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岛屿地区长期潮位资料缺乏,给工程设计水位确定带来一定困难的问题,利用浙江沿海16个潮位站一年的潮位资料,推算本海域各站特征潮位及设计水位,并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对特征潮位与设计水位间关系进行研究,得到两者间规律性的成果,可为浙江沿海港口工程前期规划、设计等阶段估算工程设计水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曹妃甸海域西风减水现象入手,利用塘沽站和曹妃甸风、潮实测资料,进行了曹妃甸海域西风减水效应的分析研究,得到曹妃甸海域西风条件下的50~100年的重现期潮位,比全风向条件下的相应重现期潮位低0.7~0.8 m.将研究结论用于控制西风向风浪的海堤防护工程设计中,大幅减少工程防护费用,同时确保工程在设计重现期内安全.  相似文献   

3.
施凌  丁嵬  刘永刚 《水运工程》2021,(10):260-265
目前航道设计中乘潮水位计算多采用单点潮位资料,该方法对于近岸工程及短航道设计较好,但单点乘潮难以满足深水长航道对于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迫切需求。多点乘潮的应用能大幅度提升航道设计中乘潮水位的精准度,一方面保障航道通航安全性;另一方面兼顾工程经济性。结合工程实例针对多点乘潮问题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多点潮位站间的潮位回归方程,借助近岸测站资料推算到航道各段处,可实现单点乘潮为多点乘潮。而多点潮位资料的稀缺是现实问题,条件具备时建议开展多点潮位临时观测,采用潮位拓展方式弥补短期资料长度和精度不足;条件不足时,建议借助数模方法推算潮位,并用实测资料验证模型。  相似文献   

4.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和水位事件频发。为了分析长江口极端潮位的长周期特征,研究基于极值理论相关方法,采用近33 a实测资料对长江口极值潮位趋势性和重现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徐六泾站年极值水位呈轻微下降趋势,直接原因是大通流量减少导致当地年均海面的下降;区分组模型结果显示,台风“温妮”期间长江口造成的风暴潮位为100 a一遇,而POT模型计算结果仅为60 a一遇,100 a一遇重现期潮位约7.0 m;潮位重现期的计算本质是一种用频率代替概率、从样本推求整体的过程,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其意义在于以可获取的数据为基础,计算事件发生的风险率,旨在为工程设计或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选取广东省沿海28个潮位站(或水位站)作为计算基本站,对基本站潮位资料进行了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检验,资料系列均满足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根据情况对各站潮位资料进行了极大值处理,对基本站按极值Ⅰ型和PⅢ型分布律进行了频率计算,通过适线对比选用适当的线型。广东省沿海年最高潮位均值变化趋势总体上呈自东向西增大的趋势,与潮差大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广东省沿海Cv值的大小受风暴潮的影响较大,因此,沿海站位Cv值一般大于河口站位,多大于0.20。广东省沿海年最高设计潮位总体上呈东低西高的态势,以潮差最大,遭受风暴潮影响最多的粤西地区年最高设计潮位最高,以潮差较小的港口、汕尾站年最高设计潮位最低。  相似文献   

6.
针对G um be l分布,考虑了连续样本及非连续样本两种情况,采用M on te-C arlo模拟分析技术,对海港工程设计潮位计算中的矩法(M OM)、最小二乘法(L-S)以及目前流行的线性矩法(L-M)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采用沿海9个潮位站的资料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与M OM法和L-S法相比,L-M法具有最优的统计性能,建议为工程设计所采用;现有规范推荐的最小二乘法偏于安全,但对不连续系列或当总体分布参数Cv较小时,亦能提供较合理的设计成果。  相似文献   

7.
对近些年上海市气候变化特征、防汛工程设计指标响应气候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考虑未来气候变化下城市防汛工程设计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上海地区不同强度暴雨频数呈增加趋势,沿海区域海平面以3.3mm/a的平均速率增长;近些年黄浦江各潮位站点100年一遇设计高潮位上升约30~50cm,长江口各潮位站点200年一遇设计高潮位上升约31cm,城市排水1h设计暴雨强度也呈增大趋势;未来24h面暴雨量的增加、海平面上升以及暴雨强度的增大,将不断提高水利片面除涝最高设计水位、沿江沿海潮位站不同频率的设计高潮位以及城市排水管网的设计流量。  相似文献   

8.
沈宏远 《港工勘察》2004,(45):11-13
阐述港口工程测量的投影面,首级控制点的点位精度。导线设计指出导线不宜过长,边数以不超过10边为宜。闭合差计算中误差,闭合差个数不少于20,1个测区闭合差个数太少,不宜计算中误差评价测量成果的精度。深度基准面的起算平均海面,用1年潮位计算是可行的。1年或1个月潮位计算的理论最低潮面,需经平均海面的季节改正,不能以潮位保证率代替弗拉基米尔法计算的理论最低潮面作为沿海的深度起算面。  相似文献   

9.
海岸港设计潮位的最大熵分布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定港口工程设计潮位时,我国《海港水文规范》采用手绘累积频率曲线,再摘取设计潮位值的方法。由于其缺乏理论曲线,因此,确定的数值存在任意性。本研究将改进最大熵分布应用于海岸港设计高、低潮位的推算,计算精度较高,可克服传统方法推算设计潮位值的不足,具有重要理论与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吕淑杰 《珠江水运》2023,(13):41-43
本文以大陈岛某码头工程为例,对该工程的地理位置、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潮位情况(包括基准面及换算关系、潮汐性质及潮型分析、潮位特征值、大陈岛某码头工程设计水位)、波浪情况、潮流情况、码头工程设计条件等,对大陈岛某码头泊稳情况及受风浪影响作业天数统计情况展开综合分析,希望为港口运营、码头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航务水文观测中,潮汐观测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潮汐观测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特定工程海域潮位资料丢失或不完整的情况,这就需要通过科学严谨的技术手段对研究海域的潮汐资料进行修复与完善,本文对调和分析的方法进行讨论,利用调和分析对研究海域进行潮汐资料的科学补充,使其满足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参考与使用,为潮汐观测基础资料的完善与补充增添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2.
《水道港口》2017,(3):304-307
基于黄骅港港池站和航道40+0站的一年期潮位实测资料及该海域的一年期气象资料,对两站传统预报与实测潮位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两站的余水位特性及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表明:(1)黄骅港传统预报潮位与实测潮位存在一定差别,对于黄骅港乘潮时间较长的航道,传统的潮位预报值还不能作为乘潮进出港的依据,因此进行实时潮位遥测遥报是必要的;(2)港池、航道40+0两站之间的余水位变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可以用余水位修正的方法建立这一水域内相关站点之间的潮位推算模型,实现利用岸基遥测遥报潮位实时推算整个航道潮位。  相似文献   

13.
缪锦根  刘雷  董玉磊 《水道港口》2010,31(3):195-198
基于潮波数值模拟技术的潮位推算算法可以推算测区内任一区域的潮位,减少临时验潮站,尤其是海上定点验潮站的布设,避免潮位改正模型的误差。文章利用实测潮位资料对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的推算潮位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海岸港口的乘潮水位计算问题,提出了逐时潮位法计算给定延时和保证率条件下的乘潮水位。该方法从潮位过程线上读取逐时潮位观测资料对应的持续时间,按潮位和延时分组进行二维统计,从统计结果中抽取所需计算延时的潮位序列,根据序列绘制累积频率曲线得到所需保证率的潮位值。该方法与规范法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但在绘制累积频率曲线能减少约50%的计算量,将有效减少机时,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该方法计算得到了日照港年和季的乘高潮水位,计算结果表明船舶在乘潮进入日照港时,需特别考虑季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现有国标、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外标准中人工岛工程设计堤顶高程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工程实例,就影响高程的主要因素,如防护标准、设计潮位、越浪量等进行多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盘锦长航道水深测量中的潮位控制问题,通过对潮汐理论进行研究,根据盘锦航道具体情况,采用基于潮汐调和分析的潮位推算技术,建立潮位推算模型,对海上长距离航道进行潮位控制。通过海上定点实测潮位、推算潮位数据比对及不同时间段航道沿线水下地形测量数据比对得出,2种方法得到的数据资料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充分表明基于潮汐调和分析的潮位推算技术准确可靠,能够满足水深测量精度需要,可以在同类型的长航道水深测量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夏云峰  闻云呈  梁婷 《水道港口》2010,31(5):501-505
通过建立大通至长江口一维水沙数学模型,在实测资料验证的基础上计算得出沿程各站逐时潮位。利用计算得出的逐时潮位资料,研究了江阴、徐六泾和六效的高潮位以及日平均潮位与上游大通径流量的相关关系,分析上游径流与近河口河段潮位影响趋势。通过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结合不同潮差累积频率的代表性潮型作为下游控制条件计算,在比较河段实测冲淤量与计算冲淤量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潮差累积频率的代表性潮型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掌握极值潮位的变化规律对潮水应用和防灾减灾意义重大。以湄池站1952-2018年长系列极值潮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年内分布特征,利用Mann-kendall趋势及突变检验方法探讨了极值潮位的变化趋势和变异情况。结果发现:年最高潮位呈显著上升趋势,在1968年发生突变;年最低潮位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在1987年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9.
基于短期验潮资料的新建港区设计潮位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沿海港口工程中,确定设计潮位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对于新建港区,往往只有短期验潮资料,需要借助附近主港的长期验潮资料,采用短期同步差比法和相关分析法计算设计高、低水位,采用相关分析法和K值法计算极端高、低水位。研究判断潮汐性质相似性的定量指标以及基于多个计算结果的设计潮位确定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皮口港区总体规划中,为新建港区设计潮位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种设计潮位推算方法在深水筑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水筑港是港口建设的趋势。文章探讨了确定深水筑港设计潮位的一种方法,阐述了基于潮流数学模型的设计潮位推算方法,用实际资料验证了该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计算精度,用于确定深水筑港的设计潮位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