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辆运动稳定性试验台试验及与线路试验间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车辆试验台试验轮/轮接触有别于线路的轮/轨接触,具体分析了在车辆运动稳定性试验时,试验台试验与线路试验之间的判别并以160km/h准高速客车为是机车内燃在损工况监测与进行数学寞和稳定性分析,通过试验验证,该建模和计算方法正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车辆不同悬挂参数下试验台稳定结果的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2.
探讨轮轮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方法和实现计算机模拟。以车辆滚动试验台模拟直线轨道和直线不平顺轨道车辆的运动为研究对象,用De Pater的车辆动力学一阶理论建立轮轮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式,用MATLAB语言编制软件,将空心轴传动高速动力车轮GDM与P60钢轨配合,分析计算其试验台轮轮接触的动力学参数,为高速轮轨型面的优化提供依据并为车辆在滚动试验台上运动的计算机模拟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滚动振动试验台在测试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时,轨道轮与实际线路的差异会造成测试结果出现偏差。文章利用SIMPACK软件建立6轴机车模型.模拟滚动振动试验台6轴机车试验,分析轨道轮半径、车轮踏面斜率对机车车辆蛇行运动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结合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的单轮对蠕滑力试验,介绍其试验系统,进行相关的理论分析和计算,例如试验系统所特有的轮轮接触蠕滑率计算、轮对运动方程推导、试验过程的动态仿真计算。最后通过试验和计算结果的对比,对轮轨蠕滑力计算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机车车辆轮—轮与轮—轨接触关系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滚动振动试验台进行车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测试时,由于用有限半径的轨道轮代替平直轨道,即使在所有模拟参数与实际线路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其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仍存在误差,本文从轮轨接触几何参数,重力刚度、轮轨接触斑几何何形状及蠕滑特性等多方面分析轮-轨和轮-轮工况的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对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参数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可对滚动振动试验台的标定提供定量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C70E型敞车为试验对象,结合车辆动态特性和试验台加载结构,布置了反映车体振动状态的加速度测点,通过车辆线路运行动态响应测试采集数据,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试验台迭代的目标信号;利用白噪声信号驱动试验台,得到试验台和车体的系统响应,计算出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根据已知的目标信号和获得的系统频率响应函数,利用TWR迭代方法在试验台上进行迭代,最终得到试验台上模拟车体线路运行的驱动信号。迭代误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试验台上的车体响应信号与目标信号的时域、频域基本一致,达到了模拟线路运行的要求,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文中提出的各项关键技术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轮轨滚动接触振动是产生轮轨噪音、波浪形磨损和滚动接触疲劳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数值方法分析全尺寸滚振试验台和原形尺寸单轮对试验装置进行轮轨滚动接触振动对轮轨需滑力影响的试验现象,确定了影响轮轨滚动接触正压力的主要因素。分析中采用了“集中质量法”对用来模拟轮轨关系的轮/轮物理模型进行了离散,论/轮接触表面的法向变形满足Hertz接触条件。  相似文献   

8.
在考虑车辆通过实际线路稳态圆曲线时所受的离心力作用、线路超高、轨道内外轨长度差、轨道自身圆曲线特征下,通过滚振试验台达到对实际曲线线路运行的模拟,并给出一种具体的台架试验方法。分析表明,整车线路工况与试验台工况在轮轨(轮)间接触点位移变化、轮对摇头角等接触特征,以及轮轨横向力、脱轨系数、磨耗功等轮轨力特征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误差在5%以内。从工程角度看,本文提出的滚振试验台稳态圆曲线模拟方法是可行的,可为建立具有稳态圆曲线功能的滚振试验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防滑试验台是防滑控制装置进行功能测试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有效验证平台。通过对防滑试验仿真技术的研究,提出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建立试验台的各项测试功能,形成一套快捷的低成本实现方案。防滑试验仿真系统按功能分为黏着模块,旋转动力学模块,气动模块和试验控制模块,论述了各模块的理论技术及仿真建模方法。以CRH3动车组制动系统各项参数为例,利用ES1000实时仿真系统建立了防滑仿真试验台,并进行了干轨和湿轨的防滑仿真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防滑系统在轮对滑行过程中能有效调节制动缸压力,使得实际施加于轮对的制动力未超过轮轨最大黏着力,避免了轮对滑行,验证了该仿真试验台方案的可行性和各功能模块建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阐述利用机车整车试验动态检测装置代替机车线路运行试验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发展过程。分析比较机车试验台轨道型式、轨道轮直径和黏着系数的适用条件。推荐机车试验台的试验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轨道车辆车轴疲劳试验,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车轴疲劳试验标准体系;介绍了旋转弯曲式试验台和偏心激振式试验台的差异性,发现在偏心激振式试验台上试验时,应变片应粘贴在距离车轴轮座内侧边缘0.4 m范围内;论证了轴身疲劳应力与实测应力的区别,认为车轴试验时应按疲劳应力进行试验,否则将导致偏于风险的设计和制造;探索性地提出了试样制作和变轨距车辆车轴试验的思路,使车轴试样在加工中得到了管控,提高了车轴试验的真实性,通过分析变轨距车辆车轴和传统车轴的区别,提出了变轨距车辆车轴疲劳试验时的试验思路。通过以上若干问题的详细探讨为国内车轴疲劳试验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轨道不平顺是影响铁路车辆轮轨动态作用力和车辆平稳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车辆受轨道不平顺激扰时的性能,需在线路上开展测试。但组织线路试验受到较多限制,且线路激扰的随机性较难重复。基于铁路货车疲劳与振动试验台,提出一种模拟轨道不平顺激励下车辆振动台架试验方法,可获取单个车辆受轨道不平顺线路激扰时的车辆性能。介绍试验台组成、参数测试和激励信号的创建方法。将台架试验应用于某型转向架研制中,获取了该转向架与C_(70)车体配装时的车辆性能。在运输技术中心(TTCI)进行线路试验,验证了台架试验方法的合理性、实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个运用于摆式车辆的动力学性能仿真的数值计算模型,特别考虑了曲线通过工况。在此模型中,把实车上使用的控制软件和车辆数值计算机械结构模型结合起来,再现了倾摆主动控制装置的动力学。为了验证数值计算仿真模型,把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台试验及室外线路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防滑器的工作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防滑器在进行试验台试验和线路试验时的作用判断标准,以及车辆制动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确定标准和模型所需的数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单轮对脱轨试验及其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滚动振动试验台进行了单轮对脱轨试验的试验系统,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同时利用仿真计算,对单轮对试验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就单轮对脱轨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轮载荷载率是引直脱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高速机车、动车和车辆的走行部采用径向可调轮对,可以大大减少在弯道上运行时的轮-轨磨耗,磨耗量最大可减少80%。文中介绍了AEG和MAN等公司为ICE等高速动车开发的多种具有径向可调轮对的走行部;详细介绍了其模拟计算,结构设计、滚动试验台试验及线路运行试验等整个开发过程以及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高速铁路上运行的动车组列车出现构架失稳报警问题,对失稳动车组轮对踏面以及失稳区间钢轨磨耗特性进行测量,发现失稳情况动车组踏面出现严重的凹形磨耗,而失稳区间钢轨以轨距角磨耗为主.对现场实测轮轨接触特性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动车参数建立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轮轨磨耗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选择装备典型凹磨踏面,在不...  相似文献   

18.
轮对内侧距对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分析国内外轮对内侧距方面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在不改变车轮踏面形状、轨距和钢轨轨头形状的情况下,进行单纯改变车辆轮对内侧距的滚动台试验研究,分析等效锥度对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①在保持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相同的情况下,增加轮对内侧距有利于改善轮轨关系和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②在车轮踏面形状、轨距、钢轨轨头形状等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单纯改变轮对内侧距,必然会导致轮轨接触关系的变化,从而影响机车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对于我国目前采用的车轮踏面形状、轨距、钢轨轨头形状而言,轮对内侧距从1 353 mm变化到1 360 mm,将导致轮轨接触等效锥度的增加,从而降低车辆的运动稳定性临界速度。③轮对内侧距的选取与车轮踏面形状的选择密切相关,在改变轮对内侧距以后,必须根据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变化重新对其进行综合优化,确定合适的车轮轮缘踏面外形。  相似文献   

19.
250km/h高速客车动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宋绍南 《铁道车辆》1998,36(5):9-12
介绍了我国第一辆250km/h高速客车转向架试验研究结果。针对原设计造成该车蛇行临界速度低的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台试验,提出了改进措施,提高了该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新型基于轮轨接触的轮轨作用试验台的技术方案,解决以往采用轮—轮接触试验台模拟轮轨接触关系的不准确性。对试验台关键的轨道驱动方式进行了分析,采用行星齿环滑块往复运动机构作为其传动机构。建立了运动机构的数学模型,并采用ADAMS软件完成机构的仿真分析。新型轮轨作用关系试验台可真实反映轮轨之间的接触作用,对轮轨关系的研究提供试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