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日前,国家《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强制标准征求意见稿发布,这为新一年我国汽车行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挑战和机遇,此次征求意见稿有六大看点。看点一:由推荐性标准变为强制性标准国家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在2010年发布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是一个推荐性的标准,不具备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的强制力。新修订的国家《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将替代原来的推荐性标准,变身为国家强制性标准。  相似文献   

2.
新闻     
<正>Tü菜茵发布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自皮书》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乘用车普及率提高,车内空气质量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2014年,TüV莱茵与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开展了车内空气质量专项调查,并发布了《车内空气质量白皮书》。通过开展这一调查,TüV莱茵希望提高公众和制造商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度.推动行业提升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要求。作为第三方检测检验和  相似文献   

3.
《汽车实用技术》2013,(12):85-85
继《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去年出台之后,昨天,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现在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已列入环保部明年的强制性标准制玎计划中,预计该强制标准将于2015年出台。  相似文献   

4.
日历     
《汽车杂志》2012,(3):68-68
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日前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判定车内空气污染将有标可依,自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综述了我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现状,包括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两个方面:行业标准为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和认证认可行业标准《汽车乘员舱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动态采样测定方法》(征求意见稿);国家标准为国家推荐性标准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和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在分析了各个标准中关于车内空气质量的技术内容后,文章得出结论:未来我国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要求将逐步加严,政府管控力度将逐步加大,汽车企业需未雨绸缪,做好技术储备,不断提高汽车产品车内空气质量水平以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论述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以及车内污染物主要来源。同时基于某款车型分析了温湿度、车内装饰件及车内通风情况对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以及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信息速递     
《汽车工程师》2012,(3):6-9
中消协建议强制执行车内空气评价指南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祝礼建议,应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这一推荐性标准上升为国家强制性标准,以减少车内空气污染,保障司机和乘员的安全。随着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  相似文献   

8.
<正>由彼牧汽车(BⅡMOAUTO)主办,北京市质检院、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彼牧中国车内环境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上,专家学者纷纷针对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的现状、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修订的最新进展、以及解决方案等相关问题展开了全方位讨论。日前,由彼牧汽车主办,北京市质检院、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彼牧中国车内环境论坛在上海召开。此次论坛聚集了200多名来自环保部、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中汽中心、北汽研  相似文献   

9.
《公路与汽运》2006,(4):37-37
《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有望在10月出台,车内空气质量好坏将有法律依据。据了解,我国早在2年前就启动了《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工作,原计划在2005年年底实施,但因为存在争议推迟了出台时间。据悉,由于车内空气污染物标准并不等同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其制定工作存在较多技术难题。国家环保总局标准处相关人士透露,《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目前已经走过了论证和征求意见的两大阶段,最快将在10月出台,届时消费者和汽车企业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监督将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0.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试验室,是通过CNAS认可的专业试验室,主要开展客车、校车以及乘用车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还可以按照企业标准及试验方法进行相关检测工作。试验室拥有从美国安捷伦公司进口的7890A-5975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Y-8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  相似文献   

11.
通过探寻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详细阐述车内污染物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综合分析并提出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车内空气质量不佳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相关法规政策及措施,分析了影响客车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由国家引导、行业主导、社会全员参与的理念,采取了空气质量检测标准制定、将环保性作为正向开发的关键指标等手段,最终达到了改善车内空气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我国首次发布关于乘用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该《指南》一出,立刻引发了乘用车生产厂商和消费者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4.
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法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以及国内外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法规的状况;提出我国应尽快对车内空气质量实施国家强制性法规、政策、标准等管理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针对商用车的特点,结合国内外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法规、车内空气污染来源分析、管控方案以及实际案例分析等几方面浅析商用车车内空气质量的管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整车车内空气质量满足国标GB/T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的要求,将整车VOC控制目标分解到内饰各个零部件。目前各主机厂常用的汽车内饰零部件VOC检测方法有德系车企的气候箱法和日系车企的采样袋法两大类,针对检测原理、检测对象、采样过程对2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做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详细分析国内外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现状;重点阐述国内外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对车内空气污染的研究,人们对汽车车内空气质量越来越重视。由上海凌傲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2017汽车创新材料与VOC高峰论坛"日前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会上,江淮汽车技术中心车身设计研究院伏建博院助致辞:"2016年,我国乘用车突破2400万,增长15%。看到成绩的背后,ELV的工作更加艰巨。10年后,很多车辆都面临着报废回收、VOC排放等问题,2016年出台的指导标准将变为强制性标准,特别是气味的改善,也是这两年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汽车车内空气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满足GB/T276300-2011《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对车内VOC限值的要求以及上汽降低整车挥发性有机物(VOC)的要求,本文以车内座椅聚氨酯发泡为研究对象,采用DOE全因子实验设计法和Minitab软件对座椅发泡工序进行了工艺优化,得到发泡聚氨酯座椅TVOC值与关键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和发泡工序优化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0.
车内空气质量影响着驾乘人员的感官与健康,随着车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受消费者关注,国家与行业推出相应车内空气质量要求的标准,主机厂同时需要从正向开发的理念对整车的空气质量进行策划与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一种整车级空气质量正向开发的策略,对各个开发阶段对应的策略进行简要介绍,并为一些具体零件整改提供一定思路,目的是为同行工程师提供一种空气质量管控与开发的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