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驾驶园》2015,(8)
<正>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加剧,节能和环保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海格认真贯彻执行环保节能路线,抢占新能源客车技术高地,通过多年的技术储备,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做到行业领先,同时全面提升纯电动客车研发工作水平。在具备国家级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研发平台的基础上,组建以博士为主的100多人新能源研发团队,成立了海格新能源研究所、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公司,重点  相似文献   

2.
苏静 《商用汽车》2013,(9):106-107
更难能可贵的是,海格不会因为客户要求购买新能源客车,就全部为客户匹配新能源客车,而是看这条线路适合不适合新能源车辆运营。如果不适合,海格会告诉客户原因是什么,同时给出适合这条线路的传统动力客车的配置。  相似文献   

3.
吴忠勤 《驾驶园》2009,(2):19-19
2008年12月29日,由苏州金龙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制的新一代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在苏州下线,此举标志着国家“863项目十一五攻关项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氢燃料城市客车研发项目取得新突破。这也是海格客车继2006年初推出氢燃料城市客车后,推出的新一代升级产品。  相似文献   

4.
正建设新能源车辆专用监控系统是实现新能源车辆安全性、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新能源车辆及零部件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础。随着新能源客车产业化加速,新能源客车的安全性正在成为客车企业及公交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远程管理系统只能实现常规车辆的GPS基本定位和部分发动机基本参数监控。随着国家对新能源车辆的逐步推广,车辆的专业数据监控、安全预警等成为生产厂家和用户的潜在需求,传统的监控系统已经无  相似文献   

5.
<正>经常乘坐21路公交车的天水市民喜笑颜开,正要上车的李先生对记者说"又是节能环保的新能源车,又是空调车,还是原来的1块钱,咱们天水的公共出行环境越来越好了。"随着20辆海格新能源公交车一次性投入到甘肃天水21路线上,该地首批新能源客车正式落地运营。广受市民好评的这批海格新能源公交车由天水市众益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益公交")运营管理。众益公交董事长张景良在海格新能源车交付仪式上告诉记者,这批车全部投放在天水公交21  相似文献   

6.
《驾驶园》2015,(2):18-19
<正>2015年1月30日,苏州金龙海格客车在苏州正式发布海格"绿管家"纯电动无忧解决方案,以"购车无忧、运营无忧、服务无忧"全方位解决纯电动客车市场化应用过程中的诸多问题,通过"绿管家"这一成熟完善的解决方案,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苏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万嗣洪、海格客车总经理吴文文、海格客车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谢飞鸣和100多位交通客运行业的客户代表出席会  相似文献   

7.
<正>政策的持续发力,加之海格"绿管家"纯电动无忧解决方案的全方位支持,势必会使纯电动客车的产业化运营得到市场的进一步认可。1月30日,苏州金龙海格客车在苏州正式发布海格"绿管家"纯电动无忧解决方案。以"购车无忧、运营无忧、服务无忧"全方位解决纯电动客车市场化应用过程中的诸多问题,通过"绿管家"这一成熟完善的解决方案,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苏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领导  相似文献   

8.
商用车资讯     
《时代汽车》2010,(7):80-81
海格氢燃料客车出口实现零突破 6月17日,由苏州金龙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海格牌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首次出口新加坡发车仪式在苏州举行,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氢燃料电池客车的出口。此次出口新加坡的海格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将作为2010年8月在新加坡举办的首届青年奥运会的官方新能源示范服务车辆。  相似文献   

9.
<正>一直以来,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及替代能源的选择都是行业关注的重点之一。对于商用车来说,混合动力、纯电动客车等新能源客车固然节能环保,但技术相对不成熟、基础设施不完善、使用成本过高等均是不争的事实,制约着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目前从商用车的实际应用环境来看,作为高油价的副产品之一,天然气越来越多地得到来自终端市场的重视,市场环境逐渐走向成熟。今年以来,LNG客车共计销售2800余辆,以苏州金龙为例,截至今年上半年,海格天然气客车异军突起,市场保有量突破4000辆。再看重卡方面,陕汽天然气重卡的保有量已接近1万辆,遥遥领先占据了天然气重卡半壁江山;中国重汽集团2012年计划产销天然气重卡3000~4000辆。其余诸如  相似文献   

10.
于潇 《人民公交》2015,(10):73-73
节能减排,行胜于言。海格客车把绿色环保理念植根于海格客车品牌文化之中,研发制造安全、环保、智慧、舒适的客车产品,为新时代下的城市交通增添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11.
走过2009,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苏州金龙再次把鲜红的海格大旗插上50亿的高地。整体业绩跃升到行业第二,国内销售创造了42亿的新记录,绘就了张力蓬勃的市场版图。325辆海格客车服务卡塔尔斋月大典、博鳌亚洲论坛穿梭的海格客车、北京市场后来居上的900辆客车……在风云激荡的客车市场,海格客车品牌成长的故事在不断延续。  相似文献   

12.
《运输车辆》2010,(5):49-49
2010年4月22日晚,由北京国际汽车展秘书处和《商用汽车》杂志共同举办的2010北京国际汽车展"节能与新能源商用车产品"评奖活动在京揭晓。郑州宇通双模式混合动力客车ZK6126MGQB9、厦门金龙并联式混合动力客车XMQ6127GH、厦门金旅混联式混合动力客车XML6125JHEV、海格混合动力客车KLQ6129GHE1、青年混合动力客车JNP6120GHP—1、  相似文献   

13.
山泉 《商用汽车》2007,(10):52-53
说起中国客车,就不能不提"苏州金龙",也不能绕过"海格客车".海格客车以超过7万辆的市场保有量,占据国内中高档客车20%以上的市场份额,出口额位居行业第一.2007年9月,海格客车荣获中国名牌称号,成为社会公众信赖的中国客车品牌.随着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海格客车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族客车品牌崛起之路,为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海格客车的起步市场是旅游客车,而公路客车的产品则稍显不足,经过持续几年对大型公路客车的研发投入,今天的海格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海格客车此次北京客车展共带来了首款智慧节油客车KLQ6122KA、公路旅游客车KLQ6122BA、气-电混合动  相似文献   

15.
《驾驶园》2015,(11)
<正>海格客车的国际化步伐加速。10月30日,1200辆海格客车出口沙特,成为2015年中国客车出口第一大单。以海格客车为代表的中国客车在海外市场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尊重,而海格客车——这家2014年大中型客车业务出口增幅行业第一的客车企业也欲借助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之路。实际上,海格客车批量出口这不是第一次。刚刚过去的2015年8月,就有500辆海格客车发往卡塔尔,两个月之  相似文献   

16.
《驾驶园》2014,(4):34-35
<正>2014年,被业界称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元年,海格新能源客车凭借领先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跑者。技术持续升级节约运营成本随着近年来燃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燃料费用占公交企业运营成本比例越来越高,作为以城市公共交  相似文献   

17.
<正>此次1200辆客车出口是海格深耕海外市场、扶持优质经销商、坚持售后服务多年之后,"水到渠成"的收获。10月30日上午,"一带一路,海格同行"海格客车与沙特客户战略协议签署暨1200辆客车交车仪式在苏州工业园区海格客车生产基地举行。这是继2015年8月500辆客车交付卡塔尔后,苏州金龙海格客车借助"一带一路"深度布局海外市场的又一佳绩,不仅刷新了海格出口销售单笔订单记录,也是2015年截至目前中国客车出口最大订单。  相似文献   

18.
刘勇 《驾驶园》2013,(12):24-25
9月17日,由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业界期盼已久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终于尘埃落定。新政面前,中通客车有何应对策略?中通给出的回答是:“多头并进、用做好的一切技术储备,继续在节能及新能源客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中通客车新能源客车工程部副处长高振波向记者介绍了中通节能及新能源客车发展情况及规划。  相似文献   

19.
<正>新能源客车技术发展的路径关系到客车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普遍认为:新能源客车技术路线应该多元化,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新能源客车技术包括混合动力技术、纯电动技术、燃料电池技术、二甲醚技术等。根据国家的技术路线,纯电动客车节能效果好,能实现零排放,但不同车型适应的市场不一样。虽然纯电动汽车节能效果好,在  相似文献   

20.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对外宣布,自2010年1月份起,该公司将实施两个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一是投资1 500万元,与清华大学机械学院合作,成立清华-海格新能源客车研究所,专业研发各类新能源汽车;二是与苏州创元投资发展集团公司,以及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合作,成立"海格新能源电驱动公司"作为生产基地,到2015年将在苏州形成年产3 000台各类新能源客车的产能,并通过整合目前苏州相关行业、企业资源,打造一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