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AIS航标应用技术特点,根据AIS航标配布原则,介绍了AIS航标的实现功能,包括AIS航标的传统航标效能、补充现有航标服务、发射航标状态以辅助航标管理机构对航标进行管理、特殊状况下快速布设AIS航标、其他关键区域的航标服务,随后文章介绍了AIS航标布设过程中关键问题,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航海船舶中,有效地保证了船舶运输安全性。AIS航标是助航系统的重要组成,其布设位置直接影响着系统效能的发挥。本文首先介绍了AIS航标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然后分析了AIS航标的布设原则和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AIS航标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海事机构也在内河和沿海设置了相当数量的AIS航标。海警舰艇执法执勤的水域主要是在内河和沿海,因此,研究如何充分利用AIS航标技术来提高海警舰艇对辖区水域的监控质量以及对遇险船舶人员的搜救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详细分析AIS航标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总结AIS航标在海警舰艇进行维权、执法、服务中的应用效能,以及海警舰艇在使用AIS航标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给我国未来跨海通道建设后的航标管理提供借鉴,考察美国、欧洲的跨海大桥水域航标布设情况,考察发现:国外对桥区水域的船舶定线制设置比较谨慎,但设置的船舶定线制水域基本覆盖整个桥区水域;航标配置总量较少,多布设在航道转向水域或暗礁水域,航路间距也较大,未出现在桥梁轴线两侧密集布设航标的情形。加强航标布设,协助船舶尽快适应改变后的通航规则,提高桥区水域通航安全管理水平,是跨海大桥建设后的通常做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如何合理设置AIS虚拟航标的问题,以长江流域和上海港为例,对AIS系统的信道容量及系统阻塞率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1)AIS虚拟航标的设置占用部分通信时隙使信道容量减小;2)系统内船舶数量越多,系统阻塞率增加趋势越明显,AIS虚拟航标的设置对系统通信影响就越大。基于此结论对不同水域条件下可设置AIS虚拟航标数量的阈值进行分析,给出了合理设置AIS虚拟航标的建议,可作为不同水域设置虚拟航标的参考。在确保对船舶通信影响较小的条件下,对AIS虚拟航标进行合理设置,能更好地发挥其助航预警功能、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天津港复式航道建设、航标设计方案以及航标布设、验收和再调整情况,并通过AIS船舶流量统计、航标用户意见反馈和船舶交通事故分析,得出天津港复式航道航标配布评估结论。  相似文献   

7.
AIS虚拟航标的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沿海现存的航标以视觉航标和无线电航标为主。近年来,随着AIS岸基系统的建成及船用AIS的普及,该技术已不仅用来识别和避撞,而是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诸多海事功能的复杂系统,特别是基于AIS的虚拟航标的出现及逐步应用,给航标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目前,中国沿海的AIS岸基网络系统已基本建设完成,基本能够形成对沿海水域的连续覆盖。按照SOLAS公约2002年修正案要求,500总吨以上船舶在2008年以前应安装AIS。AIS在沿海已得到广泛应用,为拓展AIS功能、充分发挥AIS作用打下了坚实基础。对航标而言,它使虚拟航标的设置成为可能,这将对未来航标的发展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港池航道通航环境较复杂的水域配布实视觉航标存在的问题,提出设置虚拟AIS航标的设计方案.经过对虚拟AIS航标标准符合性、实际配布案例、播发显示特点和岸基通信信道资源保障等进行研究,剖析虚拟AIS航标在环境干扰、船舶使用、通信支持等方面存在的隐患,提出了北斗星基AIS、VDES技术研究和建立基于S-100标准的A...  相似文献   

9.
李峰  曾乐  刘斌  蔡昊  施勤  林治家  郝江凌 《水运工程》2023,(11):173-179
为了进一步改善长江下游重点航段的航标布设方案和航路航法,完善通航环境,探索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辅助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虚拟航标布设优化的方法,并以密集港区临港侧航道、深水复合航道和主航道到港口“最后一公里”航道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电子航道图,针对船舶交通流的船舶轨迹回放、碰撞危险度分析、船舶轨迹线分析、航道门线分析和船舶航标间距分析等方法能够以可视化的手段有效地找到航标布设方案的薄弱位置,为AIS虚拟航标的增设优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长江镇江段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AIS虚拟航标在标示12.5m深水航道、特殊水域、工程水域等情况下的应用实例。在对通信方式选择、AIS信号场强与作用效果、AIS网络结构与容量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给出AIS基站选址和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通航密度大、航道窄以及航行线路复杂区域的船舶通航安全问题,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海坛海峡为例,利用虚拟航点与虚拟AIS数字航标进行海坛海峡的导航.该海峡航行环境复杂.新修建的海峡大桥对船舶通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靠VTS和AIS航标不能完全解决所有的问题.采用数字化航标--AIS虚拟航标帮助导航,依据有限个离散航点拟合成船舶航线函数,AIS基站利用编程方式将AIS虚拟航标信息通过VHF频道传送到AIS船台,并在与AIS相连接的电子海图中显示于航线两侧,以便解决复杂水域的航行问题.这种方法既节省了航标的维护费用,又能动态地对某海域适当地增减航标,有效地保证船舶在该海域中安全地航行.  相似文献   

12.
AIS采用自组织时分多址通信方式,AIS终端加入网络时,当工作在基站服务区内的船载AIS或航标AIS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候选时隙重叠,造成时隙冲突。此文通过实时采集AIS基站数据,获得时隙占用数据;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在线监测与评估,给出了各种时隙数占用概率的统计分析结果,并对AIS时隙占用进行初步评估。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在船舶交通密度比较大、AIS航标大量布设时,时隙冲突必然存在,将影响AIS信息的播发和接收,给船舶安全航行带来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船舶行业的快速发展,在船舶通航水域都越来越多的应用AIS航标技术,而AIS应用在航标中主要对船舶的航行起到促进和加强的安全服务,对于我国未来的航海事业来讲,其作用必定会带来非常很远的影响。本文就AIS应用在航标中的分类进行阐述,并对其应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游艇产业爆发式地发展,我国目前却依然没有专门针对游艇的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相关的航海保障监管制度与服务保障几乎还处于空白,对游艇航行水域航标设置规范出台的需求呼声极高。本文对游艇航行水域航标布设水域、游艇航标的研发方向等进行探讨,为将来游艇航标的统一设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航海技术》2008,(3):50
近日,上海海事局上海航标处完成了长江口深水航道D26至D37等12座AIS航标抛设,加上之前抛设的106和107,目前上海港已有14座AIS航标投入使用。AIS航标,通过安装在航标上的AIS终端,每隔3分钟一次发送浮标的名称、类型、位置等信息,覆盖半径可达6海里,使周围船舶了然于胸,是航标领域数字化的一项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游艇产业逐渐呈现繁荣态势。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游艇航行水域的航标布设领域还缺乏具体的标准和规定。本文结合游艇航行水域的特点,对目前初期试研制的杆状小型灯浮标进行试用情况研究和分析,为以后制定游艇航行水域航标布设相关规范标准提供参考依据和奠定测试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现在,南槽航道标志按可用安全水域中心线布设而南支下段航标志明显不足,为适应航运事业飞速发展和充分发挥航标的助航效能必须重新配布现有标志。本文提出下列建议:加密布设航标;减小航标间距;改用侧面标为主的等叉布设等。这样可以拓宽航道,增加航道水深,减少转向次数,充分使用航道水域,不仅得益于船舶航行和避让操纵,而且可使大小船舶分道航行,显然这对改善水上航行安全和航行秩序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实体AIS航标是常用的助航标志。受海上盐雾、高湿度、强振动工作环境影响,AIS航标容易出现故障。本文根据AIS航标技术特点,系统分析AIS航标检测需求,结合航标电气检测相关要求及规范,制定了AIS航标电气检测方法,包括检测项目、检测准备工作、工具配置及检测步骤。本文的研究有助于AIS航标日常维护工作的标准化,给航标一线维护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AIS航标系统建设的不断完善,覆盖区域不断扩大,AIS航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IS航标以航标为载体,扩展了传统航标的视觉和听觉范围,可提供航标当前位置和状态。本文就AIS航标在综合水文气象以及防碰撞预警系统等方面的创新以及推广应用进行探讨,以促进AIS航标管理工作和应用推广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AIS航标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国内航标航标部门的一项热点工作,近年来基于AIS网络的航标远程监控,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长足进展。本文结合航标基层单位工作实际,就航标AIS应答器及其网络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