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续上期) 海外风云厶北美最大150家零部件配套企业(三)厶北美最大150家零部件配套企业(四) 福特公司将建立全球最大汽车回收中心6北美最大150家零部件配套企业(五)^北美最大150家零部件配套企业(六) 昔日冤家对头今日意欲连枝 政府挥手指路企业催马扬鞭 ——l髑成为日本汽车工业又一个增长点 现代信息系统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兼并使汽车生产能力更加过剩 政府调控——韩国汽车工业成功的保障 通用汽车公司请求法院撤销陪审团的裁定 认为49亿美元赔偿金的裁定不受证据和法律支持 龙永图谈加入WTO 大宇汽车公司将进行改组韩银行低价出售海外…  相似文献   

2.
TAKATA在中国翻译成“高田”,是著名的全球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企业。在200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中排名第27位,2003年销售收入为34.5亿美元.2004年销售收入39.6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4.78%。  相似文献   

3.
具有107多年历史的铁姆肯(Timken)公司其业务有钢铁、轴承和相关产品及服务。2005年销售额52亿美元,拥有27000名员工。其中汽车业务销售额16.61亿美元总销售额32.14%;钢铁业务销售额15.82亿美元,占总销售额30.61%;相关产品和服务销售额为19.25亿美元,占总销售额37.25%,是全球著名轴承制造商,全球2005年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排名第78位,北美2005年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排名第48位。铁姆肯公司在全球六大洲2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6个工厂,95个销售代表处、24个销售和服务中心,13个技术中心。  相似文献   

4.
杨光第 《汽车情报》2004,(15):36-38
2004年一季度,全国共生产汽车1299624辆,与2003年同期生产的1034519辆相比,累计增长了25.63%;销售汽车127。7662辆与2003年同期销售的990575辆相比,累计增长了28.98%。全国汽车产销量首季度超过127万辆。微型汽车在2004年一季度共生产了234231辆与2003年一季度的223905辆相比增长了3.90%。微型汽车在汽车总产量中的比例为18.02%与2003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根据(社团法人)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协会(JAPIA)的惯例,公布了2004年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动向。据统计显示,日本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值自2002年以来,连续3年增长,2004年度与上年同比增长5%。汽车零部件总产值由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协会(JAPIA)的正式会员432家企业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2004年回答企业为405家,回答率为94%。回答企业在2004年度总产值为160139亿日元,(以1美元=110日元汇率计算,约合1456亿美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5%(见图1)。按需求分类的生产动向(汽车)看一下根据需求分类的2003年度的总产值,则面向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增长11%,面  相似文献   

6.
电装(Denso)公司是全球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03年全球财富500强中排名第213位,全球销售额226.85亿美元,其中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销售16856亿美元,2004年全球销售额为270亿美元。在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博世、德尔福)。在2005年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了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加藤俊行、株式会社电装上海事务所柴油喷射技术部乌越伸彦、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营业二部部长小西哲人、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田岛五生。  相似文献   

7.
如果查阅一下1999年全球最大100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的资料,可以发现,第100名制造悬架及制动系统的日本托克柯(Tokico Ltd.)公司的全球配套零部件销售额为6.3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53亿元。这相当于我国最大同类产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总销售额(包括配套及售后)的1倍左右。 如果将我国2000年汽车零部件配套总规模900亿元人民币,折算成  相似文献   

8.
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国内汽车企业之间合资的整车企业10家、整车合资项目3家,合资企业数同比增长86%;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10家,合资企业数同比增长1.5倍。其他领域与汽车企业合资合作的有13家,合资企业数同比增长近3倍。资产重组企业27家,重组企业数同比增长3.38倍。2003年国内企业之间合资与  相似文献   

9.
张维 《汽车与配件》2003,(27):13-15
一、产销情况分析 2003年1~5月份国内柴油机企业共21家,完成生产481857台,同比增长8.98%,销售473506台,同比增长9.78%,柴油机的产销率为98.27%;柴油机排名前五家的企业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扬州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这五家共完成生产柴油机362631台,占总产量的75.26%,比去年同期的79.7%减少4.4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略有下降。 2003年1~5月份的柴油发动机占发动机市场比重的29.8%,比去年同期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国内轻型载货汽车行业累计生产轻型载货汽车805641辆,同比增长16.95%;累计销售轻型载货汽车808018辆,同比增长18.49%,增长幅度比2003年同期减少7.44个百分点,占载货汽车市场份额的52.95%(表1)。  相似文献   

11.
日本日立集团(Hitachi)是世界著名的公司,2005年全球500强排名第38位,销售额835.963亿美元。日立汽车系统公司(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Ltd)2005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排名第24位,销售收入为51.18亿美元,占日立集团总销售额6.12%。  相似文献   

12.
注:e=估算数 f_-国家财政预算数1999年北美最大100家零部件配套企业(四)@小苏  相似文献   

13.
《汽车情报》2005,(4):60-60
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累计进口汽车及其关键零附件163.3亿美元,增长13.1%。尽管进口金额有所增长,但同期进口车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却继续下降,2004年我国进口汽车整车总计17.71万辆,进口车占国内市场份额为3.37%,比2003年降低0.42个百分点。统计还显示,2004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汽车产品累计实现出口81.56亿美元,同比增长73%,高于机电产品出口增幅3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配件》2005,(11):11-11
商务部日前对外公布了汽车全行业5857家企业2004年经济效益状况。其中全行业利润率同比下降5.95%,下降额为45.52亿元,利润率也由2003年的8.6%降至6.6%而一汽、东风、上汽、北汽、南汽、江铃等15家重点企业(集团)的利润下降额占了全行业的近半数,达到20.63亿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工业》2003,(1):67-67
2002年摩托车工业销售额同比呈上升趋势,主要由于产销量的增长和车型档次的提高。全年销售额为629.6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长速度比2001年增加13.6个百分点。其中,摩托车整车销售额为538.2亿元,同比增长7.4%。  相似文献   

16.
法国法雷奥是全球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2003年在全球最大零部件企业中排名第12位,销售额为9234亿欧元,2003年法雷奥在中国的销售额为2.65亿欧元,并有望在未来两年内销售额翻一番,达到6亿欧元。法雷奥在中国有8家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法雷奥在电器系统、刮水器系统方面稳居霸主地位,在车灯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离合器等产品方面,法雷奥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2005年上海国际汽车展上展出了其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中华汽摩配》2005,(3):24-24
汽车零部件市场一般来说分三个部分,一是专为整车配套的OEM市场.第二个是零部件出口市场,第三个是售后服务市场。我国目前汽车零部件市场主要分为配套市场和售后市场两部分.配套市场即OEM市场主要为整车企业服务.OEM市场的企业约占零部件企业总数的20%,售后服务市场主要为汽车维修保养提供配件服务,售后市场的企业约占零部件企业总数的80%。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各大汽车零部件公司纷纷发布其上半年财报,在这些半年度成绩单中,中国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例如上半年法雷奥中国主机配套业务增长36%,高出市场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中国订单最对其全球订单总量的贡献率达27%;辉门集团动力总成业务第二季度中国销售额较同期增长24%,远高于北美12%和欧洲5%的增长率。显然,中国已经成为跨国零部件公司最为重要的市场,来自中国  相似文献   

19.
德尔福集团从2000年开始大力拓展商用车市场业务,从现在起到2004年,商用车领域销售额每年增长要达20%。到2005年,销售额将达到10亿美元。最初的市场集中在北美和欧洲,但亚太地区商用车市场潜力巨大,如中国、印度、东盟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对商用车高科技零部件有着较大的需求,亚太地区大约占整个市场32%或1/3。德尔福集团从现在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是摩托车业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年累计生产摩托车1718.69万辆,累计销售1719.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25%、16.56%;产销集中度再次分别提高4.61个百分点和4.37个百分点;累计出口340.10万辆,同比增长22.17%,创汇额12.4亿美元,同比增长15.10%。大长江、嘉陵、建设、钱江、力帆、宗申和隆鑫等7个百万辆重量级企业集体登台亮相,创历史之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