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表面活性剂是指活跃于表面和界面上具有极高的降低表面、界面张力的能力和效率的一类物质。它是具有功能性的精细化工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农药、纺织、化工、黏合剂、选矿、油田化学品、造纸、皮革、感光材料等工业领域以及洗涤用  相似文献   

2.
《公路》1958,(8)
南京市的各式黑色道路中,表面处治很多。这些表面处治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旧泥结碎石路面上进行表面处治,另一种是先修建泥结碎石路,开放一段时期的交通后,再进行表面处治。新的表面处治是属于后一种类型的改良,又类似简易式贯入路面。它的厚度甚薄(1(1/2)至2公分)。其优点是它的结构型式新颖,可以保证连续施工,缩短施工期限,节省人工和材料,从而降低路面的工程造价。兹将新方法的结构、所用材料、施工方法及有关含水量的掌握等问题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是一类新型多效润滑脂,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剪切安定性、极压抗磨性、氧化安定性、抗水性和防锈抗腐蚀性等,广泛用于冶金、汽车、建筑等行业。介绍了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特征,探讨了复合磺酸钙的稠化机理,分析了复合磺酸钙的组分对润滑脂理化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CRC+AC复合式沥青路面层间界面粘结层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连续配筋混凝土(CRC) 沥青混凝土(AC)复合式沥青路面,层间界面抗剪切是一项重要的设计指标,它对于减少路面的车辙、滑移、拥包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便携式岩土剪切仪进行CRC AC层间界面粘结层材料的剪切试验,分析层间结合材料及防裂土工布等因素对界面粘结材料抗剪强度的影响,并对层间粘结层的结构与材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湿热环境作用下沥青-集料界面的黏附性破坏,是路面结构损害的重要成因;而沥青和集料的表面能与界面黏附性能密切相关。用载玻片替代集料进行试验,根据表面能理论,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定两种沥青和两种集料的接触角,通过接触角计算出各个集料的表面能,最后算出沥青-集料的黏附功,用黏附功来表征沥青-集料的黏附性;接着模拟湿热环境对沥青-集料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对剥落部分进行拍照,用Image-Pro Plus(IPP)软件计算得出剥落率来评价沥青-集料的黏附性。结果表明:表面能理论分析和用IPP软件计算出来的结论一致,更能说明表面能理论中的黏附功可以用来评价沥青-集料界面黏附性能。  相似文献   

6.
一、齿轮电解去毛刺的原理和设备简介当电流通过电极与电解液的界面时,在界面处发生化学反应。阳极(齿轮)的金属在电流和电解液的作用下,其表面的分子溶解到电解液中,并被流动的电解液冲走,从而去掉齿轮表面的毛刺和锐角。  相似文献   

7.
本文开发一款投影式空调面板开关,利用投影仪将界面的内容投射到物体表面,结合摄像头的卷积神经网络视觉检测,可直接完成界面操作,实现功能交互。本投影开关具有很强的适配性,可在多种物体表面成像,具有使得内饰简约和科技感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沥青-石料的界面黏结性能直接决定了沥青混合料的强度、耐久性、稳定性等路用性能.根据表面能理论建立沥青-集料界面的黏附模型,通过黏附性模型计算了3种沥青与3种石料的黏附功,并以此为指标评价沥青-石料的界面黏结性能;然后通过室内石板材抗剪强度试验验证了表面能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利用灰关联理论分析黏附功、黏度、酸值、碱值等因素与抗剪强度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抗剪强度试验与表面能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表面能理论指标黏附功与抗剪强度的关联性最好;进一步说明了表面能理论作为一种定量评价沥青-集料界面黏结性能的方法和标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该文根据表面能理论建立了沥青-石料界面的粘附模型,通过粘附性模型计算了3种沥青与3种石料的粘附功,并以此为指标评价了沥青-石料的界面粘结性能;然后通过室内抗剪强度试验验证了表面能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利用灰关联理论分析了粘附功、粘度、酸值、碱值等因素与抗剪强度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抗剪强度试验与表面能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即影响沥青-石料间粘结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沥青的种类,而石料对沥青-石料间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表面能理论指标与抗剪强度试验结果的关联程度最好;也进一步说明了表面能理论作为一种定量评价沥青-石料界面粘结性能的方法和标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地聚物作为一种低碳环保、应用潜力广阔的无机结合料,其与不同表面构造集料的界面交互作用直接影响地聚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充分考虑集料矿物晶向的各向异性,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 MD)从原子分子层次的作用模式和强度分析,模拟了地聚物主要水化成分N-A-S-H、C-A-S-H和集料矿物化学成分SiO2、CaCO3不同晶面的静态界面相互作用,并采用单轴拉伸方法从纳米尺度下讨论了不同界面交互的动态力学行为。模拟结果表明:CaCO3各晶面表现出比SiO2更强的表面能和表面浸润性,并与C-A-S-H、N-A-S-H的界面相互作用势和拉伸应力更强,但CaCO3晶面各向异性明显,性能稳定性不及SiO2。地聚物与集料矿物的相互作用势主要由静电势提供,由于矿物界面静电作用及浸润特征,交互区水分子聚集,氢键作用明显,同时水分子与Ca2+、Na+进行配位形成水合离子,有助于离子在矿物表面迁移、沉淀与成核生长,增强界面空间位阻效应。在单轴拉伸模拟中,地聚物与集料矿物界面拉伸失效机制包括2个阶段:第1阶段(0 nm<界面位移d<0.15 nm)主要克服界面交互的静电作用,第2阶段(0.15 nm≤d≤0.3 nm)主要克服氢键作用。MD模拟有助于从分子尺度揭示地聚物与集料界面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地聚物混凝土材料优化、交互界面强化及损伤等提供了新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专利之页     
挖土机的刀具 (苏联)SU1154—425—A 这种刀具有支承壳(1)和工作部(2)并配带切割边(刃)。前表面(4)具有凹入(6),它的基部(6)是属双曲线型。凹入(5)是以离切割边一定距离定位的(该距离的长度为切割边宽度的0.8—0.9) 该刀具以一定的深度插入土壤中,当它移动时将切下的泥土分离开。被分离开的泥土横过刀前边表面而移动,而且在凹入开始移动时才与刀具前表面相接触。优点:由于以一定的几何形状进行设计,该刀具在对土壤切割时所消耗的能量可节省。  相似文献   

12.
复合式沥青路面层间粘结效果不佳是其主要病害形式之一。文中依托南渝(南充—重庆)高速公路,采用凿毛台车,对试验路段水泥砼基面进行喷砂打毛和凿毛台车凿毛处理,处理后测试水泥砼基面的露骨率、构造深度及摆式摩擦系数,并用剪切仪、拉拔仪测试复合式路面层间剪切和拉拔强度,最后对两种界面处理方法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凿毛台车处理的凿毛界面露骨率在85%以上,构造深度为1.17mm,剪切强度为0.8 MPa,拉拔强度为0.54 MPa,均高于喷砂处理界面;摆式摩擦系数不能用于评价水泥砼界面处理效果;凿毛法能有效除去表面浮尘,增加界面粗糙度,增强层间粘结效果,具有较好的打毛效果和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13.
《摩托车》2004,(4)
胶粘剂(丙烯酸酯)俗称“哥俩好”,它是通过表面的附着作用将两种相同或不同材料的物体以一定的牢固程度粘接起来,具有便捷、经济实用等特点,深受大家的喜爱。下面我介绍一点小经验供参考。 座式摩托车的外壳及弯梁车的挡风板的粘接。它们的表面上都粘有灰尘和  相似文献   

14.
温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节能环保型路面新材料。添加表面活性剂(Evotherm)的温拌沥青混合料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不仅摊铺温度、拌合温度可降低30℃及以上,同时还具有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同甚至更好的路用性能。因此添加表面活性剂(Evotherm)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界面改性的碳纳米管(CNTs)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机理,用酸处理CNTs的表面,并采用聚乙烯醇(PVA)作为桥联剂改善CNTs与水泥基体间的界面,首先采用XPS光谱、FTIR测试及ToF-SIMS质谱法评价CNTs的表面处理和界面结合情况,然后对比分析了水泥/PVA、水泥/a-CNTs、水泥/PVA/a-CNTs和水泥/PVA/CNT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结果表明:CNTs通过表面处理可以得到有效官能团,从而增强和水泥之间的连接,PVA的加入也可以有效改善CNTs与水泥的结合程度;未经处理的原始CNTs对水泥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增强效果不明显,而含有PVA和经表面处理的CNTs的水泥复合材料,其抗折强度显著增加,可从5.52 MPa增加到12.61 MPa。研究证明,通过强化CNTs和水泥基体之间的界面,可以明显增强水泥/CNT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絮状木质素纤维投料机的结构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纤维在SMA混合料中的作用沥青玛蹄脂碎石(StoneMasticAsphalt,简称SMA)是一种新型的沥青路面材料,与普通沥青混凝土不同,它是以粗集料构成空间骨架,而由沥青、矿粉和纤维组成的玛蹄脂填充骨架的空隙,形成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SMA路面突出的优点在于:(1)粗集料形成的骨架结构,赋予沥青路面很高的抗车辙能力;(2)路面表面纹理粗糙,构造深度大,路面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3)密实的结构和颗粒表面裹覆很厚的玛蹄脂油膜,使路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低温抗裂性。由于SMA混合料粗集料多,而沥青用量也多,为了吸附住过量的沥青,添加了纤维材料…  相似文献   

17.
半刚性路面,系将以水泥为主体及加入特殊掺入剂制成的灌入用的乳浆,撒布灌入于开级配沥青混凝土的表面骨料空隙中而成的路面。它具有以下特征:(1)路面表面富有刚性,也具有柔性。(2)克服沥青路面的弱点,耐油性、耐热性强。(3)高温时耐流动性好。  相似文献   

18.
UHPC (超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具有抗拉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变形性能优异的特点。为克服UHPC生产工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的缺点,提出一种UHPC主梁由工厂预制,NC (普通混凝土)桥面板现浇而成的新型组合桥梁。然而,UHPC-NC组合构件叠合面的力学行为是决定2种材料能否良好共同工作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具有抗剪箍筋作为连接件的组合梁的界面抗滑移性能,对10组UHPC-NC叠合试件进行了推出试验,研究了抗剪箍筋的数量、结合面的粗糙程度、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纤维的形态等因素对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置一定量的抗剪箍筋、对界面进行凿毛处理、提高NC强度等级可以显著提高界面的抗剪极限承载力,而钢纤维的形态对承载力几乎没有影响。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个典型试件的粘结滑移曲线及理论抗剪承载能力。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超高性能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叠合构件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21,66(7):267-270
研究沥青混合料在其服役过程中油石界面的黏附效果的衰减规律。对盘锦90号沥青、中海90号沥青及SBS改性沥青进行了为期6年的跟踪收集,采用旋转蒸发器法对不同服役年限的沥青进行回收。采用油石界面黏附功理论对3种不同服役年限的沥青和两种不同矿料(石灰岩和花岗岩)界面参数(沥青表面张力、沥青与矿料的接触角)进行了测试,并对黏附功进行了定量计算。经过进一步分析得出了沥青在不同服役期间的界面黏附功的衰减规律,同时回归出油石界面黏附功衰减方程。研究成果对于优化沥青混合料设计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二 数字(存储)式示波器(DSO) (一)示波器的使用 1.启动示波器 如果系统已经处于“万用表”界面中,按“示波器(DSO)”按钮即可打开示波器,如果在“查找故障指南”或“车辆自诊断”模式下,则可按“检测仪器”按钮,即可进入上次使用的界面:有可能是“万用表”界面,也有可能是“示波器”界面。示波器界面第一次设定时,会显示其基本设置,如图10所示。从此以后,每次选中示波器界面,上次使用该界面时的基本设置都会显示出来并且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