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在铁路站场改造施工中制订施工要点过渡方案时按"先新后旧"、"先伸后缩"、"展外缩内"的原则,以及采取工务和电务配合,设计同现场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站场展长施工,这种施工方法减少了施工对运输的干扰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地铁10号线金台夕照站工程洞桩法"整体逆作"施工为依托,介绍车站主体结构的总体施工步序和中洞洞桩法"整体逆作"施工技术。中洞"逆作"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地下运输的难度,有利于现场施工组织;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安全、快速施工,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客运专线隧道大规模的建设,隧道工程管理新理念脱颖而出。笔者根据多年来积累的技术资料、科研成果和隧道施工实践,总结提出"五大"理念更新,重点突出服务于现场,对隧道施工管理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在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大瑶山一号隧道的施工中,"五大"新理念得到全面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1月23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组织的"铁路隧道机械化(盾构)施工暨精品工程创建研讨会"在太原举行。会议围绕"铁路盾构隧道精品工程"展开现场交流,对在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施工中运用"麒麟号"盾构机所取得的重大施工技术突破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针对关山隧道超大断面超深公路隧道通风竖井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特点,通过采用凿井专用"大提升机"、"大吊桶"出碴、"大伞钻"进行深孔爆破作业的"三大一深"施工工艺,大大加快了现场施工进度,保障了现场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通风竖井二衬和十字隔墙通过采用滑模技术,实现了同步浇筑,具有施工进度快、混凝土整体性好、无冷缝、混凝土外观质量好、节省材料、劳动力投入少等优点。这对于采用正井法开挖施工超大超深隧道通风竖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太原铁路局科研所研制的"施工监测及事故救援互动指挥系统"主要用于铁路施工、抢险、救灾过程中对现场的视频监控和远程指挥。该系统通过现场单兵系统、中心服务器和指挥客户端三级架构实现了作业现场到调度指挥中心的视频监控和语音对讲网络。现场单兵设备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可云台操控、本地存储与转发、液晶复视、双向对讲。指挥客户端可同时在调度指挥中心、移动车辆等终端浏览与对讲,便于及时对现场作业进行指挥、监督,也可查阅历史影像资料。该系统现已在通信段、工务段、车辆段各系统推广应用,经过施工监督、事故救援  相似文献   

7.
对成都地铁4号线某区间隧道穿越大漂石高富水地层易出现的"卡"、"磨"、"塌"等典型施工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现场测试数据,建议大漂石地层盾构施工采用动力配置较高的复合式盾构机,盾构施工过程每环超挖率控制在3.3%左右.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新建下穿和既有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项目普遍展开,由于工程地质、施工管理、顶进工艺和天气等原因,在框架涵顶进过程中如控制不到位,经常发生框架涵"低头"现象,造成人力、物力浪费,耽误工期,笔者通过多年现场施工检查,结合合肥市新安江路1#桥下穿合宁绕行下行线框架涵"低头"案例,分析造成"低头"原因和纠偏措施,希望能为类似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隧道开挖工程中围岩与支护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作用"对隧道开挖施工的安全性和结构的稳定性具有关键作用。收敛约束原理是分析隧道围岩特征和支护结构特征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章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现场监测综合分析方法,结合攀大高速宝鼎隧道,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大断面隧道的围岩支护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数值计算建立了围岩特征曲线,理论分析了复合结构支护特征方程,建立了复合支护结构并联模型;通过现场监控量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隧道围岩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结果显示现场实测与理论分析误差较小,对于采用现场监控量测指导支护施工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对于类似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断面隧道支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既有线路施工的特点和既有线路换铺中大量使用的钢轨闪光焊方法,详细分析了既有线路换铺中钢轨现场焊接的特性。钢轨随动性的因素、设备的状态、现场导电部位的除锈等与工艺试验存在很大差异。基于此提出了通过合适的现场焊接工艺、良好的设备保养和维护以及合理的现场施工方法等措施保证现场换铺焊接施工质量;通过对既有线路换铺焊接施工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既有线路施工的人员组织、设备配置及施工工艺流程编制。现场应用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保证了焊接质量,实现了既有线路高效、低成本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