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隧道高地温带来诸多工程难题,如施工环境恶劣、衬砌耐久性降低、通风效果不佳等。以中国最高温公路隧道尼格隧道为研究对象,兼具干热岩和湿热岩特征,开挖掌子面围岩温度88.8℃,涌水温度63.4℃。通过地质调查、水化学分析、地热储分析、放射性元素分析、现场实测等方法,研究隧道的地热地质构造特征、地热热源、传热通道及温度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隧址区位于红河断裂等4组断裂地块内,地表温泉水温高达53.8~87.9℃,新构造活动强烈,地质构造复杂,穿越三叠系中统个旧组(T2g)灰岩和燕山期侵入(γ35(a))花岗岩。隧道灰岩段地下水主要源自大气降水和浅表水下渗,裂隙水深循环与硅酸盐岩、表层与白云岩发生水-岩作用。运用SiO2,Na+K,K+Mg和Na+K+Ca地热温标,推测隧址区的热储温度为122.47℃,热储埋深2 457 m。热源为地壳深部热异常体和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排除个旧燕山期花岗岩岩浆余热为热源的可能。花岗岩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率10.01μW/m3,是滇东南燕山期花岗岩生热率的1.7~8.2倍。热源通过岩体向地表传递,断层Fn1  相似文献   

2.
断裂构造是影响隧道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因素。为查明崇礼—赤城大断裂在白草鞍隧道隧址区的构造历史及其分布特征,在充分研究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手段开展综合勘察工作。该断裂带从前震旦纪开始形成,期间沉积了侏罗纪地层,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其中,以中生代燕山期最为强烈:以岩浆岩大规模侵入为主,岩浆岩的侵入固化,一定程度上加固了前期的断裂构造。同时,在燕山运动的影响下形成了新的断裂构造。通过对多种勘察成果的综合分析,阐明了断裂构造行迹的形成原因,评价了该断裂带对隧道工程的影响,为设计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桥面的徐变和应力重分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某特大跨度拱桥的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桥面为工程背景进行有限元分析,探讨了活载和恒载作用下不同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取值;研究了预制板不同加载龄期、混凝土板是否采用叠合板等因素对大跨度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结构徐变的影响,以及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截面由于徐变引起的内力重分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结构中,由于预制混凝土板和现浇混凝土龄期不同,从而收缩徐变和变形模量不同,在运营过程中,会引起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板和钢梁三者之间发生应力重分布。与全部一次现浇混凝土组合梁相比,采用叠合板梁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埃塞俄比亚新建铁路Sebeta~Mieso段地处于东非大裂谷之中,在其经过的Fantale休眠火山坡脚平原地区,分布有许多爆炸式小型火山锥,也发育有数条穿越线路的地裂缝,隐伏于地下的火山岩空腔对铁路工程存在危害。通过收集区域地质资料,采用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及机械钻探综合勘察手段,查明本段火山岩空腔的空间分布规律,以正确评估火山岩空腔对铁路工程的影响程度,进而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确保工程安全稳定。研究结论:(1)Fantale火山及其坡脚平原地区是地壳板块运动活跃地段,也是第四系火山剧烈活动地段;(2)沿线分布的火山岩空腔类型有熔岩空腔、冲蚀空腔、地裂缝空腔,分别与岩浆活动、地壳活动、水动力活动密切相关;(3)沿线路基基底无影响稳定性的熔岩空腔,对影响铁路工程安全的地裂缝空腔、冲蚀空腔,提出了针对性整治处理的措施,增加费用可控;(4)本研究结论可运用于火山岩分布地区各类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领域。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地处我国东北偏东,北端进入黑龙江省境内,南端伸向辽宁省境内,东部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境内。通常称长白山指在吉林省境内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以天池为中心的群山范围。按行政区划分为浑江市、通化市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并列为我国东北部的三大山脉。 从地质演变来看,大约六亿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经过地质构造运动,如: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由于海水退出而变为大陆,后来长白山地区地壳不断抬升,出现断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区广泛分布着燕山期花岗岩,其受地质构造条件、岩浆成分和围岩物质成分的控制和影响,在风化过程中很容易发育出中风化或者微风化的坚硬球状体。在盾构下穿既有建筑物并且区间上悬孤石群的工程地质条件下,由于掌子面前方和上方卸载,孤石容易掉落,进入土仓,导致搅拌棒断裂、螺旋机出土不畅等,盾构机掘进困难,严重者还会出现地面塌陷事故。以莞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为依托,在地面无加固条件的情况下,研发出以导洞为工作导坑,利用管棚对隧道上方进行支撑,对隧道采取注浆加固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盾构机在上软下硬地段掘进过程中的超方,阻止隧道上方孤石、抛石进入刀盘前方,保证盾构顺利掘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的盾构提供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7.
日照地区广泛分布晋宁期片麻状花岗岩及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在分析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日照地区花岗岩风化带进行分类,并研究其全、强风化带地基的工程特性。砂土状的全-强风化带具有与土质地基相似的特性,从结构、颗粒组成都可划分为土层或砂层;开挖易受扰动,在水的作用下承载能力急剧下降,施加工程荷载后,承载力难以恢复;风化岩仍残存原岩中的结构、节理特征,易形成影响边坡稳定性的软弱结构面;块状强风化带性质与岩体相似,受开挖和地下水影响较小。在设计与施工时应考虑残余节理裂隙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对于砂土状全-强风化带,勘察中应考虑场地地下水的软化作用,在风化带分层以及承载力值推荐时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8.
未征 《铁道建筑技术》2020,(2):99-102,114
在地下工程建设中,特别对于铁路隧道工程,穿越活动断裂带施工难度极大,其影响和对隧道工程的破坏程度比其它类型工程更为突出。本文以成兰铁路柿子园隧道穿越龙门山中部的映秀-北川活动断裂带工程施工为背景,探讨活动断裂带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并对衬砌结构及变形缝设计和施工进行了专项分析和研究,系统地总结出一套具体可实施的综合工艺措施,为同类工程施工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罗布穷则泥石流灾害的活动特征及规模,研究其形成与成灾过程,对进一步认识高海拔地区泥石流发育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泥石流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处理,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目前沟域内仍残留以沟道物源为主的大量松散物质,在一定降雨条件下仍有爆发泥石流的可能性;(2)罗布穷则爆发的泥石流规模符合5...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藏东南地区冰川-暴雨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并预测其发展规律,选择培龙贡支泥石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归纳该泥石流的孕育背景,总结其典型特征,计算其物理力学参数,分别从泥石流的物质来源、动力环境、诱发因素等成灾条件分析其形成机理,揭示该泥石流灾害类型独特、位于地区降雨中心、强降雨周期长及物源类型丰富的特点,对其危险程度、易发程度、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培龙贡支泥石流属于高危险泥石流,在不利地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研究区存在泥石流频繁爆发的可能性。采用调查和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对培龙贡支泥石流进行研究,可为同类型的泥石流的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