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珏  王沪生 《中国铁路》2003,(11):47-50
针对目前铁路客运系统企业化的客观要求,提出在铁路客运企业中尽快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向旅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阐述了铁路建立客户服务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对客户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如何保证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优质服务进行阐述,从技术层面对铁路客户服务运营管理系统进行论述,并且分析了指标管理和品质管理的重要性,指出如何从内到外全面管理客户服务中心的运营品质。  相似文献   

3.
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成立是铁路走向市场化的一个重要举措.结合呼叫行业的特点及铁路客货运输的实际情况,对成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在为客户服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进行探讨.通过目标设立、过程监控、事后分析、纠偏措施等提高客户满意度,确保客户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客户服务中心(Call Center)的功能、结构及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础,结合铁路运输业务过程,分析了客户服务中心在铁路运输业的作用和将会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建立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刘荣桃 《铁道货运》2009,(11):47-49
通过分析当前铁路货运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铁道部"集中受理,优化装车"货运改革取得的成效,提出构建铁路货运客户服务中心的设想,并对铁路货运客户服务中心的功能、机构及产品销售流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研究大数据技术在客户服务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实践,分析在客户服务质量管理领域大数据应用案例和技术解决方案,为铁路客户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的数字化分析评估提出可行的技术路线和建设框架。应用主流大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分析处理算法,对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客户服务过程数据进行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整合,实现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统一管理和调用分析。应用自然语音识别技术,验证转换算法,提出提升效率的机制,同时,结合典型的客户服务质量分析指标,通过业务分析模型、基础数据模型和分析算法进行设计开发,实现服务质量分析的数据化方案。平台框架、技术路线和原型平台的开发,能够为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大数据应用提出可行的建设思路和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管理能力,改善服务质量管理机制,降低铁路客户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7.
《世界轨道交通》2010,(10):66-67
在IBM全球铁路创新中心成立一周年之际,IBM邀请了国内外铁路行业的专家对全球及中国铁路行业的创新发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同时.IBM全球铁路创新中心总经理邓思凯(Keith Dierkx)携手多位IBM专家分享了全球铁路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以及与中国铁路行业的合作.并指出在复杂环境下.提高运力、安全运营、客户服务及绿色环保成为铁路发展的重点。IBM希望凭借自身在铁路行业的经验和能力,为中国铁路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中国铁路行业一起抓住历史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铁路客户服务中心货运服务功能使用现状中存在应用软件不统一,系统没有集成;网络没有互通,无法实时监控;工单数据没有实现资源共享,报表统计以人工为主;平台服务功能单一,自助服务功能较少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铁路客户服务中心货运服务功能的4条改进措施及建议:统一客户服务平台、实现实时监控管理、形成工单闭环管理、丰富平台自助功能。  相似文献   

9.
渭南铁路物流中心物流需求和功能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渭南铁路物流中心具体开展业务类别,项目功能、产品及客户群体定位等,根据辐射和服务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特征,对项目物流需求可能涉及的相关行业进行市场细分,针对每类专业市场深入调研及分析,寻求对项目有需求的客户群体、项目可开展的业务类别和发展方向,预测铁路物流到发量和仓储量,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项目的总体定位,功能、产品和客户群体定位。对渭南市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其它行业客服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铁路客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客服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构建铁路客服中心的重要性;从客户战略定位、业务发展定位、技术规划定位三方面,分析了铁路客服中心功能定位;并对铁路局客服中心的架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阐述铁路构建呼叫中心的重要作用,介绍呼叫中心的概念.铁路呼叫中心将作为协调铁路内部管理和旅客服务需求的桥梁,在当前铁路客运从以运输为中心转型到以旅客服务为中心的过程中,起到服务、营销、管理三位一体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座席软件是呼叫中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见呼叫中心在铁路的应用将十分广泛.铁路呼叫中心系统的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本设计对软件各功能模块进行了科学合理划分,实现了应用项目的动态修改,功能一体化,具有较强的平台适应性,节省了开发维护成本,扩展了软件的应用范围,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3.
从系统软件结构、物理结构和系统功能3个部分探讨铁路呼叫中心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互动式语音应答(IVR)系统硬件组成、软件结构及其在上海铁路局呼叫中心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分析武广客运专线广州南站开通时旅客的购票特点以及即将面临的问题,基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已成功运用的电话订票系统,采用全新的互联网订票和银行卡支付技术,提出"一站式"订票服务方案,并对其业务模式及实现技术进行研究,为探索广州南站的票务系统建设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6.
呼叫中心系统建成后,需要对系统所能承载的话务负载压力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定系统的极限性能.本文在分析呼叫中心最基本的呼入、呼出业务的基础上,采用软件工具模拟座席、客户之间的外呼、内呼业务,并对系统设置不同配置的参数和极限指标,提出一种话务压力测试模型,并在中铁快运95572呼叫中心系统进行了实例验证,为铁路运输企业其它呼叫中心系统的话务压力测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铁路12306呼叫中心的特点是话务量大、紧迫度高、坐席多技能和一次来电解决率低。常见的路由排队模型是按技能组路由和按应答次数、应答时间随机分配,在12306应用场景下会出现技能组路由、坐席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导致客户的等待时间和服务时间过长。文章研究了一种优化的路由排队模型,在路由选择时综合考虑技能分组、坐席技能列表和呼叫队列来电属性,在分配时将“未解决”来电与随机分配相结合,从而提高多技能坐席的复用率和二次来电的同席接听率。通过Java仿真程序的模拟测试,验证了优化后的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有效缩短了客户的呼叫等待时间和服务时间。  相似文献   

18.
对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在承担TMIS工程软件开发项目中,致力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坚持不懈地实施软件开发过程改进,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提高过程效率、效果和软件产品质量的方法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基于CRTSⅡ型板式轨道在高温荷载作用下的上拱变形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病害,将功的互等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推导高温荷载作用下弹性薄板的功的互等定理,建立适用于两对边简支两对边自由的轨道板上拱计算模型。分析Ⅱ型板式轨道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的上拱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荷载作用下轨道板的上拱位移随纵向位置的变化呈正弦曲线变化趋势。分析不同因素对Ⅱ型板式轨道板上拱变形的影响,研究Ⅱ型板式轨道的上拱变形特性。从轨道板垂向稳定性和行车安全性角度,提出优化轨道结构参数和层间病害修补时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复合轨枕线膨胀系数较大的特点,在步入式高低温室内铺设复合轨枕有砟轨道实尺模型,对轨道施加温度荷载,研究其温度适应性。试验中测试了不同温度下的轨距、轨枕长度变化量、钢轨和轨枕的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轨枕随温度变化热胀冷缩现象明显,进而引起轨距变化,环境温度变化10℃,复合轨枕有砟轨道轨距变化约0.78~0.81 mm。建议复合轨枕有砟轨道最好铺设在较恒温地区,如隧道内;若在高速铁路中铺设,复合轨枕年温差最大应不超过50℃,同时要注意控制铺枕温度。本文的研究可为复合轨枕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