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MD抑制既有钢桥提速时发生振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在既有线路进行列车提速试验时发现的,当客车速度为44.44m/s(160km/h)左右时,32m下承钢板梁出现竖向振动的现象,提出采用质量调频阻尼器(TMD)来抑制这种共振反应,并建立了TMD-桥梁-车辆系统动力方程,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证明,TMD是一种有效和实用的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移动荷载过桥的轨道交通桥梁振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振型分解法,对移动荷载通过轨道交通桥梁时的动力响应进行理论分析,得出轨道交通车辆过桥时共振和振动相消的公式。当桥梁第一阶竖向自振频率等于车辆速度与车辆长度之比时,会发生共振。为避免桥梁共振,设计时应满足第一阶竖向自振频率大于车辆最大速度与车辆长度的比值。当桥梁第一阶竖向自振频率等于车辆速度与两倍桥梁跨长之比的奇数倍时,轴重在桥上引起的自由振动和轴重离开桥梁后桥梁的自由振动相互抵消,桥梁振动最小。  相似文献   

3.
车桥系统共振机理和共振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禾  郭薇薇  张楠 《铁道学报》2006,28(5):52-58
通过理论推导和分析实例研究列车以一定速度通过桥梁时,车桥系统的共振机理和发生共振的条件。根据发生机理的不同,车桥系统可能发生几种不同形式的共振,包括由车辆重量、离心力、横向平均风荷载等形成移动荷载列的周期性动力作用引起的桥梁共振,由移动荷载列加载速率引起的桥梁共振,由轨道不平顺、车轮扁疤、轮对蛇行等周期性加载引起的桥梁共振;由桥跨的规则性排列及其挠度的影响,对移动车辆形成周期性动力作用使车辆出现的共振。车桥系统的共振条件与桥梁跨度、长度及竖向和横向刚度,列车编组、车辆轴距参数及车辆的自振频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调研我国高速铁路典型桥梁的实测自振频率和运营列车的实测竖向加速度,发现在列车荷载的周期性作用下(40+56+40) m和(40+64+40) m连续梁可能发生共振,阐述了列车与桥梁结构之间的共振作用机理。以(40+64+40) m连续梁桥为例,基于实桥参数和通用图的设计参数分别建立车桥耦合动力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实桥自振频率通常高于设计值,导致列车实际共振速度与设计频率对应的共振速度存在差异,当实际桥梁的自振频率处于共振频率范围内时,需要根据实际桥梁的混凝土弹性模量、二期恒载等参数进行动力响应分析;运营车速范围内引起了连续梁桥的共振响应,但桥面振动加速度满足规范要求,轨道结构保持稳定,车辆并未受到周期性激励,未发生车辆共振,仿真分析结果与实测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5.
既有线提速至160km/h桥梁评估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广深线、沪宁线提速至160km/h,桥梁评估的研究工作加以系统归纳,包括:桥梁普查;桥梁分类;选取典型桥跨作现场试验;利用车桥相互作用计算程序进行160km/h行车下的理论计算分析(包括桥梁的冲击系数、车体竖向加速度等),最后给出评估意见。通过跨度64m和32m钢桥的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结果,判定提速后钢梁桥跨的空间振动或共振现象,这一问题必须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地铁列车的竖向振动机理,以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某区间工程为背景,推导了考虑车钩约束的地铁列车运动方程,对车体的自由振动进行现场测试,得到地铁车辆的自振特性,据此分析其共振条件,并对地铁运行时引起的列车振动进行测试,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车速越高,车辆的载客率越高,桥梁周期性不平顺引起的外荷载输入频率越接近于车辆的卓越自振频率,导致车体共振概率越大;车速较低、车辆的载客率较低时,桥梁周期性不平顺引起的外荷载输入频率越小于车辆的卓越自振频率,导致车体共振概率越小。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由于加固前后铁路简支桥梁自振频率发生变化,车桥系统发生共振时对应的列车速度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分析加固前后桥梁的共振响应是否满足要求。本文介绍车桥系统发生共振的原理,研究影响车桥系统共振响应的因素,采用ANSYS软件和多体动力学软件UM(Universal Mechanism)分析加固前后桥梁仿真模型的车桥耦合动力性能。研究结论:(1)对于小跨径直线桥梁,加固前后桥梁发生共振时对应的列车速度发生明显改变;(2)通过桥梁加固,其发生竖向共振时列车速度已经超出高速列车的速度范围;(3)列车第二共振速度时桥梁的竖向振幅和加速度远小于列车处于第一共振速度时,故可以不考虑;(4)对桥梁进行加固,能够明显减小共振时桥梁竖向及横向的跨中振幅和跨中加速度;(5)本研究成果可为简支铁路桥梁的共振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沪昆下行线湘潭湘江特大桥长期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桥梁应力、振动与客车通行速度的相关性,重点分析了特定速度下的车-桥共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桥梁横向和竖向均存在明显的共振现象;应力幅值与客车通行速度散点图为单峰形状,客车运行速度在20~40 km/h时应力幅值较大;动力系数随运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小于安全限值;客车运行速度为35 km/h和50 km/h时,客车的激励频率与桥梁横向1阶自振频率接近,桥梁易发生横向共振,导致桥梁横向振动响应较大,竖向振动幅值随列车运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客车以25 km/h通过桥梁时,客车激励频率与竖向1阶自振频率接近,桥梁易发生竖向共振,但其竖向振动不明显,应力响应较为显著。建议车辆应尽量避开以上速度通过该桥。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结构振动的半主动变刚度TMD控制的概念,借鉴主动刚度AVS装置,提出了一种半主动变刚度TMD控制装置,计算机直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半主动变刚度TMD控制的概念是正确的,装置是合理的、有效和易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车轮多边形磨耗对车桥耦合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采用ANSYS和SIMPACK联合仿真方法,以国内某高速列车和铁路简支梁桥为原型,建立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模型,把轨道不平顺和车轮多边形磨耗作为系统的输入激励,对车桥耦合系统的振动特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车轮多边形磨耗对车桥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影响显著;3阶车轮多边形磨耗使轮重减载率增大67.7%,严重降低了列车行驶的安全性,也使桥梁跨中横、竖向加速度分别增大2.74倍和2.27倍;车桥耦合振动响应随着车轮多边形磨耗幅值、阶数的增大而增大,当车轮多边形磨耗幅值由0.02 mm增大至0.08 mm时,列车轮重减载率、桥梁跨中横向和竖向加速度、钢轨中点横向和竖向加速度分别增加76.5%、174%和127%、47.3%和83.1%;当车轮多边形磨耗阶数由1阶增大至4阶时,列车轮重减载率、桥梁跨中竖向加速度、钢轨中点横向和竖向加速度分别增加116%、389%、82.0%和170%。特别地,列车以200 km/h速度运行时,3阶车轮多边形磨耗引发桥梁横向共振使得桥梁跨中横向加速度显著增大,是4阶车轮多边形磨耗作用时的2.74倍。  相似文献   

11.
通过立体摄影测量或数字化现有等高线地形图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简称DTM)时,往往会有过多的数据。为消除冗余,必须采用一定的算法将其合理压缩,以节省存储空间,提高效率。本文对常用的几种算法作了评价和比较,简要介绍了铁路带状DTM的特点及构建要求,并针对这些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一种适合铁路建设的DTM的等高线数据合理压缩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CDMA技术的无线ATM传输会聚子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效文  聂涛 《铁道学报》1999,21(3):48-51
定义了一种无线AT空中接口元格式,设计了无线ATM物理层中传输会聚子层信元保护域,前向纠错码是二进制ReedSolomon码,我们分析和比较了采用DS-CDMA,FH-CDMA-扩频信号时TC在信道上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进行了芜湖公铁两用斜拉桥的模态分析,然后分别就单个机车和列车以不同的速度沿单向和双向对开通过桥梁时,详细研究了芜湖公铁两用斜拉桥的动力行为。计算结果表明,(1)由于斜拉桥的竖向第一自振周期比较长,因而在本文所研究的行车速度范围内,无论是单向还是双向行进的机车或列车所引发的桥梁竖向振动远离共振区间,因此桥梁的最大位移没有显著差异;(2)双向过桥的机车或列车比单方向过桥的机车或列车引发的桥梁竖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介绍了MDTMG的设计思想,系统功能,系统结构,解决关键技术以及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的线路设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方式 -可视化辅助设计。可视化辅助设计系统采用图形学等技术实现地形和线路的三玩具 实感图形,为实现勘测设计一体化目标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文中对可视化CAD系统实现中的DTM地研究,对DTM三维真实感图形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讨论,最后采用VisualC++和OpenGL来完成系统的编码实现。  相似文献   

16.
Wilson  K  苏明 《国外内燃机车》1995,(4):24-26
简单介绍了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MET涡轮压器的发展过程和应用范围,侧重介绍了MET-SD系列涡轮增压器的结构改进和性能特点,并披露了该公司为满足未来高平均有效压力发动机的需要目前已开发和构想MET-SE系列和SE系列涡轮增压器。  相似文献   

17.
用宽板试验研究铁路钢桥的抗断裂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本伟  郑加 《铁道学报》1995,17(1):85-92
国内外对桥梁钢结构开展的宽板试验研究尚不多见。本文用国内常用的桥梁钢16Mnq,15MnVNq设计试验了50多块宽板。通过试验比较桥梁钢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工程全面屈服准则,用这一准则分析了两种钢材及焊接接头在不同使用温度下的穿透裂纹,表面裂纹的临界长度范围,用适合于桥梁钢结构的CDD设计曲线分析计算了两钢材焊缝的最大容许裂纹长度2am并提出了受疲劳载荷作用下桥梁钢结构缺陷评定步骤,以某大跨度铁路桥  相似文献   

18.
在简要介绍现有D35型钳夹车的运用概况后,提出了减轻该车自重的主要途径,改进后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桥梁检算结果,从而得出减轻自重后的新型D35钳夹车,从车轴,限界及桥梁方面考虑可以承运600MW发电机定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旅行售货员问题是一个NP-完备问题,至今没有多项式算法。本文利用MDP的方法,建立了随机TSP问题的平均目标模型,并给出了随机TSP问题的平均模型的策略迭代算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一种在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中考虑特大跨度斜拉桥百线性的分析方法。首先对一个经常被用来模拟缆索的有限单元作了简要说明,指出了其应用在斜拉桥中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新的高精度非线 性悬帘线索单元以及如何用来求解单根绳索受端点运动激励时的非线性动力响应问题,并用绳索参数共振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也简要说明了斜拉桥整体结构非线性动力响应的叠代求解方法。文章重点介绍了一座铁路斜拉桥在高速移动列车荷载作用下桥梁、绳索的振动,并揭示了由斜拉桥主梁、索塔引起绳索高阶模态共振的现象。文章指出对于研究余拉索的振动而言,其非线性是必须考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