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桥头跳车现象出现,凸显了桥头地基处理已成为我国滨海软土地区市政建设中的主要难题之一。以江苏某围垦区域典型滨海软土桥头地基处理为例,研究了刚性桩在滨海软土桥头地基处理中的设计方案、施工要点等。加固效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该桥头跳车问题,值得在类似工程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具体工程为例,对超载预压结合塑料排水板技术在滨海地区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参数进行研究,论述并总结了超载预压结合塑料排水板技术在滨海地区软土地基处理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处理中广泛采用滨海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没有重视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工程性质与滨海软土地基工程性质的差异(分布厚度、分布规律、物理力学特性等不同),处理方案缺乏针对性,投入大而收效差的现状,在分析了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工程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将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划分为薄硬壳层地基、厚硬壳层地基、夹层型地基三种典型地质结构形式,并针对不同的地质结构提出了适宜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该文结合滨海地区软土地基特点,分析桥头跳车的危害性及其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泡沫轻质土在滨海地区桥头地基处理中的适用性,可供类似工程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滨德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工程,研究了强夯-井点降水处治技术加固滨海黄泛区不良地基问题。通过现场试验对加固过程中及加固后的地表沉降量、超孔隙水压力变化、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了强夯-井点降水联合处治应用于饱和粉土地基处理的加固机理。研究成果应用于沿线不良地基加固工程并取得了成功。进一步拓宽了强夯-井点降水加固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为中国滨海黄泛区道路建设中遇到的地基加固问题提供了新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珠三角地区位于东南沿海岸线,属三角洲滨海相~海陆相沉积单元,发育深厚的淤泥类软土,如何正确认识并解决此类软土地基问题是工程建设的重难点。结合南方沿海珠三角地区道路工程的建设经验,对珠三角滨海相~海陆相沉积深厚层软土地基上的地基处理方式、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分析结论加深设计者对珠三角地区深厚软土特点及其地基处理方法的认识,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
魏鹏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1):52-54,65,I0005,I0006
软土路基处理是公路工程建设所涉及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也对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天津西外环高速工程为背景,在简要分析该工程软土路基特点的基础上,对该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及相应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具体探讨了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要点。经过比较选择了适合滨海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并发展和提出了滨海软土地基处理的一系列新技术,经过实际应用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就滨海公路粉细砂地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滨海地区的环境特征以及现有地基处理方法的特点,首次提出了适合于滨海公路粉细砂地基的快速处理方法——冲击碾压技术和振动碾压技术。通过现场试验及检测结果,证实了这2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诸多沿海城市正全力支持滨海新区建设,以拓展城市建设框架,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加速城市升级速度.滨海地区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内陆城市,建设地质条件会因临海而更为复杂,给城市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更大的挑战.结合一个具体的滨海地区城市道路,从其地基处理的案例出发,在实际工程地质勘探的成果上,探讨软基等滨海地基的具体处理方式,并通过计算验证处理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程磊 《华东公路》2009,(6):38-40
滨海路基如何处理淤泥等软土地基一直是工程中的难点问题。结合青岛海湾大桥李村河互通立交工程实践,讲述了抛石挤淤+强夯置换方法的设计参数、施工工艺及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乡建设的逐步发展,在滨海区域传统桥头软基处理方案劣势逐渐凸显,而桥头软基处理效果的优劣直接决定道路竣工后桥头处是否会产生“桥头跳车现象”。基于此,文章通过结合工程实例对各种桥头软基处理方案进行实践探究,通过对比得到最佳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深厚软基处理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高速公路在东南沿海建设时,经常遇到深厚软土地基问题。文内论述了以排水固结法和复合地基法为主的深厚软基处理技术的发展态势,以及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迅速发展和成功应用,并分析了排水固结法和复合地基法的特点与技术经济对比,可为深厚软基处理的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地区道路建设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软土地基的处理,而软基路段往往是制约工期和造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以三亚红沙大桥引道工程为例,对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在软基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阐述水泥搅拌桩的原理、参数选用、计算方法,为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沿海地区的软弱土以及不良土是工程建设中常遇到并且比较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处理场地受限于轨道交通等地下构筑物限界时,难度更大.拟处理的软卧地基为江苏沿海某城市规划轨道交通线上的软弱地基,由于地基下埋设远期规划的轨道交通线,处理深度受限,最终处理方式确定为咬合排桩方式,设计验算采用实体深基础方法并运用MIDAS gts 软件进行复核性验算.  相似文献   

15.
以沿海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为背景,研究道路软基处理的施工技术,阐述软基处理的作用机理,并对几种典型方法的施工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滨海公路所遇到的深层软土问题是公路建设中必须面对的难题,以宁德市纵一线为例,研究了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软基处理设计方案,并运用理正软件计算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为了减少潮水对施工的影响,可结合围堰设置打桩平台后再进行软基处理。  相似文献   

17.
李宁  张媛君 《路基工程》2015,(1):172-176
某高等级公路连云港段,地处苏北滨海平原,采用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加固深厚软基,使其承载能力和工后沉降达到一级公路的标准。通过对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水平位移、沉降监测数据及其处治软基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承载力为124 k Pa,工后沉降为8 cm,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处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