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隧道建设》2014,(7):684-684
<正>近日,XTR260悬臂式隧道掘进机成功下线,作为国内首台专门用于隧道施工的悬臂式掘进机,其定位切割面积大,切割高度超过7.1 m。对于大断面山体隧道,断面高度可一次切割到位,不需要分层施工,切割断面形状自由、尺寸可控,具有掘进幅度大、破岩能力强、施工成本低和施工效率高等特点,将有效提升隧道施工质量和效益,促进国内隧道施工模式的转变,填补国内悬臂式隧道  相似文献   

2.
赵晋友  周鲁  周书明 《隧道建设》2012,32(3):336-340
为解决重载运输条件下铁路隧道设计难题,通过大秦线铁路隧道病害的调查资料,对重载运输诱发的隧道病害及其原因进行总结分析。依托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隧道设计经验,提出重载铁路:〖JP〗 1)软弱破碎围岩大于1000m或软岩高地应力段长大于500m的隧道、4km以上突水突泥风险等级较高的岩溶隧道优选采用2个单线隧道方案; 2)单线隧道仰拱矢跨比取1/6.5、双线取1/10.5,可以满足30t列车轴质量要求; 3)隧道内坡度不应小于3‰、富水地层不小于5‰,提出防排水措施实现运营可维护; 4)计算确定了轨下结构设计参数; 5)对隧道内轨道结构过渡、轨下及隧底结构过渡段采取了设计措施; 6)提出了隧道基底普查及承载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事故原因、故障原因分析,运用自动扶梯安全运行监控技术,分析其在北京某人行天桥室外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上的示范应用效果,为自动扶梯管理、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11):101-101
新建张家口至唐山铁路最长隧道——燕山隧道近日顺利贯通。隧道设计为双洞单线隧道,左线全长21 153 m,右线全长21 154 m。燕山隧道是张唐铁路全线最长隧道,也是我国华北地区重载铁路第一长隧。  相似文献   

5.
广惠高速公路青山隧道左线长455m,右线长470m。隧道穿过上部山体地质为薄层的第四系残积坡积土层和下部石英砂岩、石英斑岩组成,最大埋深约80m,围岩类别为I-IV类。总结介绍了隧道施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6.
李沿宗  邹翀 《路基工程》2015,(1):184-187
以某铁路隧道台阶法施工为例,通过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分析高地应力软岩环境下铁路单线隧道台阶法开挖时台阶高度和长度变化对变形的影响,并结合现场变形监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台阶参数对控制隧道变形有重要作用;台阶高度均应控制在3~4 m,且在满足施工机械作业空间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小上台阶开挖高度;开挖台阶长度为4~6 m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贵广铁路榕江段第1座隧道转子口隧道比计划工期提前贯通。贵广铁路转子口隧道全长116 m,设计行车速度250 km·h~(-1)、预留300km·h~(-1)条件的客运专线双线隧道。该隧道的山体呈倒弯月形,隧道最大埋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全长11 171.38 m的银(川)西(安)铁路早胜3号隧道贯通。银西铁路庆阳段位于世界最大的黄土塬区——董志塬,银西铁路早胜1号、2号及3号隧道累计全长25 km,共同构成了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古土壤隧道群。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隧道群全部位于200 m以下的古土壤层,在这样的特殊地层下穿山凿隧,其深度和长度均创造了中国高铁建设之最。当地古土壤富含蒙脱石,遇水则膨胀开裂,开挖时土体易剥落掉块影响施工安全,开通运营后易产生隧底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位于捷克西部Rokycany与Pilsen之间的高速轨交线工程中,一台直径9.8 m的海瑞克双模式盾构贯通了长4 150 m的双管隧道。据悉,这是双模式盾构在东欧地区的首次应用。2条隧道的前2/3为石英岩、页岩和黏土层,盾构在封闭式土压模式下运行,使用螺旋机排土;而在每条隧道最后1.1 km的区间内,盾构则转换为敞开式单护盾模式以穿越较为坚硬的细碧岩,并采用皮带输送机排土,同时,将刀盘的45.72 cm(18 in)滚刀更  相似文献   

10.
据行业专家称,8m以下公交客车已经成为新的市场需求热点。据统计,2006年全国公交客车较同期增长9000余台,其中8m以下公交增长3500余台,这种需求的增长幅  相似文献   

11.
<正>蒙华铁路是我国北煤南运的新运输通道,是目前国内正在建设的运煤专线重载铁路。2019年1月30日上午,蒙华铁路最后一条隧道——中条山隧道贯通。至此,蒙华铁路全线228座隧道全部贯通。中条山隧道全长18.746 km,地质条件复杂,进口为硬质岩石,出口为黄土,围岩级别变化频繁。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蒙华铁路3标总工程师陈鸿:"中条山隧道是全线地质最复杂的一个隧道,尤其是穿越水头高达178m的土质富水地层,水比较大,施工难度非常大,因为人全在泥塘里施工。"  相似文献   

12.
在50 m的高空输送渣土应该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最近,罗宾斯公司在墨西哥最长的墨西哥城污水输送隧道工程投入使用的空间节省型输送系统,在这方面却做得非常好。一个连续输送系统安装在罗宾斯公司为该项目提供的3台直径8.93m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其中一台的后面,实现了渣土的连续输送。3台盾构机的后面最终都会安装这一输送系统,把盾构机里排出的渣土输送到连续输送机上,再由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罗宾斯为美国德州达拉斯Mill Creek排水隧道工程设计了1台TBM,该设备将在隧道掘进的过程中将刀盘直径从11.6 m转换至9.9 m,整个转换过程全部在地下完成,进而达到使用单台TBM完成整个隧道两端不同断面掘进的目的。该隧道全长8 km,上游5.2 km段设计为圆形断面,下游2.8 km段设计为马蹄形断面。马蹄形断面原计划采用TBM开挖并用  相似文献   

14.
以六盘水隧道ZK15+577~ZK13+000标段为工程实例进行涌水仿真模拟,计算了隧道底板压力、近掌子面处底板局部压力以及各标段涌水量情况。基于各标段涌水量大小设计了公路隧道反坡排水系统共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隧道左线累计一般涌水量为2 920.3 m~3/d,累计雨季最大涌水量为16 425.7 m~3/d,右线累计一般涌水量为2 581.1 m~3/d,累计雨季最大涌水量为14 422.2 m~3/d;隧道左右线同时涌水时流速在涌水隧道横断面中心处最大,涌水在经过横洞时,流速较低,在交叉口处出现不规则的回旋流动;根据涌水数据算得在隧道左右线分别设置三台型号为200ZW300-18排水泵,左线设置两个集水坑,右线设置一个集水坑(尺寸均为1.5 m×1.5 m×5 m),采用分时抽水方案可顺利完成排水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李丰果 《隧道建设》2009,(Z2):99-103
介绍了高阳寨隧道出口、大瑶山一号隧道出口、九峰河导流洞进口、赛里木湖隧道出口、中咀二号隧道出口不同的山体偏压,采取的不同施工技术措施,确保了施工安全。隧道洞口山体偏压在进洞前事先宜处理,山体偏压不宜采用卸载方式处理,山体偏压段洞内施工时宜先施工深埋侧,下台阶开挖宜从洞内向洞外施工;若已进洞而山体位移,必须采用洞内、洞外处理,先后顺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首条超大截面矩形盾构隧道2015年10月12日在上海实现贯通,这是首台由中国自主研发的超大截面矩形盾构完成的,目前这项创新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30项。这条隧道名为上海虹桥临空园区10-3、11-3地块地下连接通道工程,盾构的宽和高分别达到9.75 m和4.75 m,隧道长28 m,东西横向贯通了2座大楼下的地下车库,隧道内可以布置双向两车道,方便车辆通行。  相似文献   

17.
《公路隧道》2009,(3):44-44
瓦房店隧道位于秦巴山脉的陕西省紫阳县瓦房店,横坡陡峻,山体偏压,围岩破碎,隧道全长188m,为上、下行合建的4车道高速公路连拱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为44m,施工难度大。承担施工的中铁五局三公司隧道分公司自2008年3月14日开工以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采用新奥法进行指导施工,严格按照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原则组织施工生产,攻难克险,顽强拼搏,加强山体观察,在围岩破碎地段加强安全防护管理,精心施工,平稳推进,确保了工程的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公路长大隧道内噪声声压级超过90dB,且目前多采用降噪路面或隧道壁喷涂吸声材料进行被动降噪的现状,基于声波干涉原理尝试对高速公路隧道进行主动降噪。为了确定公路隧道内主动降噪技术的适用条件、实现方法和降噪效果,采用理论推导和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公路隧道内主动降噪声场模型,在隧道尺寸和噪声源位置确定的情况下,模拟分析噪声源频率、主动声源位置等因素对隧道声场降噪效果的影响,并将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际隧道主动降噪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确定了噪声源位置和降噪区域后,根据所提出的噪声源、主动声源和降噪位置的空间关系式,以及主动声源应位于隧道断面中轴线上、运输车辆限高要求等因素,可以确定使需降噪区域实现最佳降噪效果的主动声源摆放位置;噪声频率越低降噪效果越好,主动降噪技术对100Hz左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公路隧道噪声降噪效果显著;噪声频率为125Hz时,在隧道断面中轴线上沿纵向每隔3m布置一台主动声源,可在工人检查走行区域的人耳高度处实现横向宽1m、纵向长2m的区域降噪,该区域降噪幅度为3~8dB;研究成果可为高速公路隧道内的主动降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验证重载铁路黄土隧道初期支护推广应用格栅钢架的可靠性,通过全环格栅钢架混凝土1∶1模型试验,现场初期支护变形收敛、围岩压力、格栅钢架和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以及基于大数据的初期支护变形收敛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全环格栅钢架混凝土结构表现出较高的承载能力兼顾较大的变形协调能力,H180型格栅钢架混凝土结构在极限状态下可承载相当于32.56 m的黄土自重; 2)格栅钢架可应用于Ⅳ、Ⅴ级围岩大跨度黄土隧道,能保证围岩稳定及初期支护结构的安全; 3)大跨度黄土隧道初期支护采用格栅钢架,初期支护拱顶下沉及水平收敛值控制良好,总体在开挖预留变形量控制值内。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重庆市城乡建委公布,2008 ̄2010年底,重庆主城区城市道路建设共完成投资235.5亿元,新建成跨江大桥3座,立交14座,特大型穿山隧道1座,新增城市道路970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