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集对分析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等级标准限值,利用指数超标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计算评价指标的同、异、反联系度确定系统综合评价等级。将该方法应用于青岛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中,得到的评价结论与属性识别评价法相同。该方法与灰色聚类法、属性识别评价法对比分析表明,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完善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等级标准限值,利用指数超标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计算评价指标的"同、异、反"联系度确定系统综合评价等级。将该方法应用于青岛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中,得到的评价结论与属性识别评价法相同。该方法与灰色聚类法、属性识别评价法对比分析表明,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从城市水安全的角度出发,基于集对分析原理(SPA)提出了城市水安全中存在的不确定问题,在兼顾了等级标准边界的模糊性的基础上,该评价体系避免了直接计算联系度中的差异不确定系数;选取资源指标、经济指标、生态指标3个子系统共9个分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系统地给出了基于集对分析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法的基本思路和步骤.实例研究表明,采用集对分析法评价城市水安全,可以清晰地反映影响城市水安全因素及其相关特征,且该方法概念清晰,结构简单,计算简洁,易操作.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轨道高频振动导纳分析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确定了高频振动分析计算模型长度和网格长度。该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轨道第一、二阶共振、第一阶反共振及以两跨为一个周期pinned-pinned共振。  相似文献   

5.
系统分析公共交通系统便捷性的影响因素,删减其中相关性较大的指标,建立公共交通系统便捷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系数,根据模糊理论(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建立隶属度矩阵并进行评价值的计算。结果表明,所建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公交系统的便捷性,可为进一步提高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病的出现,关于健康城市的研究已经成为全国热点问题之一.实验评价分析了甘肃省12个地级市的健康城市发展水平.首先搜集了年鉴等相关数据,构建了甘肃省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使用熵权法对准则层和指标层进行了评价分析;最后使用GIS空间分析对健康城市进行监测示范.甘肃省健康城市排名由高到低为: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张掖市,酒泉市,平凉市,天水市,武威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甘肃省基本形成了中部以兰州、西部以嘉峪关、东部以天水为核心的三大城市圈.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关系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高密度开发特征下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了评价二者协调关系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利用模型计算了1990~2005年北京市八区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程度, 识别了影响二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1994年以前以及2003年之后的各年交通与土地利用双向协调发展指数均达到或接近1, 协调性相对较好, 而1995~ 2003年的协调性相对较差; 就业居住比的投入贡献值为2. 743 9, 位居土地利用系统指标贡献值之首, 公交承担率的投入贡献值为2. 733 1, 位居城市交通系统指标贡献值之首, 说明公交承担率过低, 就业岗位与人口分布失衡是影响北京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是城市科学管理的需要,从公共交通设施水平、服务水平、效益水平、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建立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城市传统公共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虚拟决策单元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设计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模型,此评价模型,无须考虑个指标的度量单位各不相同,不须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更易于实现,而DEA方法也使评价结果更加有效,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10.
在出租车系统中,运营效率对系统投入产出平衡和系统的经济效益等影响很 大. 本文对出租车系统的运营特征做了统计分析并评价了系统的运营效率.根据运营特 征,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评价运营效率.首先,讨论了变量的选择原则,并确定 了某市出租车系统的模型变量.运用基于 GPS 数据的出租车统计信息构建了 CCR-DEA 模型.应用该模型不仅得到了运营效率,而且给出了非 DEA 有效单元的调整规模.引入了 交叉效率模型,给出了决策单元之间相对效率的准确排序结果,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改善 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效率评价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在出租 车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拥挤收费系统的概念,提出了拥挤收费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最后设计了中心区拥挤收费方案,对中心区拥挤收费方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13.
刘强 《轨道交通》2010,(8):72-7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开展,城市是一个有机体,轨道交通是其中的脉络,而土地则是供其展现活力的基础和源泉,因此必须充分理解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按其规律对土地进行管理,保障城市土地的充分利用和开发,推进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传统安全分析模型在微观层面建立,将路网中相邻的交叉口和路段分解为两类独立的研究单元分别进行研究.密集路网中城市主干路交叉口间距小,相邻的路段与交叉口交通运行相互影响,难以划分路段与交叉口.交叉口间距和道路两侧路网形态是影响主干路安全的重要因素.传统模型分别针对路段和交叉口事故进行研究,无法分析这两个因素对主干路的整体安全影响.基于上海市21条城市主干路,将相邻路段和交叉口依据道路横断面和交通运行特征组合为118个中观单元,并计算了中观单元两侧道路的路网形态.考虑到来自同一主干路的中观单元几何设计和交通特征互相关联,建立随机效应负二项模型.分析了交叉口间距和路网形态对主干路的安全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不规则方格路网和混合型路网,位于方格路网中的主干路事故数较少;交叉口间距越长,主干路事故越少.中观分析方法克服了传统安全分析模型中研究单元划分及影响因素分析的问题,为城市主干路设计及路网规划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学合理的铁路客运站选址能有效减少工程投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对于促进城市发展协调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铁路客运站选址特性出发,构建了包含工程投资建设费用、旅客需求满意度等指标的客运站选址评价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法并结合改进层次分析法,构建带权同一度矩阵,选择矩阵中最大的带权同一度值对应的备选方案为最优方案。该方法不仅消除了指标类型的差异同时还考虑了各指标在评价中不同的重要程度。最后以武汉站选址为例,运用选址模型进行比选得出最优方案为杨春湖站址方案,与实际选址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交叉口安全性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主观不确定性,利用集对分析理论对指标权重矩阵集对处理,减少或消除其主观影响,并根据已有交叉口安全性评价指标研究成果,建立平面交叉口安全性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利用同一度和差异度大小确定交叉口安全归属,形成了交叉口安全性评价的新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研究表明,集对分析模型应用于交叉口安全性评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建设健康城市是面对城镇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挑战而倡导的行动战略,健康的交通系统是健康城市的基础支持性环境。对城市交通问题的审慎态度是基于短短一百多年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对消耗大量的土地、能源,以及日益增加的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压力的反思。由美国和欧洲两种在机动化进程中截然相反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案例,指出未来中国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还是要回到解决交通、居住和产业这三者的匹配关系上。最后,从交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的关联性、公交优先理念和城市道路网体系与功能方面阐述了如何创建健康的城市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物流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物流系统的协调发展, 建立了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分析上海和宁波两港口国际集装箱中转量、港口群水路集疏运比例的影响因素, 建立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物流系统的因果关系图, 通过系统模拟进行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功能的合理定位、集疏运结构的优化和近洋航线中转港的选择。仿真结果表明: 2010年上海港国际集装箱中转量将呈现增长趋势, 上海港水路集疏运比例超过30%, 长江三角洲地区应以上海港为集装箱枢纽港, 优先发展国际中转业务, 太仓港将具备长江三角洲近洋航线中转港的能力, 太仓港可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近洋航线主要中转港。  相似文献   

19.
BRT系统成功的关键:带形城市土地利用形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库里蒂巴BRT系统的成功实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相对于地铁轻轨,BRT系统造价较低;相对于常规公共汽车系统,BRT系统运能较大。那么,既然BRT系统有上述两大显著优点,是否意味着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我国城市呢?在认真剖析BRT系统特点和运行特性的基础上,指出带形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和分流的交通组织是BRT系统成功应用的关键,也是该系统应用的基本前提。此外,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环节采取综合对策也是BRT系统成功的保证。缺少哪一个环节,都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客观评价地铁运营安全状况,克服传统安全评价方法不能同时考虑信息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问题,针对影响地铁这一复杂巨系统运营安全不确定性因素多、随机性大的特点,提出基于集对分析的地铁运营安全评价.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然后,基于集对分析原理,从总体和局部层面分别对天津地铁运营进行同异反结构分析;最后,讨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