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路》2015,(5)
高速公路是国家发展的命脉,随着高速公路使用年限的增加,各种路基病害也日渐显现。传统的钻探取芯检测方法虽能达到检测的目的,但是检测不全面而且对道路破坏性大;探地雷达方法的引入,为路基的无损探测提供了有利保障,并且大大提高了探测效率。文中从探地雷达的原理出发,探讨了探地雷达识别路基病害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常见路基病害形成原因及其地球物理特征的详细分析,总结了路基病害的探地雷达图像特征。并通过某段高速公路的探测实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确定了路基病害的成因并圈定了其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基本原理。雷达无损检测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土木领域中,主要应用于检测桥梁钢筋分布、预应力管道灌浆和蜂窝等缺陷。本文中的试验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预制缺陷混凝土板,采用IDS—k2探地雷达对混凝土板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探地雷达可以清晰地检测出混凝土板中的缺陷,对于实际工程中缺损检测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探地雷达在公路路基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地雷达是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工具。探讨探地雷达在公路路面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着重讨论野外资料采集时的参数设置,介绍应用EKKO型探地雷达对高速公路无损检测的实现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探地雷达在公路桥梁无损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阐述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高精度探地雷达在公路桥梁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及其无损、简易、效率高、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探地雷达在公路无损检测中的典型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昌宁  马俊等 《东北公路》2002,25(4):51-53,75
在简述探地雷达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GSSI公SIR-10H型探地雷达为主介绍了探地雷达方法在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基层厚度检测和钢筋混凝土缺陷检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梅大高速公路湖寮连接线为工程背景,简要介绍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在现场无破损状况下应用探地雷达,对路面进行连续性检测,快速确定水泥混凝土面板下脱空比例和脱空位置,为改造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地质雷达检测的方法可以对隧道衬砌混凝土的厚度、密实度、脱空进行检测,具有精度高、快速、无损检测等优点。文章结合探地雷达在承朝高速公路东营子隧道检测的工程实例,分析隧道衬砌后空洞、松散的典型波形,总结探地雷达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湖南永吉(永顺—吉首)高速公路上选取试验段,运用探地雷达对其沥青路面厚度进行检测,通过探地雷达检测数据和钻孔取芯检测结果的相互比较,验证探地雷达用于现代道路工程结构检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使用探地雷达技术对隧道衬砌质量进行检测,是国内新兴的一种检测方法,具有快捷、无损、全面、准确的特点。文章主要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原理及其在隧道衬砌检测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对预应力管道进行定位检测,进而确定预应力钢筋的位置,是预应力检测技术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2个混凝土板模型,模拟实际桥梁构件中预应力管道的布设,采用探地雷达对模型中的管道进行定位检测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红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7):355-357,29
探地雷达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快速、连续检测、无破坏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程地质勘查、公路工程质量检测、灾害地质调查、考古调查、资源勘探等领域。简述探地雷达的发展、工作的基本原理、雷达天线的类型及适用范围,阐述其应用领域,并以某隧道检测为例,说明探地雷达定性检测的直观性和便捷性。同时,总结探地雷达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简要介绍探雷达基本原理及裂缝在雷达剖面上的波组特征基础上,从垂直裂缝数学模型开始,由简单到复杂,按照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现场试验这一流程对探地雷达检测裂缝的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总结出由单一均匀介质到多层均匀介质等不同情况下裂缝的波组特征规律和检测裂缝的基本方法。由公路工程探测实践表明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和检测应用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采用探地雷达检测公路结构层中的垂直裂缝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实践上是切实可行性的。探地雷达检测裂缝时应选取足够小的横向采样点距和适当主频的天线,并采用合理的处理参数对雷达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才能得到直观、可靠的裂缝检测结果。该方法可以对公路结构层中隐含的裂缝进行准确定位,为高速公路路况监控和养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隧道高聚物快速维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某在建高速公路隧道为试验段,应用探地雷达技术对该隧道衬砌结构进行探测,对检测到的脱空位置实施高聚物注浆修复,并对注浆后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高聚物注浆技术可以实现对隧道病害的快速修复,从而为隧道快速维修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公路桥梁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系统梳理了桥梁智能检测装备、智能检测方法、智能损伤识别算法、智能安全评价及养护决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综合分析表明:随着桥梁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针对桥梁检测环境和构件特点,出现了包括无人机、移动机器人、环形爬升机器人、多功能检测机器人、爬索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声呐探测装置等多种类型的智能检测装备。智能检测装备大多采用搭载的图像采集装置进行病害信息收集,其避障及抗环境干扰能力和图像采集精度是设备性能表征的关键;在智能检测方法领域,图像采集技术、激光点云扫描技术、全息摄影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探地雷达、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及声呐探测技术可作为桥梁基础及冲刷深度检测的有效手段;但以光纤传感、热成像技术、声发射技术、超声波检测、电磁传感为特征的桥梁检测新技术,其抗环境干扰的能力还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的工程验证。随着桥梁智能装备能力的提升、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不同类型海量数据的涌现,传统的从病害、构件、部件到结构的分层综合安全评价算法已不能适应,采用数字孪生技术进行结构状况的实时再现与评价,以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进行区域级、路网级桥梁服役性能及抗灾韧性评价是桥梁智能检测与安全评估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三维探地雷达技术开展某新建高速公路项目沥青路面的全断面扫描测试,基于共中点法获得沥青路面的介电常数样本,通过与无核密度仪测试样本的相关性,初步确定雷达介电常数的评价范围,从而判别沥青路面大面积施工过程的离析程度,以此指导施工环节的关键技术控制。  相似文献   

16.
王佳  张家生 《路基工程》2013,(2):121-124
介绍了MALA探地雷达挡墙检测基本原理、方法。通过现场已知厚度挡墙的检测,找到此类挡墙波速的取值,并结合实际工程,总结出不同病害挡墙对应的雷达图像特征。结果表明:探地雷达检测技术能有效地发现挡墙在墙体厚度、砂浆饱满程度和墙背回填土的密实度等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探地雷达技术作为一种无损伤的探测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坝、堤防的隐患探测.在介绍探地雷达技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的探地雷达图像,分析了大坝坝肩存在渗漏通道的图像特征,指出了渗流通道的范围和大小,为大坝的除险加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路面的病害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针对混凝土路面下出现的板底脱空,提出了采用车载弯沉仪与探地雷达相结合的方法,探测板底脱空部位及板底路基病害,并对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灌浆处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龚伦  仇文革  王立川  王希元 《隧道建设》2016,36(12):1507-1511
目前采用地质雷达等无损检测技术可快速、准确检测衬砌厚度和衬砌中钢筋数量等参数,并可有效判识衬砌背后空洞等缺陷沿隧道纵向和环向长度,但对这类缺陷的径向尺度因介电常数的差异、反射面的识别等原因而无法准确判识。依托西南地区某运营铁路隧道衬砌背后存在较大空洞的工程实际,结合现场钻孔调查和地质雷达无损检测,首次运用钻孔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运营铁路隧道衬砌背后空洞进行扫描,实现精确检测,得到衬砌背后空洞的三维形态和具体尺寸,检测成果可为隧道病害整治提供准确的数据,可设计出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整治方案。提出的“物探+钻孔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实现衬砌背后空洞“粗中有细”的全面检测。  相似文献   

20.
张文强 《隧道建设》2006,26(5):70-73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袖阀管注浆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地拓展,结合某高速公路施工介绍了袖阀管注浆技术在路基加固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