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投资大、施工周期长、影响面广的综合项目。由于线路一般设在人流密集的城市建成区,且沿街道路埋地(地铁)或架空(轻轨)铺设,因此在建设期间对城市的交通、环境及市政管道的影响较大。由于地铁车站、区间等工点的覆土通常为2~6 m,占地面积大,一般采用明挖施工,这对同处于浅层地下空间的重力流污水管道的影响很大。该文通过分析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对污水管网系统迁改建设、运行等方面的影响,结合部分典型设计案例,提出优化建议及措施,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鹏  林迪  申健 《隧道建设》2013,33(5):393-397
针对西安地铁二号线钟楼站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对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进行了分析。为了解决地下车站造价过高问题,在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中充分利用车站空间布置系统,如利用施工竖井作隧道通风井、共享检修空间等。实践证明,在地下车站中有效、合理地布置通风空调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系统造价,节约系统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规划市政桥梁与地铁线路(车站)空间叠加利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因此市政桥梁与地铁线路(车站)合建的设计研究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某市政跨河桥梁与地铁地下车站合建实际工程设计案例,对该类合建结构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总体设计及细部设计进行探讨研究,结合该合建结构成功的建设运营情况,总结出市政跨河桥梁与地铁地下车站合建结构的设计经验,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设计思路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城市暗挖大跨地铁车站"洞柱法"施工沉降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车站穿越粉细砂层、热力隧道、上水、污水、燃气管道等不良地质,周围毗邻使馆区等重要建筑物的特点和难点,介绍了暗挖三联拱地铁车站采用"洞柱法"施工所采取的优化方案、超前探测加固措施以及二衬施工中采用的主动换撑技术,确保了地下车站结构施工的环境安全、地表一级风险源管线安全,满足了工期要求.最后,探讨了目前城市大跨暗挖隧道施工中沉降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沉降分配系统,取得了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上海将加强地下空间使用安全管理,推进地铁车站与周边地下空间新增连通建设。上海市民防办方面表示,根据2008年地下防护体系工作思路,今年将编制完成《上海市地下空间近期实施性规划(2007—2012)》,研究和修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技术标准。同时,还将开展地下空间应急管理单元建设,开展“地下空间使用安全风险评估指标”课题研究,建立和完善地下空间管理风险评估体系,其中将会加强地下空间使用安全管理,推进地铁车站与周边地下空间新增连通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度的加快,城市建设的成熟度越来越高,市政排水管网、公用管线、轨交地铁等市政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凸显地下空间的稀缺性和排水规划先行的重要性。以浦东新区周邓公路污水收集干管完善工程为背景,根据项目特点及复杂边界条件,在分析和梳理地下管线、地上建构筑物、桥梁结构及交通压力等制约因素基础上,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提供了一种在狭窄地下空间施工污水管道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深基坑与地铁车站共用地下连续墙影响下车站和隧道连接节点的变形特性,保护地铁线路运营的整体安全,通过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展开研究。根据上海地区深基坑与地铁车站共用地下连续墙工程实例的现场测试数据,分析了开挖施工过程中车站与地铁盾构隧道的竖向位移分布特征,并采用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共用地下连续墙深基坑开挖深度、相对位置对车站与隧道节点变形的影响,探讨了车站与隧道节点的曲率半径、相对弯曲的发展变化规律,并判断其安全状态。测试结果与数值分析均表明,车站与隧道节点变形比隧道最大沉降处更加不利;节点的曲率半径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相对弯曲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基坑与车站完全共用地下连续墙或远离隧道时,节点处的曲率半径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8.
姚显贵 《隧道建设》2014,34(9):880-886
用明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的下列部位存在自然形成的围合空间及剩余空间:1)车站小端的附属与主体之间;2)中间站设置的配线上方的剩余空间;3)换乘站设置联络线时,联络线与车站之间的围合空间;4)地下深埋车站的地下一、二层的剩余空间。目前,地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均较高,应对上述围合空间进行合理利用:1)作为设备用房或备用房间,减小车站投资;2)进行适度商业开发,作为地铁运营的补贴。如果不利用这些空间,对相应空间进行空置或回填,将会:1)形成永久的死空间;2)可能增加车站的围护结构、主体结构和土方回填等土建费用;3)地下空间开发的不可逆性,若不与车站同期开发,后期再想改造非常困难。本文通过对围合空间利用存在的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表明利用围合空间及剩余空间具备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BIM是建筑工程信息化进程中的风向标,也将是未来行业创新和发展的方向。随着城市进程化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逐步完善。因此,该技术将被广泛应用到地下工程中。而模型作为BIM技术应用的载体,则更需要进一步深化与研究。为了进一步推进BIM技术应用到地下工程的建设中,本文基于施工单位以实际地铁车站建模为例,通过Revit在地铁车站建模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就提高建模精度、建模效率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了地铁车站标准化建模方法,为今后项目在地下铁车站的建模中起到了辅助性的作用,同时也为BIM技术进一步应用到地下铁车站的建设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2):115-115
为完善北京铁路枢纽布局,北京两大火车站北京站、北京西站之间将建设一条地下直径线。与地铁不同的是,这条线路将直接运营铁路列车。铁路列车在繁华地区地下穿行,这将在全国创出先例。直径线几乎与地铁2号线南段平行,铁路部门将采取深埋方案。地下直径线线路全长 9.16 km,隧道长 7.05 km,其余为地面线路。由于中途不设车站,地下直径线平均造价将大大低于地铁线路,每公里投入为 2 亿多元,总投资20.8亿元。目前,有关部门正着手对地下直径线路进行线路设计,工程有望年内开工,2008年前建成通车。北京两大火车站拟建地下连接线…  相似文献   

11.
探明地下污水管线运营的实际情况是后期维护的重要依据,而目前的探测方法不能全面掌握地下管线的精确探测问题。针对郑州地铁下穿污水管的运营情况,采用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结合自行研发的浮于水面的彩色成像系统探测技术对其进行了间接探测和直观探测,找到了污水管渗漏、空洞及错位等问题,实现了对管道的多维立体监测,为地下管线的保护、修复和加固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防止管线破裂,杜绝反复开挖路面,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在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我国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综合管廊并建立公司化运作、物业化管理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建议。同时根据新、老城区的特点,在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重点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管线收容、埋深、横断面、交叉节点、抗震等方面的设计问题,并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与其他城市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进行分析,从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成都市成华大道(三环路至绕城高速)道路快速化改造项目为工程背景,根据项目所在地市中心旧城区街道、建筑特点,以及各市政管线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城市发展而亟需升级改造的需求,针对项目管线现状、建设需求和复杂建设边界条件进行了分析、梳理,详细介绍了在改造道路中,遇到下穿既有铁路、市政道路,地铁站点共线等重要节点处,运用市政管线空间一体化设计理念,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改造策略与建议,以期统筹推进市中心旧城区地铁建设、下穿隧道和市政管线空间一体化打造,集约化地下、地上空间,从而提升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城市宜居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肖昌仁  张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195-199,M0021
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城市配套管网建设进程日益加快,传统的管线埋设方式给施工及后期维护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也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能有效解决地下管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城市的规划与发展至关重要。中等城市,城市规模较小,经济水平受限,应合理地选择综合管廊建设规模,处理好社会经济与城市发展需求间矛盾。结合湖北省潜江市兴盛路综合管廊工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管廊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如何解决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速度、质量、效益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地下空间结构采用预制拼装技术是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节省造价的有效方法。在论述地下预制拼装特点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介绍盾构圆形隧道预制拼装式衬砌结构、明挖法公路和铁路隧道拼装结构、明挖地铁车站预制拼装结构、明挖综合管沟预制拼装结构和微型地下智能停车库预制拼装结构等几种主要地下预制拼装结构,以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城市发展的日趋完善,集成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地下空间开发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顶管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开挖施工方法,势必将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以上海灵石路(共和新路~沪太路)电力电缆隧道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全方位高压喷射工法在近地铁地下连续墙顶管井中应用,克服了井位加固施工临近地铁线路、沉降控制要求高等不利因素,验证了全方位高压喷射工艺的可靠性与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益。  相似文献   

17.
康晶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3):161-163,170
随着城市轨道建设的蓬勃发展,地铁区间施工时面临的下穿工程越来越复杂,尤其是近距离下穿大直径输水、排水管线,不仅要保证施工时地铁区间和管线的安全,更要保证地铁运营后两者的安全。因此,盾构开挖对既有管线的影响分析至关重要。结合沈阳市地铁某出入线工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模拟地铁盾构掘进对大直径输水管线的影响,通过现场监测结果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经过对比分析后,验证了所采取的措施是合理可靠的,为今后盾构区间下穿输水管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