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项目位于明秀东路与邕武路交叉口,周边用地条件受限,建筑物密集,且有高压线、地铁及综合管廊多因素限制,建设难度极大。结合功能定位及周边现状,提出3层菱形立交方案,通过适当抬高地面交叉口标高,设置与地铁车站共结构隧道分离东西向直行交通,邕武路设上跨桥跨越地铁站,实现南北向直行分离,转向交通通过地面层交叉口实现,确保南北向及东西向主流交通畅通。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现有穿山隧道已不能满足交通出行的需要,修建复线隧道是缓解现状隧道交通压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针对如何修建复线隧道,并对相应的立交节点进行改造,以便接入城市核心区路网,以重庆市大学城复线隧道和红槽房立交为例,分析讨论城市复线隧道与片区路网的衔接,相关立交节点改造与周边道路、既有构筑物的关系,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上海南北高架天目路立交为例,提出了立交分析和优化设计的一种方法,即:根据周边条件及现状流量流向,分析立交各个部分所承担的主要交通功能及交通拥挤原因。在此基础上,按照主要承担功能对立交形态进行简化分解,每类交通功能以其典型形式画出草图,通过匝道形式的组合和变换得到满足功能和需求的立交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苏州绕城高速公路天池山互通改造项目进行改造方案研究.对现状天池山互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5条改造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叶型双层立交+直行平交""Y型三层立交+直行上跨""B型单喇叭互通+直行平交""优化型B式单喇叭互通+直行平交"4个改造方案,从立交通行能力、行驶安全性、互通占地面积、立交线形美观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选,最终选择了最优设计方案.改造项目实施效果:满足了立交各转向功能,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原有立交设施,节约了资源,保证了交通安全,满足了通行能力,成为高新区进出绕城高速公路的第一门户,推动了高速公路与市域快速路一体化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六纵线南段是主城东部槽谷的南北向结构性大通道中的重要一段.通过分析六纵线南段的功能定位,结合交通预测分析,对六纵线南段总体设计方案进行阐述.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线位比选、道路平纵线形、路幅型式,以及沿线4个立交方案的设计和比选过程.  相似文献   

6.
谢阳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1):19-22,I0002,I0003
红光路是沣东新城连接西安市区东西向的重要交通干道,西三环是西咸一体化的南北向快速通道。该节点是区域出行的重要交通转换节点。介绍红光路-西三环立交的位置及节点周边现状建设条件,通过对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及交通量预测,提出4个立交方案。通过对立交线形、交通组织、占地及工程规模等进行综合比选,给出节点改造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7.
城市环路转角处立交的方案设计应体现出环路转向交通的重要性,这与普通立交的方案设计以直行交通为主要流向、转向交通为次要流向的特点有所不同。该文通过对城市环路转角处立交的交通特点进行分析,对此类立交方案设计提出一些建议,并提供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8.
权戈冰 《桥梁建设》2012,42(Z1):23-27
粉房湾长江大桥及引道工程是连接江津与重庆主城区的快速通道,全长6.066 km.根据项目所处位置建设条件、技术标准,将该通道设计为由1座长江大桥、2座长隧道、3座立交共6个节点工程相互连接构成的道路.6个节点依次为:粉房湾长江大桥主桥采用双塔双索面钢桁梁公轨共用斜拉桥结构,津西立交采用迂回式四路交叉立交,艾坪山隧道采用小净距+分离式的组合式隧道(双向4车道)、江洲立交采用定向匝道和环形匝道互相组合的五层组合式立交、打雷嘴隧道采用连拱+小净距+分离式的组合式隧道(双向6车道)、小塆立交采用单喇叭+部分子叶式复合单喇叭组合完全互通立交.该项目全线考虑轨道通道,长江大桥与隧道采用公轨共建预留.  相似文献   

9.
隧道立交由于通行环境的特殊性,具有特殊的交通特性和交通事故特征,设置合理的交通工程设施可以提高隧道立交运行的安全性。该文针对隧道立交的交通特性和安全特性,提出了隧道立交交通管控措施及相应的交通工程设施。最后,以大连市南部滨海大道东端隧道立交为例,提出隧道立交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0.
城区互通立交因其复杂的特性,多路交通冲突且通行能力受限,周边及邻近路网限制条件多,对互通立交合理选型提出了更高要求。依托西宁城区的韵家口互通立交,分析其实施中存在的各项技术难点,综合项目功能需求、建设条件及布设理念进行多方案比选优化,总结条件受限时互通立交选型的思路及设计要点,为以后合理解决城区互通立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