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关于轨道交通车站疏散的研究多采用仿真软件直接构建三维模型,并将站内设施布局作为主要疏散瓶颈。实际上存在的复杂设施结构和客流流线冲突使客流疏散问题更为复杂,主流的仿真方法并不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以青岛地铁13号线董家口火车站地铁站为例,基于SketchUp三维建模软件绘制用作仿真场景的轨道车站模型,再运用MassMotion仿真软件分析仿真过程中客流流线冲突情况,从而找出疏散瓶颈,并考虑以流线干扰策略对疏散方案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开放所有通道而未进行流线干扰时,疏散时间未能满足要求;而在最优疏散方案下,乘客出站时间可由7.62 min降至5.43 min,优化率达到28.74%。相较于开放所有通道提高疏散效率的方案,通过设置障碍物对客流流线进行干扰,能更好提升疏散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车站运营负荷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车站运营负荷的计算和评估方法,并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为例,对其车站运营负荷进行计算和评估。根据运营负荷评估的结果,对运营负荷较大的车站进行客流流线优化:首先,确定了一些主要的客流流线优化指标;其次,针对客流流线优化指标提出客流流线优化的方法,主要包括通行效率优化方法和设施布局优化方法,并利用灰色定权聚类模型对各客流流线优化方案进行评价,从而得出最佳客流流线方案;最后,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运营负荷最高的世纪大道站为例,运用以上客流流线优化方法对其客流流线的各项指标进行优化,并利用灰色定权聚类模型进行评价,得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3.
作为以“换乘”为主要功能的公共建筑,公交枢纽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核心,其在设计阶段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内部流线设计。内部流线的设计方案直接关系着枢纽运行效率的高低,甚至于枢纽的功能实现。本文对公交枢纽内部流线进行研究,根据枢纽内换乘流线与城市道路网上交通流的相似性,修正城市路网交通分配的方法,寻找到枢纽内部优化的流线,通过“用户平衡(UE,User Equilibrium)”与“系统最优(SO,System Optimization)”两个模型建立了双层优化模型,并设计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混合算法进行了求解。采用北京某公交枢纽的数据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于公交枢纽内部流线优化设计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对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大厅进行科学的优化组织,是提高车站工作效率的主要措施。而旅客流线与列车是否匹配、检票时间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车站的工作效率,因此,本文首先建立网络模型确定出从进站口到候车区的最优旅客流线,并定义合理的检票时间,然后建立候车大厅均衡使用的指派模型,实现了求解该模型的模拟退火算法,并给列车匹配最佳流线。最后以兰州站为例,验证本文模型和算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客出行需求日益多样化,旅客对枢纽站服务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多种交通方式之间旅客合理换乘流线设计成为综合交通枢纽客流组织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引入全过程流线的概念,扩大枢纽流线优化的研究范围,将枢纽抽象为m×n的立体空间连通图,使得枢纽流线优化问题转化为图论问题.在对各节点进行二次拆分,优化节点费用的基础上,构造了旅客全过程流线优化模型.最后,选用某综合枢纽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增量配流法进行计算,得到该枢纽站的流线优化方案,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现有城市交叉口单点定时及感应信号控制方式中,相位交通流线不能动态组合,在交叉口各流向车辆到达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部分流向将产生绿灯损失.为了减少车流到达波动较大交叉口的通行时间损失,提出一种新的相位流线动态组合控制策略.通过引入交通流线相容性概念,将交通流线向量化并进行向量计算寻找相容交通流线.采用流线的逻辑运算确定可行相位组合,以相位绿灯损失最小为原则,得到周期最优控制相位流线组合.该方法能适应交叉口进口流线车辆到达随机波动较大的状态下,实时生成控制相位的流线组合,减少交叉口延误,提高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具有复杂超网络特点的流线优化问题,求解以供需匹配度最大化为目标,以能力和资源限制为约束条件的流线网络优化模型,利用向量概念,对流线网络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了简化和修正,将其转换为变分不等式形式,给出了基于投影算法的求解步骤,并以某市物流节点布局规划为例进行分析.案例研究表明:利用投影算法得到的区域物流网络供需匹配度为0.999 7,高于经验比较法得到的供需匹配度0.947 6,更接近实际物流需求;并验证了基于变分不等式的流线优化模型存在唯一解.  相似文献   

8.
针对铁路枢纽网络结构复杂、列流图绘制工作难度大的特点,研究铁路枢纽列流图的自动编制算法. 根据铁路枢纽内车站连接方向多,列流线在站内交错衔接疏解困难的特点,为车站接入点引入状态矩阵,利用状态变量记录列流线在车站区域的分布状态. 以列车类型作为一级排序,相同类型按列流径路从长到短的次序铺画列流线,借助指示线段实现列流量的标注. 采用所提算法开发了枢纽列流图编制软件,基于枢纽网络图和列车流矩阵,通过人机交互定义车站及连接线布局,实现列流线的快速编制与信息标注. 通过实例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铁路枢纽网络结构复杂、列流图绘制工作难度大的特点,研究铁路枢纽列流图的自动编制算法. 根据铁路枢纽内车站连接方向多,列流线在站内交错衔接疏解困难的特点,为车站接入点引入状态矩阵,利用状态变量记录列流线在车站区域的分布状态. 以列车类型作为一级排序,相同类型按列流径路从长到短的次序铺画列流线,借助指示线段实现列流量的标注. 采用所提算法开发了枢纽列流图编制软件,基于枢纽网络图和列车流矩阵,通过人机交互定义车站及连接线布局,实现列流线的快速编制与信息标注. 通过实例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对机会约束规划的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值进行了区间估计,并讨论了提高估计精度的方法,用遗传算法和样条回归得到了拟合的最优值目标函数的Lipschitz常数,算例表明了非线性目标函数最优值的区间估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北京南站各层之间换乘的复杂性,分析北京南站现行的客流流线组织方式,并对客流流线做分类。通过对换乘流线以及北京南站在客流组织流线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提出客流组织流线的优化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2.
根据内力路径的定义,推导了一种基于平衡原理、结合有限元法和流线追踪算法确定弹性结构可视化内力路径的算法.利用商用有限元软件Algor13和商用数据处理软件Techplot9.0,把前者得到的结构应力计算结果及对应的有限元网格信息通过数据文件输入后者,确定结构内连续的可视化内力路径.作为例子,用此法得到了悬臂梁的可视化内力路径,并比较了内力路径与主应力轨迹的差异.最后指出,应尽量使弹性结构的内力路径为平行、均匀分布的直线。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对随机规划进行研究,通过定义机会约束规划的可靠规划的对偶规划,得到了随机规划的对偶规划的一些性质.从对偶规划的最优解出发,得到了机会约束的影子价格的概念,它反映了随机约束条件对于目标函数最优值的影响.通过实例来说明它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对客运站旅客走行流线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铁路客运站进出站流线具体流程,选取旅客流线相关设施相关性、旅客在站停留时间和旅客乘降舒适度等指标,建立流线合理性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指标权重,引入Arena软件对旅客进出站流线进行仿真。以南京站南站房为实例的仿真及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客运站旅客流线的优良程度,并且,以评价模型指标为参考,能够为流线优化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列流线偏移描绘自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图论理论分析了列流图的组成特性,以解决列流线折点自动搜索问题.提出列流线折点搜索算法和列流线偏移描绘算法.采用基于节点信息表绘制列流图.开发了列流图自动生成数据库系统.用实例表明了算法及软件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供应链中供需协调及数量折扣定价模型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非合作博弈条件下,供应链中的供需双方独立确定各自的最优批量,虽然其中一方处于最优决策之中,但整个供应链系统未达到最优,为使供应链得到优化、供需双方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出了供需双方合作博弈条件下的最优批量及数量折扣定价模型,据此,可计算折扣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供需双方博弈力量以及对供应链业绩的贡献,即可确定合理的价格折扣。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有限总体中的预测问题,给出了条件线性无偏预测的定义,并得到了唯一条件最优线性无偏预测函数。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两参数型方法,讨论了它的收敛性,并得到了最优参数选取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9.
将模糊聚类最大矩阵元原理与最小二乘最优准则下的模糊ISODATA聚类迭代原理相结合,并按最大隶属原则确定最优分类,建立了基于迭代的模糊混合聚类法.利用此方法对辽西沿海诸河流域进行了分类评价,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流线曲率法计算了叶轮进口无叶区流场,并根据计算结果和实验验证,设计出一种新的叶片入口中型线,使沿叶片进气边冲角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