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刘川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近期3.5万m3/d,远期13万m3/d。设计采用G-BAF+常规三段式深度处理工艺,出水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污泥采用机械浓缩脱水。重点介绍了水处理工艺及主要处理构筑物设计参数及设备配置情况。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建成运行,污水经过预处理、生化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处理,出水水质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及再生水回用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对环保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也在逐步提高。以浙江省温岭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高出水标准条件下的污水厂设计,以期为同类型污水厂设计提供可参考借鉴的解决方案。该工程设计规模5万m3/d,出水执行《台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及标准限值》(试行)地表水准IV类水标准。设计对以往进出水水质数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针对该厂进水低碳高氮磷的特点,为充分利用污水中的碳源,最大程度降低脱氮和除磷对碳源的争夺,工程拟采用改良型A/A/O工艺,针对出水总磷和SS要求较高的情况,工程创新性采用“气浮+气水反冲洗滤池”组合工艺。  相似文献   

3.
白银市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近期建设规模为10 000 m3/d,远期设计规模为20 000 m3/d。针对污水的特点,该工程确定采用A2/O+反应沉淀+纤维束滤池工艺,详细介绍了进、出水水质及工艺流程、主要设计参数和设备配置等,对污水预处理系统、生化系统、二沉池、深度处理系统、接触消毒池、污泥浓缩脱水机房等进行了具体介绍。出水水质最终满足相关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佛山里水和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进水水量水质波动大、厂址占地面积小、BOT项目建设及运行成本低的特点,设计采用CASS+紫外消毒工艺。一期工程土建规模4.0 x 10~4 m~3/d,设备规模2.0×10~4 m~3/d。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介绍该工程的主要建(构)筑物及设计参数,并总结CASS设计中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某市政污水处理厂迁建项目迁建后污水厂总处理规模为25×104 m3/d,设计二级处理采用分段进水多级AO,深度处理采用“高效澄清池+V型滤池+臭氧催化氧化”的组合。设计出水标准为地表水准IV类,其中TN<15 mg/L。2022年山东省发布《山东省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方案》,要求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达到地表水准IV类,其中TN控制在10 mg/L。工程未实施工程性改造,即实现了新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深圳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工程将设计规模由6万m3/d扩容至16万m3/d,设计出水水质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提升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准Ⅳ类水标准.本工程实际用地面积仅为4.2 hm2,通过原有构筑物拆除,新建了一套设计规模16万m3/d的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扩容工程采用多段AO生物反应池+双层二沉池+磁混凝沉淀池+紫外消毒的工艺流程.本工程总投资为52 165万元,单位经营成本1.03元/m3.本工程主体工程于2019年建成通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准Ⅳ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7.
南京大厂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一期)设计规模9万m3/d,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介绍和分析了大厂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难点,由此确定一期工程处理的工艺方案选择和设计参数,确定了改良型AAO+磁混凝沉淀+反硝化深床滤池+污泥深度浓缩脱水的处理工艺。通过工艺选择和组团式布局解决了用地紧张的难题,利用先进的设备技术保障准Ⅳ出水达标的可行性。对同类标准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温岭市观岙污水处理厂现状规模已达14万m3/d,主体采用A/A/O工艺+高密度沉淀池+高效纤维滤池,出水水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提标改造工程将出水水质提高到地表水准Ⅳ类水质.针对该厂TN、TP出水保障率较低的特点,改造工程注重对脱氮除磷功能的强化,即深度处理系统增加曝气生物滤池(BAF).项目改造后运行稳定良好,出水水质全面优于准Ⅳ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9.
刘金星  胡邦  佘步存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82-85,I0007-I0008
云南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1.0×104m^3/d,二级处理采用倒置AAO工艺,生化池与二沉池、硝化液回流、污泥回流、剩余污泥排放等合建,具有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运行维护以及管理方便等特点,三级处理采用“转盘滤池+生物快渗+紫外线消毒工艺”,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0.
阮丽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75-77,M0010,M0011
小型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中应用越来越多。以某光电产业园区污水厂为例,该厂建设规模为3万m^3/d,全地下式,采用高效沉淀+A^2/O+MBR工艺,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介绍了该厂污水、污泥处理工艺和主要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并总结工程特点。  相似文献   

11.
张超  刘晓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86-88,95,I0008
邯郸市南污水处理厂的实施,将填补邯郸市南部区域污水处理的空白。污水厂近期处理规模4万m^3/d,远期8万m^3/d。出水水质标准遵循《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工艺为“二级处理+深度处理”模式,二级处理采用“多模式AAO+二沉池”,深度处理选用“高效沉淀池+V型滤池”。项目的实施将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盖鑫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6):156-158,183
芜湖市某污水厂现状规模10×104m3/d,出水执行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进行升级改造,出水水质达地表准Ⅳ类水标准。通过方案对比研究,对现有生物反应池好氧段进行重新划分,部分划分为缺/好可调区,部分投加好氧悬浮填料,强化硝化反硝化过程,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可为污水处理厂地表准Ⅳ类水提标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长江大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长江流域一级支流黑臭水体河道亟需进行整治,以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治理目标。重庆市花溪河为长江的一级支流,在其综合整治项目中,针对合流制箱涵溢流污染,提出了“源头雨污分流改造+末端新建水质净化站”的治理思路。其中土桥水质净化站的设计规模为1.0万m3/d,调蓄池设计容积为11 000 m3,出水执行准Ⅳ类标准。建成后的运行结果表明:在土桥箱涵排出的合流污水水量不同的工况下,通过采取末端截流、调蓄、净化等治理措施,土桥水质净化站运行正常,所排污水均达到排放标准并外排至花溪河。  相似文献   

14.
随着BIM技术的发展,给排水构筑物设计不断尝试把BIM技术运用到实践中。萧山钱江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钱江农场,设计规模40万m3/d,是一座半地下箱体式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人员就Revit软件中建立的三维模型,结合YJK软件,探索地下厂构筑物结构计算,证明了地下厂项目利用三维模型整体计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苏州市吴江横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规模0.5万m3/d,改造内容包括新建二级提升泵房、反硝化深床滤池、消毒池、污泥浓缩池、除臭生物滤池、鼓风机房及配电间等设施。同时对现状AAO氧化沟进行改造,由转碟曝气改为底部鼓风曝气。工程建设完成后,出水水质优于地表准Ⅳ类标准,有效地改善了周边的水体环境。  相似文献   

16.
早期国内许多城市往往会利用闲置土地或垃圾填埋场进行污泥应急填埋,以暂时解决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的去向问题。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和环境政策的日益严格,不满足环保要求的高龄污泥填埋场的再开挖和填埋场地腾出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暂存市政污泥再处理临时设施设计、施工与常规市政污泥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使用周期短、体量大、污泥性质复杂、污泥液处理难等方面。项目建设既要满足高周转利用、泥性适应广的要求,又要实现泥、水、气同步处理达标。污泥采用了“稀释+绞吸+除渣+污泥调理+低温真空脱水干化”异位处理工艺,脱水滤液采用了“预处理+生物池/AO/MBR/NF/RO”处理工艺,在某大型暂存市政污泥再处理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和实践,对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