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评价低胶粉掺量橡胶沥青对连续密级配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储存稳定性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和疲劳试验,分别对采用基质沥青、外掺7%和18%胶粉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工程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外掺7%胶粉制成的橡胶沥青混合料相比于18%胶粉掺量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均有一定程度衰减,但比普通沥青混合料仍有明显提高;低胶粉掺量沥青混合料试件浸水残留稳定度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和常规胶粉掺量沥青混合料,而冻融劈裂比略低于普通沥青混合料,但高于常规胶粉掺量沥青混合料试样;同时,低胶粉掺量橡胶沥青储存稳定性优于常规胶粉掺量橡胶沥青,且沥青用量降低,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陈梦  张涛 《北方交通》2020,(4):70-73
为改善橡胶沥青的性能,采用过氧化氢和硫酸铁作为共同改性剂活化处理胶粉。研究了胶粉掺量、胶粉细度及反应温度对过氧化氢-硫酸铁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的性能影响,并与普通橡胶沥青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胶粉掺量的增加、胶粉细度的增大及反应温度的升高,过氧化氢-硫酸铁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和普通橡胶沥青的性能均有所提升,且与普通橡胶沥青相比,改性橡胶沥青的黏度降低,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3.
宋勇 《交通标准化》2012,(22):11-14
制备了普通橡胶沥青与脱硫橡胶沥青,并对不同掺量的两种橡胶改性沥青进行性能对比,最后选择合适的胶粉掺量进行了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评价.研究表明:经过高速剪切工艺,大颗粒的脱硫橡胶颗粒在沥青里大多分散成无明显颗粒的细小物质,而普通橡胶粉剪切后基本保持原有颗粒核心;与普通橡胶沥青相比,脱硫橡胶沥青的高温粘度低,但其他性能指标大多不如普通橡胶沥青;胶粉掺量的增加对普通橡胶沥青性能提升明显,而对脱硫橡胶沥青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橡胶沥青的使用性能,采用次氯酸钠作为改性剂活化处理胶粉,研究次氯酸钠改性橡胶沥青的性能,并应用于霍永高速公路永和至永和关路面工程中,与普通橡胶沥青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胶粉掺量、反应时间对改性橡胶沥青与普通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相同,次氯酸钠改性橡胶沥青的高温性能、弹性恢复性能略低于普通橡胶沥青,低温性能则优于普通橡胶沥青,且更易施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橡胶沥青、SBS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开裂能力及水稳定性、抗老化能力的对比试验,分析了橡胶沥青SMA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橡胶沥青SMA混合料与SBS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相比,低温抗裂能力、抗老化能力等有所提高,高温抗车辙能力、抗水损害能力相近。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标准车辙试验和全厚式车辙试验,采用单因素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橡胶沥青对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沥青与基质沥青比较,对路面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有更大的改善,而且不同橡胶粉掺量也会影响到橡胶沥青的性能。通过全厚式车辙试验,将路面结构与温度梯度等因素考虑进来,使得车辙试验更符合实际路面情况,其试验结果表明各结构层对路面的影响区别较大,双层同时掺入橡胶沥青也比只改善路面高温稳定性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相对其他改性沥青而言,橡胶沥青具有较高的黏度,需要较高的拌合温度。通过试验研究了高温条件可能给橡胶沥青带来诸如沥青的老化、有害气体排放量加剧以及碾压施工难以控制等负面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温稳定性是评价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合理控制橡胶沥青SMA混合料的施工质量,保证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能,通过对比试验分析方法,研究了橡胶沥青类型、油石比、胶粉掺量这三个因素对橡胶沥青SMA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级配确定的情况下,不同的橡胶沥青类型、油石比、胶粉掺量对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橡胶沥青常规物理性能分析,系统地研究了胶粉掺量、搅拌温度和搅拌时间对橡胶沥青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掺量时,胶粉颗粒充分溶胀,沥青与胶粉之间形成交联网络结构,改善了橡胶沥青的性能。而高掺量时,胶粉颗粒溶胀不充分,对橡胶沥青性能的持续改善不明显。高搅拌温度或长搅拌时间,使胶粉溶胀速度加快,橡胶沥青的性能得到改善。但温度过高或搅拌时间过长,胶粉会发生脱硫和裂解反应,减少了胶粉与沥青之间的交联作用,降低了橡胶沥青的性能。基于橡胶沥青性能的综合分析确定工艺条件为:胶粉掺量20%、搅拌温度190℃、搅拌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脱硫橡胶沥青的高温性能,首先通过SBS改性剂与脱硫橡胶粉粒对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然后根据SBS改性沥青与脱硫橡胶沥青的制备工艺及试验方案,对脱硫橡胶沥青和SBS/脱硫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和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入SBS改性剂后,复合改性沥青的车辙因子G~*/sinδ与剪切劲度模量G~*均增大,相位角δ减小,抗高温变形能力有所提高;通过SBS/脱硫橡胶复合改性后的沥青既具有脱硫橡胶沥青较低的粘度与低温条件下的柔韧性,还对改性沥青材料的高温性能和各项路用性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橡胶沥青混凝土具有耐疲劳,高温稳定性、高温粘结性、抗裂性能好,可降噪音,减薄路面等特点,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降低造价。在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中采用橡胶沥青混凝土,可以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道路功能层的使用效益,大幅度降低了工后治理和养护工程费用;同时充分发挥橡胶沥青混凝土的柔性和抗车辙优势。  相似文献   

12.
车辙是沥青路面主要破坏形式之一,它严重影响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通过沥青胶浆DSR模量试验、车辙试验来研究RA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并且与70#普通沥青、PRM改性沥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添加RA抗车辙剂能显著改善沥青胶浆及其混合料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3.
由于胶粉含量大,橡胶沥青的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不足。引入橡胶沥青连接剂(TOR),通过TOR中的双键结构,增强橡胶沥青中废旧胶粉之间的交联,进而提升橡胶沥青的抗老化性能。结果显示,相比于普通橡胶沥青,TOR改性后橡胶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Sasobit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研究其路用性能,采用目标空隙率控制法确定合理的压实温度,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分别对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以及水稳定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基于目标空隙率确定施工温度的方法较为可取;对AC-13混合料而言,3%~3.5%Sasobit的掺加可使得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下降29.4℃~32.5℃;3.25%Sasobit的掺加可使得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以及水稳定性能得到提升,但是低温抗开裂性能却稍有弱化。  相似文献   

15.
与普通沥青相比,在沥青中掺加适量橡胶胶粉,可改善沥青的路用性能,能在公路工程中得到更好的应用。研究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不同掺量橡胶粉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及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表现:在沥青中加入橡胶胶粉能够明显的改善沥青的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及马歇尔稳定度。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掺加10%橡胶胶粉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橡胶沥青的胶粉类型选取提供参考,对3种类型橡胶粉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延度、针入度、弹性恢复、布氏黏度和SHRP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了3种橡胶沥青性能随热存储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荧光显微和电镜扫描对3种橡胶沥青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0目橡胶沥青的高温性能和疲劳性能最优,表面活化胶粉橡胶沥青的低温性能和弹性...  相似文献   

17.
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比,橡胶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强的高温稳定性和抗车辙能力等优点。本文通过四川省遂宁市路面改造工程的设计实例,重点探讨了旧路改造的设计原则,旧路病害的处理,橡胶沥青混凝土原材料性能要求、和矿料级配,以及橡胶沥青在旧路改造工程中的施工注意事项。本文对促进胶沥青在混凝土路面加铺中的应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温拌橡胶沥青的流变特性,制备了符合《公路工程废胎胶粉橡胶沥青》(JT/T798—2011)技术要求的橡胶沥青,进行了粘温关系试验与基本技术指标试验,从降温效果与技术指标影响两方面确定了Sasobit温拌剂的最佳掺量,评价了Sasobit温拌橡胶沥青的高温(60、70℃)、中温(25℃)、低温(5℃~-24℃)宽路用温度域的流变特性。分析结果表明:3%的Sasobit为温拌橡胶沥青的最佳温拌剂掺量;温拌剂Sasobit提高了橡胶沥青的高温稳定性,70℃车辙因子提高了79%,但对橡胶沥青粘韧性没有明显影响;3%掺量的Sasobit降低了橡胶沥青的疲劳性能,25℃疲劳因子提高了22%,但是其温拌橡胶沥青疲劳性能依然优于SBS改性沥青;在中国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标准的冬温区温度以下,随着温度的降低Sasobit温拌橡胶沥青的低温性能逐渐优于SBS改性沥青,-24℃的蠕变劲度为SBS改性沥青的45%,同时3%的Sasobit掺量不会过度影响橡胶沥青的低温性能,-24℃时橡胶沥青蠕变劲度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19.
为统一橡胶沥青性能试验的评价指标,分别采用不同胶粉掺量对70#和90#的基质沥青进行改性,基于中国规范中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和弹性恢复试验以及Superpave中的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布氏旋转粘度试验和弯曲梁流变试验等对橡胶沥青进行了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胶粉的添加能显著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显著降低沥青的温度敏感性,但增大了沥青的高温粘度,增加了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难度;胶粉的溶胀作用会导致针入度的试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因此,不建议采用针入度试验来评价橡胶沥青的性能;软化点可作为橡胶沥青高温性能的一个评价指标,对于90#基质沥青,胶粉掺量分别为10%、15%、20%和25%时的软化点比未掺胶粉时的软化点分别提高了11.23、11.97、15.18、21.10℃,对于70#基质沥青,胶粉的添加则使其软化点分别提高了4.02、8.18、12.83、14.45℃,因此,胶粉对70#基质沥青软化点的影响效果要大于对90#基质沥青的影响效果;胶粉对沥青低温性能的改善效果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降低,在研究胶粉对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程度时,弯曲梁流变试验的结果比低温延度试验的结果更加明显,且由于橡胶沥青的低温延度较小,试验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误差,因此,建议采用弯曲梁流变试验评价橡胶沥青的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主要研究了废旧胶粉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外掺胶粉目数、反应温度对橡胶沥青基本性能的影响。从胶粉与沥青的作用机理出发,着重分析了胶粉目数、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胶粉改性沥青软化点、针入度、5℃延度、弹性恢复及180℃黏度等基本性能指标变化规律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当外掺胶粉的目数为40目、反应温度为195℃时,废旧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软化点、180℃黏度)、低温性能(5℃延度)及弹性恢复等最好。胶粉目数能显著影响初期混溶过程中胶粉在沥青中的分散程度,在后期的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则是胶粉溶胀、脱硫降解作用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