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采用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工后沉降的现场试验,对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变形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类似本试验段条件的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可以在较短工期内满足5 cm工后沉降的要求.本试验段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压缩主要由加固区的压缩变形引起.粉喷桩复合地基深层水平位移和坡脚及以外边桩变形特征均表明,由于打穿软土层粉喷桩的侧向约束作用,坡脚及坡脚外的沉降与水平位移均较小.粉喷桩复合地基最大沉降速率为5.8~7.0 mm/d,最大的水平位移值为2.5 cm左右.深层水平位移速率也很小,水平位移的主要影响深度为软土层,粉喷桩复合地基路堤的填筑不受稳定性的控制.粉喷桩复合地基对周围结构物的影响较小,可以不考虑路堤施工对周围结构物的影响.碎石垫层的设置达到了均化基底应力及调整差异沉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长短桩复合地基应力与沉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维有限元对长短桩复合地基进行对比分析,给出全长桩、全短桩、长短桩、无垫层、天然地基5种方案下的桩身应力与土体附加应力分布,并探讨垫层模量和厚度对承台沉降的影响和对应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地基能有效减少天然地基沉降和改善浅层土的应力状态,复合地基中桩身应力与土体附加应力按刚度分配,桩侧土应力与桩身应力表现出互补的特性。而垫层使桩与桩、桩与土之间应力分配趋于合理,垫层模量对承台沉降影响显著;随着垫层模量增加,长桩桩顶应力增加,短桩桩顶应力和桩身应力及土体表面应力降低;随着垫层厚度的增加,变化趋势则相反。  相似文献   

3.
以动力有限元数值分析为手段,研究和探讨了低路堤CFG桩不同垫层结构形式的动力响应.在相同的CFG桩设计参数条件下,不同垫层刚度对路基面及地基面的动位移幅值、动应力分布扩散规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比较研究后认为,从CFG桩复合地基的动力性能上考察,刚性垫层优于半刚性垫层,半刚性垫层又优于柔性垫层.  相似文献   

4.
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土工格室与碎石桩的作用机理,探讨土工格室垫层+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分析土工格室垫层对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作用.针对格室垫层与碎石桩相互作用构成荷载传递和支撑体系提高软基承载力的特点,提出该类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简单计算方法,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实测的因土工格室垫层设置引起的地基承载力增值与本文方法计算值较吻合;在荷载作用后期,土工格室筋材拉力向上分力引起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在工程应用中宜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5.
复合加筋排水褥垫是针对沿海缺砂地区开发的一项新型专利技术.可取代软基加固中的排水砂垫层,同时具有水平排水与加筋作用.对复合加筋排水褥垫加固软土路基技术的加筋效果影响因素、加固地基后路堤的稳定性以及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加筋排水褥垫层对于软弱地基、路堤高度相对较低、软土地基厚度较大的工况加筋效果更明显;与砂垫层相比,复合加筋排水褥垫可有效提高路堤边坡稳定性并且节省造价.  相似文献   

6.
以ANSYS为计算工具对一粉喷桩复合地基实际工程进行方案优化计算,在合理建立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设定桩长、桩距为设计变量,复合地基承载力、平均竖向位移为状态变量,粉喷桩工程量为目标函数构建了粉喷桩复合地基的优化体系,研究了基于ANSYS的粉喷桩设计方案优化方法,得到了平均沉降随桩长、桩距的变化情况及本工程条件下的粉喷桩复合地基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通过对遂渝铁路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数据与现场施工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明确200 km/h铁路地基处理主要受沉降控制而非稳定控制,找出理论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的关系,为以后客运专线地基处理设计积累经验。研究方法:以粉喷桩和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为例,通过理论计算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用现场实测数据来修正我们的理论设计,以完善我们的理论计算。研究结论:遂渝铁路采用粉喷桩和碎石桩加固处理软粘土地基是可行的、经济合理的;在进行200 km/h铁路及速度目标值更高的客运专线复合地基设计时,应以沉降控制为主,稳定性控制次之;粉喷桩和碎石桩等复合地基路堤的总沉降以施工期的地基沉降为主,工后沉降同样以地基沉降为主,工后沉降速率最大的是路堤竣工后前半年左右,之后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8.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因其成本低、桩体刚度大、沉降小,广泛应用在对工后沉降要求较高的高速铁路路基加固工程中,但是关于柔性路基下复合地基稳定性和破坏模式的研究尚不成熟。结合工程实例,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铁路柔性路基下CFG桩地基稳定性和破坏模式。研究表明:与复合地基剪切破坏准则和BS 8006-1:2000规范获得的稳定系数相比,基于弯曲破坏强度理论计算得出的CFG桩复合地基稳定系数最小;基于CFG桩弯曲破坏模式得出的最危险圆弧滑动面与不加CFG桩时不重叠;对于柔性路基下CFG桩加固的复合地基,当下伏地层土质较差时,可在路基外设置1~2排桩;CFG桩顶加筋垫层可以提高桩体承受侧向荷载的能力,从而提高桩网结构复合地基的稳定系数,降低弯曲破坏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粉喷桩复合地基抗剪强度概率分析的方法。采用面积比的公式计算了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抗剪强度。分析确定了桩间土和桩体抗剪强度的均值和方差,由此得出了复合地基抗剪强度的概率特性。最后用一实例说明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粉喷桩复合地基抗剪强度概率分析的方法。采用面积比的公式计算了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抗剪强度。分析确定了桩间土和桩体抗剪强度的均值和方差,由此得出了复合地基抗剪强度的概率特性。最后用一说明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1.
采用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技术,用以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模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文章介绍了粉喷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和实施中如何控制施工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技术,用以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模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文章介绍了粉喷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和实施中如何控制施工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粉喷桩的加固机理、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设计方法和布置形式,重点论述工程实践粉喷桩施工及质量监控中的方法,以及如何完善地基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某铁路专用线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测试试验,分析了桩、土应力的变化规律.总结出了由粉喷桩和桩间土的试验数据推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并在工程实例中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某铁路专用线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测试试验,分析了桩、土应力的变化规律.总结出了由粉喷桩和桩间土的试验数据推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并在工程实例中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 ADINA,针对天津新港地区某一粉喷桩复合地基建立了桩—土分离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采用二次开发的 E-B模型来模拟软土的非线性,研究不同桩体模量、不同置换率、不同桩长下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分析不同荷载作用下各个设计因素对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的影响,从而指导工程实际中合理选择桩体模量、桩长、置换率以及褥垫层厚度和模量,使桩土共同作用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7.
天然软土地基上直接修建高速公路具有工后沉降大、固结时间长、不均匀沉降明显等特点,必须进行加固处理.以拟建济宁-徐州段高速公路通过南四湖近百公里的湖相软土地区为工程背景,基于FLAC-3D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手段,对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采用粉喷桩处治前后的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比分析了天然地基与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沉降、侧向位移及孔压等指标的变化规律,认为采用粉喷桩加固湖相软土地基可较好的控制路基工后沉降,防止地基失稳.  相似文献   

18.
铁路路基复合地基应进行承载力验算,但工程实践表明铁路路基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标准偏严格,限制了搅拌桩等柔性桩复合地基的应用范围。基于理论分析和工程案例,对地基承载力与稳定性关系、地基承载力与沉降关系、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必要性及验算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检验地基处理效果、覆盖桩体破坏模式及确保工程安全的角度出发,铁路路基复合地基的承载力验算和检测是十分必要的。铁路路基复合地基稳定性和基底压应力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与最小稳定安全系数相对应的基底压应力可作为路基下地基容许承载力。地基稳定性是决定铁路路基地基容许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适当放宽对铁路路基的地基承载力要求是合理的。考虑加筋垫层作用后,铁路路基复合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k可根据地基稳定性要求适当提高并细化:地基稳定安全系数取1.2时,k值取1.5~1.8;稳定安全系数取1.25时,k值取1.35~1.7;稳定安全系数取1.3时,k值取1.2~1.6。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两个铁路软土路堤的现场原位试验,从变形的角度,对路堤荷载作用下粉喷桩复合地基临界桩长进行了分析.在常规的水泥掺入比、桩径等条件下,临界桩长出现与否,与土层条件、桩身强度、桩体是否打穿软土层有关.对于桩体强度较均匀、打穿软土层至相对硬层的粉喷桩复合地基不存在临界桩长,而对桩体下部较软弱、未打穿软土层的悬浮式粉喷桩复合地基,存在临界桩长.  相似文献   

20.
考虑轨道梁与地基、软弱夹层与相邻土层间的界面作用,建立轨道梁与地基作用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轨道梁荷载作用下含软弱夹层地基承载能力。依据本文计算结果给出了相应设计方案。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证实了计算模型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规范方法计算结果偏保守,本文的分析方法更能反映结构与地基作用特性,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接近,给出更为合理的承载能力评价;对于含软弱夹层地基,基础垫层厚度和软弱夹层厚度对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影响较大;随着轨道梁刚度变化,地基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不同,而柔性轨道梁对地基适应性更好,结构受力也更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