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济南公交138路延时运行1小时,35路线延时半小时,同时对后5班车选采取“定点发车,准点到站”服务举措,97、303、305等11条郊区公交线“定点发车、准点到站”.市区公交线路89路实行“定点发车、准点到站”……一系列贴近群众、服务民生,特色鲜明的服务创新来自于济南公交经营管理的重点工程“温馨公交系乘客、微笑服务铸品牌”。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共交通》2012,(5):45-45
2月29日,国家科技郎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武平处长一行在河南省科技厅马副厅长、郑州市科技局苗局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下来到郑州公交总公司监控调度指挥中心,了解郑州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和新能源车辆运行情况。郑州公交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巴振东首先介绍了郑州公交新能源车辆的总体运行情况,随后工作人员又介绍了公交车辆实时发车、运营以及新能源公交车与普通公交车辆的油耗对比情况,武平处长对郑州公交的科技创新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3.
世博会期间海内外游客云集申城,公交客流压力骤增,要确保运营平稳有序,科学调度是关键。记者从公交部门获悉,世博公交调度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调度员按发车计划表指挥发车”的管理模式,实现了远程监控的现代化智能调度,从而更快速准确地应对世博大客流。  相似文献   

4.
基于遗传算法的公交车辆智能排班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运营车辆智能排班是公交车辆智能调度需要解决的典型问题之一。它可以描述为:通过某种智能化的算法,在有限的算法步骤内,找出所有满足约束条件的排班方案中的最优方案或接近最优的方案。作者针对公交排班的特点,对遗传算法的各个算子进行了专门化处理并进行了大量的试算。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对解决公交车辆排班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因运行时间不确定性导致的公交到发时间不准点问题,本文基于公交线路双方向发车趟次和运营时间的不对称特征,提出一种可变行车计划优化问题。以最小化车辆使用数和乘客等待时间为目标,考虑车次链的行程接续和电动公交车辆电量等约束,构建公交时刻表和车辆排班一体化优化模型。根据可变行车计划优化问题特性设计改进的粒子群算法(Modifi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or Timetabling and Scheduling, MPSO-TS)进行求解,定制粒子编码和子代更新方式。采用“基于优势车次链”的子代更新机制,以“车次链”为纽带最大程度地保留父代被继承信息中时刻表与车辆调度方案之间的关联性。使用连云港市某公交线路验证模型和算法,案例结果表明:可变行车计划能够有效保证车辆到发准点性,通过更紧密的排班计划将使用车数由35辆减少至31辆,车辆使用效率提升了28.1%;所提出的MPSO-TS算法求解效率较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有效避免计算结果陷入“局部最优”。  相似文献   

6.
公交驾驶员排班方案是公交智能化调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城市公交运营中最耗时、最繁重的任务之一。不同的公交企业有着不同的约束规则,排班方案的合理性,是决定城市公共交通客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引入营运车辆数、周转时长、首末班时间、发车间隔、各类型时间牌数量等实际公交发车数据,自动生成时间牌,并通过时间牌轮循方法,能够快速完成公交线路排班。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有效降低排班工作中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公交换乘协同排班,减少乘客出行换乘时间,本文对公交信息系统的IC卡数据及车辆GPS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提取换乘信息并对现有的发车排班进行优化.首先,构建了公交运行状态信息提取模型,提取现有的公交运行状态信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邻域搜索的公交时刻排班优化算法,得到最佳发车排班时刻表.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选取了成都市的56路和3路公交线路的实际数据进行案例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排班的方法,在不改变现有的公交供需条件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实现协同换乘;与原有的公交服务相比,优化之后的公交服务能够更加贴近出行需求,提升线路之间的换乘衔接效率,从而提高公交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公交准时定点到站是衡量公交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居民公交出行的最大期盼。公交日常运营能产生海量的GPS定位数据,运用海量公交车辆GPS数据,基于站点、路段及线路维度,精准计算公交车辆运行时长及速度变化特征,并计算公交运行时间的可靠度,从而评估公交准点到站的可靠性。以厦门市公交专用道的开通为背景,提出基于公交专用道背景的公交准点到站预测方法,预测公交专用道上公交线路的定点到站时间,实现公交专用道沿线线路的"定点发车,准时到站"目标。  相似文献   

9.
郑州公交     
市人大代表到郑州公交调研“公交都市”建设情况 9月9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武安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到郑州公交对郑州“公交都市”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市政府副秘书长袁聚平,市交通委主任吴耀田、副主任陆秀玲陪同调研. 在郑州公交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巴振东等部分领导班子成员的陪同下,视察组一行先后到公交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公交企业文化室和花寨公交场站,实地察看郑州公交企业文化建设情况、智能交通工程建设情况、公交场站建设和新能源公交车辆推进应用情况,并到陇海路体验乘坐快速公交B5路了解快速公交运营情况.  相似文献   

10.
出行时间过长是公交出行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出行时间与公交线路发车频率密切相关,有必要研究发车频率对居民出行决策的影响。基于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分析出行决策影响因素,利用随机效用理论,建立选择方案为自行车与公交的BL模型,并在MATLAB环境下采用Newton.Raphson法编程求解,预测出行时间对公交出行率的影响;进而分析发车频率对公交出行时间的影响,最终得到公交出行率与发车频率的对应关系,由此计算给定公交出行率下的发车频率。文中通过计算实例说明该方法在计算发车频率及评价公交运营调度方案优劣上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郑州天迈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公交电子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型企业。公司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人才,致力于公交车载电子产品的研发。公司本着“科技创新,服务公交”的原则。不断完善和开发公交车载电子产品,以满足公交行业发展的需求。一、GPS智能调度系统郑州天迈科技研发的GPS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是集全球定位系统(GPS)、高频无线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多种手段,利用CDMA/GPRS通讯网作为通信媒介,结合运用矢量化地理信息电子地图(GIS)软件平台技术于一体的软硬件结合的系统,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公交发车间隔模型忽略了智能调度对公交运营的影响问题,提出了车联网环境下的发车间隔设计方法.在考虑发车间隔、发车次数、车辆满载率约束条件下,对城市常规公交发车间隔进行了研究.在综合考虑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以乘客候车时间、乘客舒适度以及公交公司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公交发车调度时刻表优化模型.最后以大连市公交101线路为例对该模型进行分析,利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求解,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论文分析公交同步换乘系统的运行特征,包括适用公交网络、线路发车间隔与应用时段、协同的时刻表、同台换乘的枢纽、运行可靠性保障要求等。结合城乡公交网络布局与换乘衔接需求特征,提出城乡公交网络应用同步换乘的可行性:城乡公交轴辐式网络适用于同步换乘系统的应用,同为长间隔发车的干支线间客流换乘诉求亟需同步换乘,城乡公交运行准点性与枢纽用地条件能保障同步换乘系统的可靠运营。分析应用同步换乘系统需解决定位选择、协调网络布局与时刻表设计、提高运营可靠性等问题,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升城乡公交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相关数据显示,《郑州宣言》发布十年来,郑州市公交总公司(以下简称郑州公交)践行宣言精神、真抓实干,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舒适的出行条件。郑州公交常规公交线路数量由2005年底的176条增加到目前的300余条,线路长度由2682.4公里增加到目前的4301.2公里。目前,郑州公交日均运营里程达到80万公里,日均运送乘客280万余人,公交出行分担率为28%,在中心城区,主干线路平均发车间隔3-5分钟,市内一般不超过500米就可以坐上公交车,基本上实现了"有路就有公交车"。  相似文献   

15.
新闻集锦     
王海英 《城市交通》2006,4(3):88-89
智能交通上海今年大力推行电子公交站牌及配套智能系统,等候公交车时不仅能获知下班车离站距离,还能从站牌上设置的液晶电视上收看“交通频道”。到2007年,上海将以公交专用道建设为载体,实施公交站牌数字化改造,在中心城区和浦东、闵行、宝山地区,电子站牌安装率将不低于70%。  相似文献   

16.
常州市委市政府主导公交优先,于2006年发出了“优先发展公交,来一场公交革命”的号召,贯彻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围绕“惠民、便捷、舒适、准点”,进一步确立了公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12月14日8点21分,208路线驾驶员殷运君驾驶粤T08496D号公交车,与乘务员刘海靖一起由市博览中心发车开往黄圃公交枢纽站。9点22分左右,当车辆行驶至三宝沥大桥时,发现前方桥梁边停着一辆正在起火的电动自行车,旁边有一位中年男子站在着火电动自行车附近,神色慌张地看着着火的电动自行车,浓烟滚滚,并不断迸出火苗。刘海靖见此情况,马上和殷运君说:“有一台电动自行车着火了,快靠边停到安全地带”。殷运君第一时间将公为方便市民公交出行,12月9日起,公共汽车12路线增开“南朗消防大队”站开往“珠海下栅检查站”的区间车,补充12路早上开往珠海下栅检查站方向的公交出行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上班、上学的出行需求。12路线(中山汽车总站——珠海下栅检查站),是连接中山市区与珠海的跨市线路,全程约35公里,客流量大,途经西区、东区、火炬开发区、南朗镇等镇区,终点站为珠海下栅检查站。现增开的区间车是从“南朗消防大队”站开往“珠海下栅检查站”。“南朗消防大队”站发车时间为6:30、6:40、6:50。创新公交服务方式,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公交出行需求,是中山公交不断优化供给推动服务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公交集团持续优化完善常规公交、快速公交、大站快车、跨市公交、定制公交、高峰线路等多元化公共交通网络体系,通过公交枢纽、运营调度组织等进行有效公交增开区间车到珠海衔接和整合,提高了公交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和出行效率。当前,每日运送约50万人次,乘客满意率88.7%。交车停靠在路边安全地带并打开双闪灯,和车厢里的乘客简单解释后,立即打开中门,刘海靖迅速从驾驶座旁拎起一支灭火器从中门下车,往起火方向跑去。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共交通》2022,(1):94-96
2021年12月16日,“防城港市投发公交公司新能源公交车发车仪式”在广西防城港高铁北站广场举行,随着现场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的缓缓发车,当地居民正式迎来“焕然一新”的绿色公交。响应民声,让群众满意。此次,比亚迪携手防城港国有公交上线全新纯电动公交车,不仅是积极配合推进主城区公交经营体制改革,有效缓解公交运力不足问题的有效举措;更是便利市民低碳出行、提高公交服务水平、擦亮城市新名片的惠民实事!  相似文献   

19.
“智能公交”是软、硬件共同建设的过程,经过多年的深入调查研究.我们提出了“一站式”服务理念,研发出了集成化的“智能公交软件系统”和车载“多功能信息平台”。可为公交企业提供具有全局部署的、健全的营运整体“一站式”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智能公交”是软、硬件共同建设的过程,经过多年的深入调查研究,我们提出了“一站式”服务理念.研发出了集成化的“智能公交软件系统”和车载“多功能信息平台”,可为公交企业提供具有全局部署的、健全的营运整体“一站式”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