,进而反算不同最大公称粒径条件下粗集料选取密度修正值范围。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与粗集料用量呈正相关的关系,而粗集料用量则影响着贝雷法控制筛孔PCS的通过率;粗集料选取密度修正值与最大公称粒径呈正比,采用贝雷法进行矿料级配设计时,应根据最大公称粒径选用合适的选取密度修正值。  相似文献   

2.
三峡水库运行后,中值粒径为0.01 mm的细颗粒泥沙大量落淤,对大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的研究是解决三峡水库泥沙淤积问题的基础。利用搜集的室内试验资料验证了现有的典型起动流速公式,结果表明细颗粒泥沙的起动受水深和干容重的影响,而现有公式精度不高。根据泥沙颗粒受力原理建立了新的起动流速公式,综合大量实测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拟合公式参数,新公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相对误差较低。  相似文献   

3.
从2003年6月-2006年9月三峡水库库水位按135 ~ 139 m方式运行(枯水期坝前水位139 m,汛期坝前水位135 m),其回水末端位于涪陵李渡附近,常年库区在丰都以下.分析了该阶段蓄水期三峡库区原型观测资料,研究了万州(—)涪陵李渡河段床沙沿程变化特性及淤积物的级配组成,由该河段的床沙粒径变化分析其泥沙基本...  相似文献   

4.
选取2种干密度与3种含盐量配比的土样,分别进行了素土对纯水和盐渍土对氯化钡溶液的吸渗试验,测试了反应后剩余硫酸钠含量,得到了采用吸渗灌浆方法处理硫酸盐渍土的完全处理长度。分析了完全处理长度的影响因素,计算了完全处理长度的修正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吸渗化学灌浆能够显著降低土样中硫酸钠含量,当土样干密度为1.4g·cm-3,含盐量分别为1%、2%、3%时,吸渗氯化钡溶液约22h后,土样的完全处理长度分别为22、14、6cm;当土样干密度为1.6g·cm-3,含盐量分别为1%、2%、3%时,吸渗氯化钡溶液约70h后,土样的完全处理长度分别为10、6、6cm,故土样的干密度越小,含盐量越低,吸渗化学灌浆处理效果越好,完全处理长度越长。完全处理长度会受到浸湿长度、氯化钡溶液浓度、土样含盐量与含水量增量的影响,计算得到完全处理长度的修正系数为0.53。  相似文献   

5.
针对索力公式难以准确计算较短吊杆索力,现有修正方法计算繁琐、修正参数较多的问题,考虑短索实际边界条件和抗弯刚度的影响,简化原短吊杆索力计算公式,并在其基础上修正实际计算索长,引入索长修正系数以提高计算准确度。利用MATLAB对索长修正系数进行公式化拟合,以便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参数取值。工程实例验证表明,该计算方法准确、方便、快捷,误差满足实际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填方路堤沉降变形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高填方路堤在不同设计干密度和含水量条件下的沉降变形特征,沉降变形与填筑体的干密度和含水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相同干密度、相同含水量条件下,填土的不同粒径含量配比对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路堤垂直沉降的总体趋势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在含水量和干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路堤最大沉降值出现在P5(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达到65%左右。  相似文献   

7.
1确定测验修正系数 根据实际用油量及各种规格的矿料,通过目标配合比马歇尔稳定度实验,确定目标用油量,作为施工控制的母本试样,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修正:一种是先将目标配合比试验所用试件进行油洗,测定油量,计算修正系数,再以同样的方法生产进行中的混合料得出的用油量乘以修正系数即为实际用油量.如已知母样的含油量为4.5%,经用油洗后母样含油量为5.25%,则修正系数为4.5/5.25=0.857.  相似文献   

8.
三峡入库水沙条件发生变化,运行十年来的泥沙淤积与论证阶段存在差异,库区航道通过能力提升建设面临新的问题。实测资料分析表明:库区泥沙淤积总量约为15亿t,淤积物中值粒径多在0.01 mm以下,主要分布在常年回水区的宽谷和弯道河段,峡谷段无累积性淤积;卵石淤积集中在变动回水区,但累积性淤积不大;常年库区黄花城航道已发生悬移质淤积碍航,变动回水区消落期部分航槽推移质运动存在碍航。基于现场测量、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等,提出了三峡库区航道泥沙淤积模式,成功应用于典型细沙淤积碍航河段黄花城水道治理方案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中。针对变动回水区航道通过能力提升问题,基于全库区二维水沙数学模型预测得出库尾泥沙溯源淤积将没有预期严重,可进行4.5 m深水航道的建设,并提出了初步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9.
泥沙起动作为泥沙运动力学和河流动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对河床演变、渠道冲刷、推移质输沙率的确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受水流紊动、泥沙颗粒床面位置随机等因素影响,粗颗粒泥沙的受力呈现出脉动的特性,从而使得其起动与否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故采用概率论方法来描述泥沙起动更切合其本质。根据起动条件,可将起动概率研究分为基于瞬时的作用力和基于冲量的作用力。通过系统分析,总结了近几十年来起动概率及其影响变量的相关研究,对明渠湍流相干结构研究的发展和泥沙起动机理认识也逐步深入,为进一步深化泥沙起动概率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稳定、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小对后续常规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根据生物膜活性的特性变化,对工艺工作周期、冲洗指标、冲洗方法和控制参数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生物膜冲洗可由出水NH3-N浓度、NH3-N去除率及运行时间来确定,冲洗方法应以局部冲洗为宜,即间隔3~5天,历时10—15min、强度0.6~0.7m^3·(min·m^2)^-1,对每格池的四分之一区域进行冲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引入细粒料最大干密度的校正系数及粗粒土的密度干涉系数和最佳含水量系数,在室内大型击实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密度干涉系数及最佳含水量系数与粗颗粒含量之间的双对数关系,从而可得出粗粒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其中密度干涉系数与细粒料最大干密度修正系数、粗颗粒含量及粗颗粒干比重有关,最佳含水量系数与粗颗粒含量、细粒料最佳含水量及粗粒土的最佳含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企业合作动力的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平衡理论和期望理论的企业合作动力的定量化方法,为定量研究企业合作关系提供新的视角.通过分析企业合作动力的构成因素,给出了企业合作动力的计算流程图.基于期望理论,给出了合作目标期望动力的计算方法.基于平衡理论,提出了企业实际平衡系数、修正平衡系数和缓冲值的计算方法,并建立了修正平衡系数的滞后模型;分析了企业采取行动的3个必要条件,即实际平衡系数、总的缓冲值和修正平衡系数必须满足一定的取值范围;构建了企业不平衡动力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企业外部合作阻力,给出了企业合作总动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辆的载荷线路工况复杂多变,而传统轴箱轴承计算方法在计算轴承寿命时仅以定值载荷描述车辆的载荷工况,采用单一的冲击载荷系数修正车辆运行线路工况对轴承寿命的影响,无法反映出轴承使用工况的复杂性,导致计算出的轴承寿命与实际偏差较大。为此,提出了基于车辆载荷工况和线路工况的二维寿命计算方法,将轴承寿命表达为载荷和线路工况及其相应概率的函数,从而确保所得的轴承寿命值与实际值更加接近。根据某地铁线路实际运行工况,利用二维寿命计算方法计算出轴承疲劳寿命为1.596 Mkm,而相比采用传统轴承寿命计算方法计算出轴承疲劳寿命为3.652 Mkm,前者比后者下降了56.3%。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引入细粒料最大干密度的校正系数及粗粒土的密度干涉系数和最佳含水量系数.在室内大型击实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密度干涉系数及最佳含水量系数与粗颗粒含量之间的双对数关系.从而可得出粗粒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其中密度干涉系数与细粒料最大干密度修正系数、粗颗粒含量及粗颗粒干比重有关.最佳含水量系数与粗颗粒含量、细粒料最佳含水量及粗粒土的最佳含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三峡水库2003—2006年间的实测资料分析了135-139 m蓄水阶段万州—涪陵河段的泥沙淤积特性。结果表明:该河段内共有20处泥沙淤积,3处冲刷,淤积总量约为1.6亿m3,冲刷总量约为0.04亿m3,净淤积总量约1.56亿m3;丰都以下的河段发生淤积共计17处,泥沙净淤积量约为1.50亿m3,约占总淤积量的96.2%;河段内泥沙重点淤积在连续弯曲、宽谷等类型的河段;随着水库蓄水年限的增加,泥沙淤积物级配组成呈逐年变细的趋势。长期来看,随着水库运行水位的进一步抬高,连续弯曲河段的泥沙淤积将进一步加重,将影响航道通航。  相似文献   

16.
冲刷漏斗的成因十分复杂,目前试验技术尚无严格相似,冲刷漏斗的坡度尚无成熟方法可依。通过水电站冲刷漏斗的坡度经验公式计算、模型试验和原型观测3种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验公式计算得到漏斗坡的坡度与模型试验值基本接近,原型观测冲刷漏斗的坡度普遍比经验公式计算和模型试验值偏缓。冲沙底孔流量增大,相应底孔流速增大,形成的冲刷漏斗坡度更平缓,对水电站进水口门前清和正常发电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连续梁与等效简支梁挠度相等原理,可采用连续梁弯矩图反弯点分割的静定梁法,计算连续梁等效简支梁刚度修正系数(以下简称等效刚度修正系数)。将该方法编制成电算程序,程序能一次性计算任意跨数、任意跨径组合的连续梁各跨等效刚度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18.
鱼脊型水石分离结构是一种新型泥石流防治结构,为了使该结构具有最佳粗颗粒分离效果,必须确定水石分离格栅跨度的合理修建尺寸.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格栅跨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得到格栅合理跨度的判别条件,即从引流坝引流口侧面流出的泥石流体中,粒径大于设计分离粒径的颗粒沿格栅滑落的时间等于其余泥石流体透过格栅的时间,然后利用模型试验对理论公式进行了检验与修正.假设泥石流在格栅上运动时仅受重力作用,根据上述判别条件得到格栅跨度与引流口宽度、引流口溢流深及格栅坡度3个参数有关,并建立了相应的格栅合理跨度理论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格栅合理跨度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3),且实测值为理论计算值的1.53倍,说明理论计算值可以用该系数进行修正,据此建立了工程设计中格栅跨度修建尺寸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公路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四自由度的二分之一车辆模型,建立了车桥耦合振动方程,计算了不同车速下桥梁跨中截面的动挠度和应变时程曲线.对比了传统定义法、试验测试法、现行规范法的冲击系数计算值,对前2种方法进行了修正,获得了桥梁结构的最大动效应值,并根据主梁的最大活载内力计算原理,引入数值加权的概念对前2种方法进行了加权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定义法和试验测试法计算的冲击系数值比《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计算值小;由时程曲线上最大动效应处得到的冲击系数平均值约是前2种方法计算值的2倍,且其最大值比规范法计算值小37%;基于传统定义法的挠度冲击系数值大于应变冲击系数值,而试验测试法得到的挠度冲击系数值普遍小于应变冲击系数值;基于传统定义法和加权法的挠度冲击系数计算值比规范值大16%;试验测试法和加权法相结合的冲击系数计算方法考虑了移动荷载对整个桥梁冲击的历程效应,计算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含有超尺寸颗粒的路基填料压实施工中的压实度调整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对于舍有超尺寸颗粒的路基填料压实度调整的两种方法,并且考虑到超尺寸颗粒对路基填料的干密度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在调整方法中引入修正系数C。该压实度调整方法在路基填料压实施工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在超尺寸颗粒路基填料压实施工质量控制上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