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中对某一SUV风噪的预测与控制进行研究.首先基于风洞测试进行风噪声源特性与传递路径的分析,发现泄漏噪声主要发生在500 Hz以上中高频段,车底风噪主要集中于800 Hz以下中低频段,而在外形噪声中,由车顶和四门传递的风噪的贡献大于翼子板.然后基于气动噪声直接计算法和统计能量分析对外形噪声进行仿真,并结合风洞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2.
结合车辆风噪声机理和整车声学风洞试验实例,分析了玻璃隔声、整车密封、偏航对整车风噪声的影响,以及不同速度下的车辆风噪声频谱特征与整车道路风噪声之间的关联。试验表明,整车声学风洞试验对于整车风噪声性能的评估和优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空气动力学性能是影响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对纯电动车型来说尤为如此.得益于智能化技术的革新,奥迪e-tron通过极富运动感的设计,将风阻系数降至极低水平,仅为0.28.为验证其空气动力学性能,我们对其进行了烟流试验.同时,车辆行驶噪声作为影响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也越来越被消费者关注.利用风洞试验室,通过对静止的车辆吹风...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汽车泄漏噪声产生机理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分别对试验车辆进行动态的风洞车内噪声试验与静态的车身隔声试验。试验中采用胶带密封法,对门、侧窗、天窗和风窗等不同部位密封的动、静态泄漏噪声贡献量进行了分析,分离出不同机理产生的泄漏噪声。结果表明,空腔噪声与气吸噪声是汽车实际泄漏噪声的主导成分,活动密封结构对泄漏噪声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商用车依据ISO362—1:2007《道路车辆加速行驶噪声测量工程法》的试验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ISO 362—1:2007中关于商用车试验方法的发展历程、N2和N3类车辆的试验质量及噪声测量过程中的车辆控制和读数过程。针对手动、自动变速器车辆,对噪声试验条件、车辆参考点选取、挡位初选方法、入线速度确定及车辆控制等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摩托车耐久性道路试验过程中,以车辆的动力性能、整车振动舒适性、整车噪声、轮胎磨耗量等为考核指标,开展了车辆性能的相关测试与研究.同时,利用先进的测试设备获取准确的测试数据,通过对比分析数据,逐步探索出车辆性能随耐久性行驶里程的变化规律,并进行相关评价研究,为企业进行整车及零部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对车辆在侧风条件下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研究,首先依据ISO 12021进行车辆侧风条件下的动态响应试验,研究车辆在道路试验场侧风条件下侧向位移、偏航角等车辆侧风动态响应指标的变化规律,然后对车辆流场和所受气动力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气动力的关键因素,并采用双向耦合方法进行侧风响应仿真与试验对比分析,最后,分析气动力对车辆侧风响应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在气动分力中,侧向力是影响车辆侧风动态响应的关键因素,通过优化外形减小车辆所受侧向力可提高车辆的抗侧风性能。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速车辆内部气流噪声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夏恒  宫镇  陆森林  姚志远 《汽车工程》2003,25(1):78-81,100
高速车辆的气流噪声是随现代科技高度发展而产生的新问题。此文在风洞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气流噪声向车内传播的基本途径,并采用了边界元(EBM)和统计能量分析(SEA)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桑塔纳缩尺模型,对由车外脉动压力诱发产生的模型车内气流噪声的大小进行了理论计算,跟风洞实验结果相比,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车型开发过程中车内异常噪声问题进行了试验分析,确定了发动机支承为该车辆车内异常噪声的主要来源,识别出异常噪声向车内传递的传递途径,并对发动机支承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支承使车内右后座位处500 Hz附近的声压敏感度峰值降为原来的50%;倍频带噪声级下降了约3 dB;主观评价显示该异常噪声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M1类车辆依据ISO 362-1:2007<道路车辆加速行驶噪声测量工程法>的试验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验证.阐述了目标加速度值和参考加速度值的内涵.针对测试过程中存在的挡位初步选择、人线速度及预加速距离估算等技术难点,提出了一种实用方法:在噪声测试前采用速度、加速度、位移数据采集设备及触发装置对样车进行加速试验,通过对车辆加速特性进行分析,即可快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汽车风噪是指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迎面而来的风的压力已超过汽车的密封阻力进入车内而产生的,行驶速度越快,风噪越大。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不断提高车辆驾驶性能、安全性能的同时,对车辆的舒适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随着消费者对驾驶室内的噪声越来越重视,汽车厂应该从设计、工艺、质量控制等领域采取措施,降低风噪,提升企业的客户满意度,树立优秀的品牌形象。本文就轿车的前围密封性对风噪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横风作用下钢桁梁桥上列车双车交会过程中气动力系数的突变机理,以某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梁桥为背景,首先根据XNJD-3风洞实验室的尺寸设计了一套移动车辆模型试验系统;然后根据风洞阻塞比的要求设计了几何缩尺比为1∶30的桥梁和车辆试验模型;最后测试了横风作用下桥上列车交会过程中移动车辆模型的气动力。为尽可能地降低试验系统对运动车辆气动力的干扰,对原始时程数据进行了低通滤波处理,并分析了车速、风速、合成风向角、车辆所在轨道位置等因素对车辆气动力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车交会时,背风侧运动车辆的气动力系数具有明显的突变趋势,迎风侧运动车辆的气动力系数变化较为平稳;列车交会时突变区域主要受运动车辆引起的列车风速的影响,且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大,横风风速对突变区域影响较小;交会过程中背风侧车辆升力系数和侧向力系数的突变量随合成风向角的增大呈增大趋势,力矩系数突变量对合成风向角的变化不敏感;横桥向列车所处轨道位置影响其气动力系数。试验结果可为研究横风作用下高速列车-桥上交会过程的行车安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1092型载货车加装气动附加装置的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KD-3型低速风洞中采用110的EQ1092汽车模型进行风洞测力试验;研究了对该模型底部、车箱两侧作平整处理,装前阻风板,驾驶室与货箱间圆滑过渡等改型方案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装适当的空气动力学附加装置能有效地提高汽车的气动性能,加装形状合适的阻风板能降低空气阻力6.25%,各附加装置的组合使EQ140汽车模型的空气阻力系数下降11.9%.  相似文献   

14.
高速车辆气流噪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分析了车辆气流噪声与表面脉动压力关系的基础上,在风洞中对车辆表面脉动压力的分布、频率特性及速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气流在A立柱后产生分离并形成螺旋向上的纵向涡,使得在前侧窗附近的表面脉动压力明显地高于其他区域,成为主要的噪声源区之一;车辆表面脉动压力的能量与气流速度的4次方成正比;车辆表面脉动压力的幅值在低频率时较大,并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比较了不同形状的A立柱对侧窗表面脉动压力的影响,对降低汽车气流噪声作了初步探讨,发现A立柱形状与脉动压力的特性关系不大,但对脉动压力的大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试验模态分析技术在车辆降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试验模态分析技术对某款轿车的白车身进行了试验分析,根据模态试验结果对该车车内噪声进行预测后,对白车身进行了优化.白车身优化前、后车辆的噪声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优化前车辆,白车身优化后车辆的车内噪声降低了约3 dB(A),尤其是在50~100Hz频段内的低频噪声降低较多,使车内的声品质得到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6.
乘用车车内结构噪声治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车内噪声产生机理,阐述了车内结构噪声治理的试验与理论计算方法,建立了乘用车车内结构噪声治理的流程,主要包括车辆噪声振动测试、车内噪声产生原因分析、白车身有限元模态分析、白车身模态试验、车室声学分析、车身结构优化等.按照该流程进行了实际车辆车内结构噪声的治理,显著降低了车内结构噪声,提高了该车辆的NVH特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主研发的真实道路来流参数测量系统,对多地区、多场景真实道路行驶来流湍流强度进行了测试,发现车辆道路行驶时来流湍流强度远高于风洞水平,道路平均湍流强度为4%,沿海地区湍流强度最高可达20%,在跟车或超车时湍流强度可达 28%。在汽车风洞内模拟了道路行驶跟车、超车等试验场景,对测试车辆气流环境进行了采集分析。结果表明,跟车和超车时,后车来流湍流强度较高且伴随有速度损失,湍流强度及速度损失大小与前车尺寸和跟车距离有关,湍流强度分布范围为2%~33%,与道路实测相当,且速度损失最大为19%。进一步探究了前车放置角度、风洞风速对后车来流湍流强度的影响规律,建立对后车来流湍流强度定量调节的方法。完成了双车风噪测试,结果表明,风洞内高湍流强度环境车内风噪测试调制频谱结果与道路行驶测试结果相符,车内风噪频谱曲线差异主要集中在小于70 Hz的低频段。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某发动机工作过程模型和排气消声器性能评价模型,并进行了该排气消声器声学性能和空气动力性的仿真分析.采用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节各腔室容积和隔板的穿孔率对该排气消声器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排气消声器的试验结果表明,消声器总体噪声值和阶次噪声值均有明显好转,高速噪声值比较高的状况得到改善,消声器性能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排量摩托车噪声的贡献结构和主要噪声来源,对摩托车噪声测试方法及标准限值进行介绍;结合测试过程对摩托车的降噪方法进行案列分析,案列中主要通过对消声器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改进的措施达到降低噪声的效果;同时分析了ECE R41.04测试方法中偏功率因子kp对加速噪声声压级的影响,通过优化改进整车传动比的操作方法,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最终将车辆测试过程中的档位进行优化提升,从而达到降低车辆测试过程中运转转速的目的,体现动力性能对摩托车噪声的贡献比。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款汽车卒调送风温度分布不均匀问题,利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对其气流状态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确定了该结构内部影响气流温度分布的决定因素是蒸发器出口挡板和加热器出口竖板,同时获得了性能优化参数.根据仿真计算结果,将更改样件在汽车空凋风洞试验台架上进行了出风温度均匀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送风温度均匀性得到了明显改善,验证了仿真分析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