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英寸晶闸管的研究开发与特性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5英寸晶闸管设计与工艺制造技术,通过优化芯片参数,包括扩散杂质分布、光刻版设计、台面终端电场强度的控制及芯片封装结构的改进,设计并制造了用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的,额定电流电压等级为4000A/8000V的6英寸晶闸管。采用电子辐照技术,实现了静态参数与动态特性的有效折衷。成功研制的这种器件具有短路电流高、动态特性好等特点,并在6英寸换流阀晶闸管测试试验平台上进行了各种试验和检验。  相似文献   

2.
近期,由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6英寸4500A/7200V大功率晶闸管成功在灵宝背靠背扩建直流输电系统获得应用。这标志着世界上最大容量的6英寸晶闸管已经进入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3.
2010年11月28日19时12分,由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全部5英寸7 200 V晶闸管的宁东-山东±660 kV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极Ⅰ系统正式投入商业运行。200万kW来自宁夏东部的优质电能通过1300多km的电  相似文献   

4.
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用晶闸管的测试和试验除了必须满足常规的项目要求之外,还必须进行一些普通工业应用极少提及的特殊项目,例如雪崩电压特性(长雪崩和短雪崩)测试。文章论述了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用晶闸管的雪崩特性测试及测试台的研制。该设备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数据采集、电压电流波形显示、测试结果记录均由LABVIEW编写的控制程序完成,使用简便、自动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5.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近年来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介绍(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设备要求及运行方式,分析了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所面临的技术挑战,指出特高压直流输电在技术上没有不可克服的难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用晶闸管除需通过常规的特性测试外,还必须多次进行多项特殊项目测试,例如极限性的临界电压上升率(dv/dt)和不同dv/dt下的电压转折关系测试。文章论述了一种测试±66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用晶闸管临界电压上升率特性的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其数据采集、波形显示以及结果记录均由Labview编写的控制程序完成,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近日,由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洲所”)研制的高速列车永磁同步牵引系统成功通过国家铁道检测试验中心的地面试验考核,即将装车考核试验。该系统的成功装车,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高铁永磁牵引系统技术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8.
2006年11月26日.由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基于光电触发技术的电气化铁路用高压直挂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简称“电铁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顺利通过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这标志着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研制的电铁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获得了用户及鉴定委员会专家的高度认可,在产业化道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12月15日,云南电网公司在昭通和曲靖地区增设的6套直流融冰装置(其中500 kV直流融冰装置2套,220 kV直流融冰装置4套)投入运行,该直流融冰装置的关键器件——大功率高压晶闸管由中国南车下属的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电力电子事业部提供。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1月1日,装有首批8英寸IGBT芯片“睿芯”的模块在昆明地铁车辆上完成段内调试并成功运行。目前,该车辆已稳定运行超一万公里,各项参数指标均达国际先进水平。这意味着由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8英寸IGBT芯片已彻底打破国外高端IGBT技术垄断,实现从研发、制造到应用的完全国产化。  相似文献   

11.
《机车电传动》2021,(5):71-76
作为能量变换和传输的重要器件,大功率晶闸管在诸如高压直流输电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电网对输电功率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晶闸管导通容量备受关注。但是,随着容量的提升,传统的直线斜角造型技术在保证角度足够小的同时,会减少较多的阴极有效导通面积。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占比终端结构的大功率晶闸管,该晶闸管采用折线造型技术,能够在终端结构侧做到更小的角度,达到与直线斜角造型技术同样的电场优化效果,还可以保证阴极有效导通面积。最后,通过Silvaco平台,建立8.5 kV晶闸管的TCAD模型进行分析,验证所提出的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机车电传动》2021,(5):47-52
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Reverse Blocking Inte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 RB-IGCT)作为一种具备双向耐压与正向可控关断的新型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在电网应用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HVDC)应用中换相失败的现状、原因及对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要求,对比了不同器件种类和不同IGCT类型间的特点。针对4.5 kV逆阻IGCT的静态特性、通态特性和开关特性进行了理论与仿真分析。最后通过合成试验验证了逆阻IGCT门极驱动高位取能、黑启动与对HVDC工况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4.5 kV逆阻IGCT可作为提升HVDC抵御换相失败能力的优选器件之一。  相似文献   

13.
2011年5月25日,由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实施的中国南车大功率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产业化基地在湖南省株洲市田心高科技工业园奠基,我国首条8英寸IGBT芯片生产线项目随之启动。这标志着该公司将成为国内唯一掌握IGBT从芯片设计至模块封装到系统应用整套技术并形成完整产业链的企业,也标志着我国IGBT关键技术长期受制于国外公司的局面将由此改变。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首台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研制成功1999年9月8日,我国首台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竣工剪彩仪式在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隆重举行。这台被命名为“捷力号”机车的诞生,是我国内燃机车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实现了“零”的突破。铁道部、中车公司、铁路局以及青岛市的有关领导出席剪彩仪式并致辞。“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研制”是铁道部“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参与研制的单位有四方机车车辆厂、永济电机厂、大连内燃机车研究所、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研制过程中,遵循模块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机车直流传动向交流传动十年转换研讨会”在南戴河召开1999年7月30日~8月3日,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公司)会同铁道部科教司在南戴河召开了“我国机车直流传动向交流传动十年转换(以下简称‘十年转换’)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株洲电力机车厂、四方机车车辆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上海铁道大学、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等20余个单位的30余名领导、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与会代表听取了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所作的4个技术报告,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和大连内燃机车研究所作的有关国外…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中国南车集团株洲南车电机公司研制的首台时速200km动车组牵引电机一次通过用户验收。同时,该公司研制的时速200km动车组牵引变压器目前已开始批量生产。这些都标志着时速200km动车组牵引电机和变压器技术的引进和国产化在株洲南车电机公司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7.
内容简介换流能量保存型逆变电路是一种电压型、用电流脉冲强迫换流的逆变电路。它以快速晶闸管为载流和开关元件,用推挽形式以振荡脉冲电流对工作着的晶闸管进行强迫换流。可以组成半桥式,单相桥式或三相桥式逆变电路。由于推挽式电路可以省去进行辅助关断的晶闸管,因而其主电路结构比较简单。相应地,也可以简化触发电路和保护电路。由于这种换流电路在强迫换流过程中,换流电容器中储存的能量以互相转移的方式得以保存,更由于电路中加入了能量反馈环节,因  相似文献   

18.
《都市快轨交通》2010,(2):66-66
2月19日晚11点,在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由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研制的我国首批自主产业化A型地铁车辆成功通过了半年“大考”,已经投运的5列地铁车辆迄今安全运行超过20万km,载客超过1000万人次.这标志着我国A型地铁车辆自主产业化能力和成果得到了实践的有力验证,为提供50辆A型车供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9月14日,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首列车辆在中国南车股份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下线,这是首个由中国企业自主投标、自主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型地铁车辆项目,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了世界最高端地铁车辆技术的自主产业化。  相似文献   

20.
高压直流输电单极运行时产生的大地直流电场,在中性点直接地系统的变压器铁芯中产生直流偏磁,对变压器及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严重影响。以国内外首个治理直流偏磁的特高压站为实例,介绍电阻限流法治理直流偏磁问题的应用以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