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起单机撞人事故发生后,在进行制动距离时遇到下列问题:机车使用的粉末冶金闸瓦,无正式计算参数;紧急制动过程中动力制动与闸瓦制动同时投入,制动距离计算无相关先例。针对上述问题,根据《铁路机车操作规则》第35条规定和机车操纵实际,提出了实际操纵和制动距离计算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机车制动力的控制特点与平稳操纵关系的论述 ,对货物列车机车司机常用制动时掌握机车制动力存在的问题及“大劈叉”的利弊进行了说明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常用制动时 ,控制机车制动力的具体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SS4G型电力机车操纵节监控装置发出常用制动指令时,操纵节牵引动力卸载而非操纵节动力不卸载的现象,对TPZ27型电子柜控制机车牵引动力的相关电路进行分析探讨,指出非操纵节动力不卸载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4.
1 前言 目前我国生产的电力机车普遍采用的动力制动方式为电阻制动和基础制动.其中电阻制动是利用直流电机的可逆性原理,将牵引工况的电动机转化成制动工况的发电机运行,将机车的动能转化成热能消耗掉,对实现列车的平稳操纵、提高运行速度,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减少闸瓦和轮缘磨耗,实现机车自动控制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司机操纵不当,机车故障和机车设计固有的缺陷,常造成机车制动电阻带烧损,浪费了机车大量的材料费和检修费,给我段安全生产造成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例如迎水桥机务段2002年1季度,电阻带落修情况就十分严重,具体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5.
针对SS4改型机车非操纵节在制动工况牵/制开关不转换,造成机车制动力不足的故障,结合机车电路原理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作为机车乘务员最基本的技能莫过于列车运行中对机车故障的应急处理,而应急处理最关键的要素是快速、有效地排除故障或采用其它方法维持列车运行,列车制动关系到旅客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DF4型内燃机车是我国铁路运输主要牵引动力之一,其制动操纵装置采用JZ—7型空气制动机。根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瓦日线重载列车牵引试验和运行实践的总结与分析,系统阐述了单元重载列车在长大下坡道地段动力制动和常用制动操纵注意事项;结合列车运动方程和列车合力计算公式,提出了重载列车循环制动时充风时间及充风距离的计算方法;并对重载列车在长大下坡道地段紧急制动停车再开且须限速运行时,需要救援的情形及操纵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论述,以指导机车司机操纵和对相关非正常情况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大秦铁路重载组合列车采用Locotrol同步控制系统,可使列车头部主控机车与中部从控机车间保持同步操纵。但是在列车缓解过程中,由于全列只有2个机车作为风源对列车管充风,列车前后部制动同步性差,纵向冲动明显,特别是位于列车中部断面的机车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大纵向力作用的冲击,严重影响重载列车的运行安全。为探究大秦线中部从控机车循环制动中的纵向力演变规律,进行列车在等效坡度、制动初速、缓解初速、制动-缓解初速差和电制力等各种制动调速过程中不同工况下的一系列试验,对大秦线2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中部机车纵向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针对重载列车运行安全性问题,提出了2种改善途径,一是提高钩缓装置的受压稳定性,二是通过优化操纵降低列车纵向冲动。此外,根据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的计算结果,对大秦线2万t重载组合列车在关键区段的实际运行操纵方式进行了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长大坡道循环制动缓解过程中,降低电制力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载组合列车中部机车的压钩力。通过利用坡度变化和改变电制力的优化操纵可以降低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冲动。进一步验证了试验分析的结论,为列车操纵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200辆货车制动试验台的基础上,通过加装机车制动、同步操纵和ECP制动等系统,研究并搭建了重载列车制动系统综合试验平台;为验证大轴重机车、车辆和重载列车制动系统的匹配性、同步性、以及制动缓解性能等提供试验条件和平台。  相似文献   

10.
机车无线重联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概述重载铁路运输的核心技术之一是重载列车动力分布无线重联控制技术。现代重载列车控制技术逐步向电控制动及动力分布控制、驾驶同步操纵的方式发展。采用ECP及分布动力控制技术、新型交流传动机车及机车遥控监测系统和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列车控制系统及网络计算机技术、实现有效的运输指挥及安全监控等重载列车新型技术装备正在重载发达国家得到普遍的应用。机车同步操控技术是重载列车中的关键技术,直接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