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正春节期间,集团公司推出四大举措力保市民安全便捷出行,切实保障公交的正常运营。一是优化运能投放,强化现场管理。根据客流预测情况和出行时段特征,做好春节运能投放计划,计划投放运营车辆10442辆次、安排119328班次、投入运营里程204.30万公里,日均安排1492辆次、17047班次、运营里程29.19万公里。加强智能调度的运用,充分发挥现场灵活调度指挥作用,确保线路运营有序。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出站客流的时空分布特性和到达规律,建立疏散运能匹配度模型来判定出站客流疏散的时效性。首先,构建出站客流到达换乘点的客流量计算公式,结合疏散运能计算公式,建立疏散运能匹配度模型。然后,从常规公交调度调整、线路和站点调整以及其他途径三个方面对运能调整进行建议。最后,以哈尔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在交通量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典型枢纽的出站客流与疏散运能匹配情况进行分析,得到沿线枢纽存在疏散运能不匹配的结论,需要进行运能调整以完成客流的及时疏散。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出站客流与疏散运能匹配的研究,为充分发挥客流转换潜能,主动引导出行方式的结构优化,为缓解城市内部的交通拥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在城市客流运输中担任重要作用,长沙地铁4#线试运营后形成网络化运营模式,客流将会快速增长,基于线网客流预测,运营单位安排合适的运能,以匹配线网客流增长,才能更好为乘客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4.
将旅客由铁路枢纽换乘常规公交的过程分为站内组织、站外引导、客流疏散三个步骤。并将铁路枢纽与常规公交的布局衔接方式进行归类,从运能衔接与时间衔接两方面对两者的换乘衔接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线路运能利用率""线路上客不均衡系数"及"线路到发可靠度"三个指标,对铁路枢纽与常规公交的运能与时间衔接特性进行评价研究,并建立运能匹配与时间衔接的换乘衔接优化模型。以哈站北广场为例,分析其在建成初期常规公交换乘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从客流引导组织、线路运能优化与公交车辆调度等方面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霍斌 《交通与运输》2007,23(2):50-51
一.武汉市城市公交发展现状近些年来,随着武汉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武汉市建成区面积2005年已达到355.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已达445.4万,流动人口约100万;日均出行公交客流达到370万人次左右。武汉市现有公交车辆5 201辆,其中无轨电车216辆,电动公交车19辆,空调车占公交车辆总数的30%。公交线路216条,含双层巴士线路5条、大站快车线路5条及旅游线路2条;线路总长度为4 028.4公里,线网长度811.2公里,线路重复系数4.97。轮渡航线9条,渡轮16艘;小公共汽车518辆,线路17条;出租车12 137辆。轻轨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汉口水清街至宗关)已投入营运,目前因线路太短,没有形成轨道交通网络,所以日均客运量只有2万人次左右;轻轨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永清街至堤角,宗关至东西湖吴  相似文献   

6.
近日,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布《2017年中国主要城市公共交通大数据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7 年各城市普遍开展城市公共汽电车线网优化调整工作,线路重复系数较 2016 年底普遍呈下降趋势,线网密度呈普遍上升趋势,线网布局更为合理.2017 年全国新开通 35 条轨道交通线路,33 个城市已有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7.
2015这一年,合肥市"公交都市"工程扎实推进,合肥公交集团布设线网、购置车辆、特色公交、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免费WIFI、场站建设、星级服务、品牌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舒心. 1 增车辟线 服务市民需求 2015年,合肥公交集团落实线网规划,优化线网结构,增车辟线,增强了服务保障能力.截至2015年12月末,合肥公交集团拥有营运线路170条,营运车辆4271辆,营运线路长度2594.8公里,线网长度1009.1公里.与2014年相比,线路长度增加264.8公里,线网长度增加69.1公里.  相似文献   

8.
以现有城市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线网为基础,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对城市公交线网进行合理调整优化, 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缩短居民出行时间, 缓解交通拥堵。 文章探讨了基于 TransCAD 软件的公交线网优化的方法和过程。 以武威市凉州城区为例, 利用公交客流预测四阶段法, 结合现有公交线网, 进行公交客流分配。 对分配结果计算相关评价指标, 分析筛选出待调整的公交线路, 针对各线路特点提出合理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开通轨交接驳线30条、优化调整线路21条……巴士集团结合目前推进的区域公交整合重组,合理发挥规模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优化线网布局,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设立课题明确优化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提高公交线网优化工作效率,巴上集团设立市东区、市北区、市西区、市南区四个线网发展课题小组,明确各区域线网优化重点发展方向:市东区重点优化新江湾城和五角场地区公交线网,配合杨浦区打造五角场商业  相似文献   

10.
正为切实做好节日期间公交的正常运营,常州公交推出四大举措力保市民安全便捷出行。一是优化运能投放,强化现场管理。根据客流预测情况和出行时段特征,做好春节7天运能投放计划,计划投放运营车辆10375辆次、安排115430车次、投入运营里程197.57万公里,日均安排1482辆次、16490车次、运营里程28.22万公里。加强智能调度的运用,充分发挥现场灵活调度指挥作用,确保线路运营有序。  相似文献   

11.
10月1日起,集团所属93条运营线路的4812辆车提前进入“准冬运”状态。结合往年同期运营经验和客流变化,今年集团冬运度划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增加早、晚高峰营运班次的同时,公交集团提前对4000余辆运营车辆开展车辆例行保养检修,为确保冬运公交车辆能“抗寒”。  相似文献   

12.
公交优先发展背景下,以泉州市有轨电车线网规划为案例,分析城市"组团式"空间结构特征、交通需求特征,以此为基础确定组团式结构城市公交发展模式选择,提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方案。从与轨道线网的协调性、城市空间结构的适应性、客流通道适应性等角度论证线网规划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线网规划过程、论证方法可为"组团式"空间结构城市中运量线网布局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票价直接影响乘客出行方式选择和城市客运结构.在比较交通方式相对优势度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城市综合交通乘客出行时间最少,整体系统结构优化为目标,构建了城市客运系统整体出行时间最小的双层规划模型,并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可操作性.算例表明,调整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情况下,随着票价降低,选择城市公共汽车和私人小汽车出行客流转移到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逐步增加,整个系统广义出行成本降低,系统总出行时间减少.城市客运系统结构中各交通方式优势的发挥受票价影响,在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制定时,应优先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以增强客流分担率,最大可能发挥其运能大和系统出行时间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纯电动公交车因充电错过最佳接续发车班次使公交车数量增加的问题,以公交车辆运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允许存在误时发车的纯电动公交车辆柔性调度优化模型,通过最大可能地增加一辆公交车可执行班次的数量,减少车辆使用数量及运营成本. 设计遗传算法求解模型,为提高求解效率,将时刻表按班次发车顺序进行排序,以减少染色体数量. 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与纯电动公交车辆刚性调度相比,柔性调度能够极大地减少车辆使用数量;误时上限的取值对公交运营成本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太原市在社会车辆猛增、市民以自行车方式出行比例上扬、部分道路交通拥堵严重的冲击下,加深了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认识,城市公交的现状同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的比例不断提高.资料表明:1995年,全市拥有公交车515辆,线路39条,线路长度685公里,线网长度435.8公里,线网密度1.35公里/平方公里,万人拥有公交车辆台数4.45辆,公交分担率在12%左右,年客运总量约为2.06亿人次.到目前为止,全市公交车增加到1455辆,线路96条,线路长度1448公里,线网长度551.6公里,线网密度3.12公里/平方公里,万人拥有公交车辆台数达到6.49辆,公交分担率达25%以上,年客运总量约达到3.2亿人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的科学性与运营效率,研究了有轨电车运营网络的特征与指标,建立了基于客流需求特征的运营网络搜索方法;考虑有轨电车网运分离特点,应用客流需求-运营效益建立了节点-边集网络;以断面客流量为依据,采用切比雪夫法则确定初始选择阈值,通过计算重要度、"节点-流量"矩阵,建立了时间效益-票价-运营成本的最优运营效益模型,对有轨电车运营线网进行筛选,结合遗传算法对运营网络总规模进行控制;基于西咸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方案,筛选出14条有轨电车运营线路,通过MATLAB软件进行运营网络最优化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有轨电车最优运营线路长度为24~25km,运营网络总规模为339.5km,得出的运营网络与最优效益、断面客流分布、线网布局、客流需求特征、重要客流集散点等网络要素有较好的匹配,且大部分运营线路长度小于30km,满足一般有轨电车运营网络要求;该优化方法考虑了有轨电车规划与运营过程中诸多实际因素,通过对搜索过程的整合与量化,得出的优化结果与需求特征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17.
以城市内各种运输模式协调发展、供给高效、缓解交通拥堵为目标,结合城市综合交通需求,预测研究市域快线线网的合理规模。应用欧式距离不相似测度理论、三次吸引法和客流转移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各运输方式向新建市域快线的客流转移量,运用"溢出+转移"客流需求分析思想,构建综合交通条件下市域快线线网规模的模型,并以2025年成都市规划为例,预测市域快线线网合理规模,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北京市公交线网系统规划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通过对现状问题分析和发展前景的把握,进行了线网系统合理模式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结构优化方案、近期实施方案以及相关保障措施.对特大型城市公共交通采用分区分级的运营组织模式、将传统的场站体系按客流集散中心和车辆服务中心进行整合,对我国大城市公交规划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开通后地面公交的线网优化规划为例,提出基于多源数据的轨道交通和公交换乘客流特征分析方法,并用以划分服务范围.利用轨道交通和公交的IC卡刷卡数据及手机大数据,模型分析轨道交通和公交换乘客流和潜在客流进行换乘的行为,明确轨道交通新开后对公共交通的影响范围,并预测换乘的公共交通供需变化,作为线网调整优化的依据,并在项目应用中得到较好的应用.该模型可用于轨道交通开通后公共交通线网优化的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福州市不断加大对公交事业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稳妥推进行业改革,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公共交通运营结构.至2007年5月,全市共有公共汽车1 900辆,折合2 091标台,营运线路103条,线路长度1 568公里,线网长度437.6公里,线网平均密度2.6公里/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