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依托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某隧道,采用地质雷达对富水地层地下水及围岩裂隙发育情况进行超前探测分析,并根据探测结果对富水地层进行超前注浆。现场开挖与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地质雷达在隧道富水地层开挖过程中的有效地质预报,可以提前采取处理不良地质工程措施,为隧道顺利掘进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探地雷达在道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几个典型的工程检测实例,详尽介绍了地质雷达在道路岩溶初勘探测、道路结构层厚度检测以及隧道掘进中的超前预报探测等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成果,结果表明了探地雷达技术在工程质量无损检测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地质雷达探测原理和在大茅隧道中使用的仪器及超前探测预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自始至终应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通过探测,首先对隧道掌子面前方数十米内的地质情况作出准确、全面、系统的判断,从而确定不良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再综合考虑地质因素、地压因素和主动支护因素,提出措施建议,及时指导施工,使得对隧道前方做到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实践证明。地质雷达应用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解决一些工程地质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首先,介绍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探测方案和探测技术参数的确定原则。其次,采用瑞典MALA公司的RAMAC/GPR通用型主机CUⅡ,同时结合掌子面地质素描,对某高速公路的3条隧道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根据现场工作条件及探测精度和深度的要求,测线布置采用"十"形测线,测量方式采用点测方式,测点间距为20 cm,天线中心频率主要采用100 MHz。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断层、溶洞、含水裂隙和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状况的预测基本符合掘进实际,保证了施工安全、加快了工程进度,同时为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瑞(丽)高速公路湖南境内邵(阳)-怀(化)段芭蕉溪隧道掘进中掌子面前方岩体结构的超前预报为例,通过地质雷达(GPR)探测,结合TSP203探测以及开挖掌子面的详细地质素描等工作,可以实时、详细、准确地了解开挖掌子面前方的岩体结构情况,为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作业进度、减少工程隐患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石磊 《路基工程》2016,(1):168-172
采用瑞典MALA CUⅢ型地质雷达,在赐儿山隧道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通过对施工现场采集的雷达剖面图的研究和对雷达软件采集的数据的分析,并与隧道掌子面施工现场地质情况进行比较,说明在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中地质雷达探测法是一种十分便捷、准确且经济的办法,对隧道安全、快速的施工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同时,地质雷达现场探测时,需减少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提高雷达图像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7.
地质雷达探测溶洞等地质体机理研究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地质雷达的探测原理,对雷达探测溶洞等地质体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雷达判别准确度的相关措施。对雷探技术用于隧道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地质雷达技术在公路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际工程应用,介绍地质雷达的特点、原理和探测解析方法;在隧道工程超前地质探测预报与隧道结构检测的应用中,证明了地质雷达的实用性、先进性及其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穿越长距离、大埋深、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工程在开挖过程中易发生涌水、突泥和塌方等地质灾害问题,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有序进行,采用一种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高效直观的探地雷达GPR及其正演模拟技术对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进行超前预报。为提高对探地雷达探测不良地质体图像特征的解译,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充水、充泥和充气溶洞模型,充水和充泥的软弱夹层模型,裂隙破碎带及断层模型下的GPR电磁波响应特征,并建立超前地质预报GPR正演模拟特征图库,为实际雷达探测图像解译提供理论基础。以常德市炉慈高速公路维新镇2号隧道和郴州市良回镇花岭公路隧道探测为例,结合后期开挖结果,验证了该技术可准确预测掌子面前方溶洞、富水、软弱夹层发育、裂隙和断层等不良地质体。  相似文献   

10.
孙震  蒋建国  刘程 《路基工程》2017,(4):214-217
应用AKULA 9000C地质雷达,对云南省玉磨铁路新平村#2隧道基底溶洞进行探测,并简要分析了地质雷达探测隧道基底溶洞的机理。结果表明,隧底地质钻探情况与地质雷达预测结果大致相符,地质雷达探测法具有快速、准确定位空洞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TSP203应用于隧道掘进中掌子面前方岩体结构的超前预报工作,不仅具有快捷、准确的特点,而且还能进行实时处理与显示。该文以在建的上(海)-瑞(丽)高速公路湖南境内邵(阳)-怀(化)段林家溪隧道掘进中掌子面前方岩体结构的超前预报为例,通过TSP203探测,结合水平钻探以及开挖掌子面的详细地质素描等工作,及时、详细、准确地了解开挖掌子面前方的岩体结构情况,为合理安排施工作业进度、减少工程隐患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质雷达探测具有精度高、快捷、无损探测等诸多优点,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捷、效果突出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之一,并在各种工程中得到了大面积应用。本文简述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及野外工作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雷达波特征,并结合实际探测成果,评价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TSP、红外探测、地质雷达、超前钻孔及电磁CT探测等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圆梁山隧道应用实例,介绍了各种预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地质雷达作为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手段之一,能探测掌子面前方岩体的变化,特别是对于含水区围岩、裂隙破碎带有较高的识别能力。介绍地质雷达基本工作原理和探测方法,并结合美国SIR-3000型地质雷达,说明其西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5.
公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为保障掌子面掘进过程的安全和组织安排,需要在开挖前对地质情况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本文对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进行了总括,重点分析了TSP法和雷达法的原理与操作步骤,为现场的超前地质预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刘海 《交通科技》2013,(4):84-87
以六武高速公路新开岭隧道掌子面出现涌水时采取TSP与地质雷达2种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对前方围岩进行地质预报为例,对应用2种物测技术探测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2种探测技术各自的优劣,以及如何在以后的工程探测中使2种仪器能很好地相互印证,确保地质预报结果的准确。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介绍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以及探测方法和技术参数的确定原则;其次,采用美国SIR 3000地质雷达系统对浙江某高速公路3条隧道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报,列举了有代表性的3类雷达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总结其不同的特点;最终表明,采用地质雷达对隧道开挖中可能遇到的节理裂隙密集带、断层、含水裂隙等不良地质情况有较好的预测效果,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李辉  韩自强  陈棚 《隧道建设》2019,39(Z1):355-360
针对某高速公路隧道掌子面临近富水断层F4-3的地质背景,为探明掌子面前方地下水发育情况,利用瞬变电磁法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通过多测线、多方位的探测方式,综合分析各方位测线的探测结果,预报掌子面前方地下水的发育段落及空间分布情况。预报结果表明: 1)YK90+755~ +811段地下水发育; 2)YK90+755~+811段富水部位主要位于开挖方向的左右两侧。最后通过超前钻孔验证,瞬变电磁探测富水区域和超前水平钻孔探测出水位置基本一致,较准确地预测了地下水的发育段落。实际开挖后富水情况与瞬变电磁预报富水段落及地下水空间分布基本吻合,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9.
长大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水突泥灾害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岩溶地区深埋长大隧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深层岩溶发育的复杂性,造成施工过程中突水突泥灾害频繁发生,对工程造成很大影响,所以进行施工地质预测预报是必要的,这项工作主要包括预测和预报两个阶段。预测主要是根据岩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础理论,对岩溶洞穴管道集中发育地段进行判定,确定突水突泥灾害的危险地段,预报工作是在危险地段应用地质探测方法对施工掌子面前方的岩溶洞穴管道分布状况进行探测,在这方面主要方法有水平钻探和物探手段,探地雷达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物探方法,由于其探测过程的连续性和定向性,在中短距离的探测预报中具有突出的优势。文章探讨了岩溶形成条件综合判识、水平钻探与探地雷达相结合进行岩溶隧道突水突泥灾害超前预测预报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公路隧道岩溶构造地质预报是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的重难点,而对岩溶构造的地质雷达反射波形特征识别是预报准确的重中之重。为了准确识别反射波形特征,通过对隧道围岩溶腔中不同填充介质的岩溶构造建立雷达正演模型,模拟研究雷达反射波波形特征。本次模型构建填充情况主要分为空溶腔(空气),充水的溶腔,充泥、砂的溶腔,混合填充的溶腔4类,对应得到其正演反射波形特征为2大类。将模拟结果与探测实例波形特征对比研究,其反射波波形特征作为地质雷达探测预报岩溶构造时可参考的波性特征,定性判别岩溶构造中不同的填充介质情况,以进一步提高预报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