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公路》2020,(8)
新城(区)建设是未来城市圈、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道路交通作为新城(区)发展的基本框架,其规划布局的优劣将对新城(区)建设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新城(区)道路交通规划的道路功能等级、路网布局形式等技术要求进行了分析,对国土空间-道路交通协同规划理念以及基于四阶段法、节点重要度-交通区位理论的新城(区)道路交通规划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并从引导公交优先发展、协调组织好过境交通与货运交通等角度提出了对道路规划的优化策略,为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道路交通监控设施布局能以最小的建设成本满足交通管理需求。文中基于交通管理者对监控系统的使用需求,从设施覆盖率、合理性和效率等3个维度构建道路交通监控设施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各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和使用说明,为科学评估和优化道路交通监控系统设施布设提供量化参考。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能从多个维度找出道路监控设施系统存在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补充和完善监控设施布局。  相似文献   

3.
交通作为影响文旅综合类项目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但因项目用地多样性、客流特征复杂性、游乐设施的特殊性,使得交通功能提升需从规划层面整体全方位研究.以淄博华侨城为例,分别从客流腹地交通可达性分析、外部交通功能优化、内部交通设施布局、路段及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等宏微观角度入手,全面考量项目特征及交通资源,提出交通设施布局与交通组织优化建议,以期为此类项目的交通功能优化提升提供新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通过总结现状山区公路旅游交通存在问题,提出山区旅游公路及沿线设施规划策略。通过对景区资源及旅游公路进行分类,采用节点重要度法对山区旅游公路网布局规划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蓟州区山区旅游公路网规划方案,明确了沿线服务设施及停车设施的布局原则。最后,以路网规划方案及沿线设施布设原则为基础,从旅游交通指引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及安全防护系统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重点介绍了温州北部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场站设施布局优化方案。随着温州市综合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黄田综合交通枢纽提升为温州北部综合交通客运枢纽,远期杭温客专接入和永嘉长途客运站的纳入,原有用地规划和场站设施布局亟需优化。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坚持实现各类交通设施的"零换乘"和"无缝衔接"的规划设计思想和理念,对枢纽站场设施布局进行优化,提出交通组织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济宁市快速路系统规划设计方案.结合济宁市规划、建设条件及交通运行特征,对济宁市快速路网布局形态、敷设形式、总体布局等进行比选,提出了合理的设计方案.对路网交通枢纽、重要节点、匝道的设置等内容进行了相关论述,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很多城市的开发区正面临由单一的产业区向城市综合功能片区的转型,开发区独特的用地特征及发展阶段,使其具有不同于老城区的交通特征及交通问题。以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从道路功能分类体系、道路控制指标、快速道路构建、支路网规划、货运交通组织等方面,提出了适合转型期的城市开发区道路交通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MapX的城市停车需求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停车生成率预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确定各预测区域不同类型用地间相互作用后的停车动态生成率,并利用道路交通量对其进行扩展,建立了用地与交通影响分析模型;然后借助可编程MapX组件,与高级编程语言VB.NET结合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建立了模型的算法设计,开发了城市停车需求预测性规划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对城市行政区域及其功能小区进行精确的停车需求预测,为停车设施的布局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区用地竖向规划是开发建设地区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部分地块在开发过程中面临竖向规划不明确的问题,周边局部路网已成形。该文总结了片区内地块竖向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并对设计中涉及的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其内容对今后的竖向规划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调查、分析北京市海淀区道路交通管理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海淀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交通等规划资料,分析预测海淀区交通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海淀区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内容,为海淀区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成都市武侯大道(二环路—绕城高速)快速化改造为工程案例,探讨了城市快速路总体设计方法.从建设规模论证和建设形式选择两个方面研究了武侯大道(二环路-绕城高速)快速路设计.采用经典的"四阶段"预测模型对道路流量进行预测,通过路段通行能力计算得到现状道路条件下未来年高峰期道路服务水平,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在建设形式的选择中,对道路沿线交通条件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地面快速路和连续高架快速路两个建设形式方案,从现有建设条件、路网规划、用地规划、交通功能、城市形态影响和总投资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比较后,确定了总体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2.
旅游标志是交通主标志,提供旅游景区(点)名称、旅游项目类别图案以及前往旅游景区(点)的方向和距离等信息,设在高速公路出口附近及通往旅游景区(点)各连接道路交叉口附近的道路交通指引标志。旅游标志指引系统路线规划就是根据景点等级及分布情况,拟定旅游景区(点)指引原则,选择恰当的指引路线,确定每个景点的指引起始点及行经路线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徐州市三环南路区位特殊,且兼具城市内环南线快速路和新老城区连接线功能,串联多个景区节点和高密度开发的居住区,路段功能和交通构成差异化明显等特点,采用"总量控制"和"四阶段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交通量进行了预测,并参照路段服务水平的划分依据,计算出三环南路在各特征年的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对该工程的功能定位、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小城市面临着城市化区域快速扩张、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道路拥堵情况日益严重等问题,亟需预先规划快速路网.以江苏省启东市为例,对交通现状和规划进行了解析.从快速路网的布局、功能和规模等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快速路网规划经验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系统性地介绍了启东市快速路网规划的规模与目标,对快速路网规划布局的两个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综合考虑快速路网对城市主功能区的对外辐射集聚效应、对城市核心区的服务功能以及工程的可实施性,选择确定了快速路网的布局方案,并对具体的路网结构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发挥机场的服务功能,对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陆侧市政交通进行总体设计。在对交通设施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商、旅交通逐级分离的进场系统,互不交织的循环流线,集约布局的综合交通枢纽等相应的陆侧道路交通系统设计思路,可使白云国际机场陆侧道路达到较高的服务水平,使其建设规模和标准与交通需求、道路功能定位相匹配,陆侧道路快捷畅通。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鄂尔多斯市东胜铁西二期开发片区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实例,从路网布局、道路竖向、静态交通等方面论述了城市新区市政道路交通设施规划应注意的要素,可供道路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中立交与周边建筑及环境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立交在解决城市交通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构建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和谐关系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该文结合南宁市会展立交规划与设计项目,对城市立交的布局、规划条件、交通功能、用地及环境条件和方案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城市立交规划设计中如何处理好立交与周边建筑和环境关系的意见和建议,并在该项目中实施。  相似文献   

18.
公共自行车系统是落实公交优先,解决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发展公共自行车,可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合理限制使用小汽车等组合交通措施,实现吸引小汽车出行向公共交通转移。该文结合北京丰台科技园区公共自行车规划研究的工作实践,探讨根据园区的特点,明确服务主体,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功能进行定位,从而确定系统规模,以对规划进行总量控制。根据公共自行车规划特点,分类分块设置服务站点,制定出不同的设置方案,并提炼近期实施方案。通过对各服务站点配车进行平衡,使衔接地铁、公交的服务站点规模,与服务公建和居住站点的规模相当。为保证规划的可实施性,对站点的具体设施、路权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东莞市松山湖大道入城段在高峰时段发生常发性拥堵问题,从出行结构、路网布局、立交节点3个层面对交通拥堵成因进行了分析.根据《东莞市交通发展白皮书》提出的城市交通高效性发展目标、道路交通发展总体策略及道路交通治理策略,提出:近期拥堵治理以交通管理措施为主要技术手段,中期主要采取工程措施,远期则由中短期的局部性治标措施上升到立足城市布局结构、优化完善路网规划、打造高品质交通廊道的系统性治本措施.最后,对未来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方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结合荆门高铁西站片区路网及场地竖向规划实例,分析复杂地形条件下高铁枢纽片区场地竖向规划设计的特点,提出竖向规划设计互反馈流程,从路网及场地竖向规划设计两个方面梳理了竖向控制因素要点、竖向分区、土方填挖要求及土方计算与调配方法.最后总结认为:复杂地形条件下,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应综合考虑铁路、市政道路、地面排水防洪、用地性质、土石方平衡、城市景观和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要求;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设计应互为交叉反馈,满足土方总体平衡,工程建设经济合理,实现总体竖向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