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瓦斯特长隧道施工过程中,通风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龙泉山油气型高瓦斯特长隧道施工期需风量、通风阻力进行核算,指导风机设备选型。通过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对比分析,合理选择不同施工阶段的通风方式;通过FLUNT软件数值对压入式和巷道式风流流速分布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压入式通风能满足本隧道通风需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长大隧道施工中爆破生成的CO对施工产生的不良影响.本研究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中,采用压入式通风,测试在长大隧道中的通风效果,利用Fluent流体力学软件对不同导坑、台阶长度与风筒位置的隧道通风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其流场特性与CO气体扩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导坑和台阶的存在,会影响射流发展;导坑和台阶工作面前...  相似文献   

3.
高海拔隧道施工供氧是改善隧道内氧气含量、满足施工人员供氧需求、防止劳动效率降低、保障施工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措施。根据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采用理论公式计算得到隧道需求供氧量,利用Fluent软件模拟通风供氧与弥散式供氧方法下隧道掌子面附近氧气质量分数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掌子面弥散式供氧方法比通风供氧方法对提高掌子面附近氧气质量分数更加可行有效;采用掌子面弥散式供氧方法时,每循环进尺隧道的供氧量32.08~96.25 m~3,通风速度越高供氧量越大,氧气质量分数分布越均匀。研究成果可为高海拔隧道施工供氧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乔力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8,53(6):1245-1252, 1277
针对钻爆法施工隧道中压入通风方式造成的隧道内空气质量差、排尘久等缺点,在传统通风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改进,形成抽出式风幕通风方式. 以吴家岭二级水电站新建I号、II号引水隧道为试验隧道,对两种通风方式条件下隧道内风速及游离SiO2粉尘扩散特点进行现场监测与对比分析,并应用有限元Ansys-CFD软件对游离SiO2粉尘浓度场演化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抽出式风幕通风条件下通风35 min后,施工作业区内游离SiO2粉尘浓度即可达标,洞身区只存在少量极低浓度SiO2粉尘,作业区内SiO2粉尘浓度最大净化率较压入式通风方式提高了25.93%,隧体内施工环境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5.
在南京长江隧道施工中,创造性地利用中间箱涵作为通风巷道,采用轴流风机压入进行洞内空气置换,代替在隧道内架设专用通风管的通风方式,大大节约施工成本,减少工序干扰,提高了施工工效。  相似文献   

6.
申百囤 《北方交通》2012,(10):93-96
结合云桂铁路石林隧道巷道式通风的应用,介绍巷道式通风工法的原理、特点、施工方法和操作要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TBM大范围推广应用的背景下,山岭隧道TBM连续施工长度越来越大,TBM施工最大通风长度也随之增大,10km以上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部分工程通风距离达到甚至超过15km。通过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TBM施工两阶段三种通风方案的对比分析与实际应用,介绍了TBM施工采用的超长距离通风技术。实践说明采用国际高品质变频轴流风机、DCR接驳器接力通风以及进口大直径低风阻低漏风率风管,是目前超长距离通风的有效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绕城公路天恒山隧道为国内第1座严寒地区浅埋大跨软塑粘土地层隧道,具有地基承载力低、含水量大、粘结力差和易塌方等特点。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洞口保温门、压入式通风与地表竖向通风孔联合通风等措施,保证了洞内施工温度,达到节能和环保的效果;二次衬砌表面设置保温防火层,预防了冻害的发生。为在寒冷地区隧道的修建中采取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射流巷道通风技术施工原理,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射流巷道通风技术的工艺流程、通风计算、通风管理等内容。工程运用表明,射流巷道通风技术满足高速公路长大隧道施工需要,能够保障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并减少通风阻力,降低能耗,具有良好的施工效果,也可以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施工通风对于保证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对此,需结合隧道工程实际情况选用通风技术。首先对压出式空气幕通风技术进行了介绍,然后以某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压出式空气幕通风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研究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技术,依据新版公路隧道通风规范,结合骆驼山隧道的工程特性,通过计算分析,对特长隧道——骆驼山隧道的通风方案进行比选研究,从通风标准、技术要求、防灾救援及工程经验等方面综合考虑,最终推荐方案为:右线采用全射流纵向式通风、左线采用分段式纵向通风。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地评估隧道出口微压波,基于一维平面波方程和压缩波的特性,推导了压缩波在隧道内传播时压缩波压力梯度的理论公式.采用该理论公式,分析了传播距离,初始压缩波幅值以及初始压缩波波前长度等因素对隧道不同位置处压缩波压力波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波压力梯度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増大,其变化幅度越来越大,当传播距离接近临界长度时,其压力梯度几乎发生突变;相同的传播距离下,压缩波压力梯度随初始压缩波幅值的增加而增加,随初始压缩波波前长度的增加而减小;当传播距离小于临界长度时,理论公式和数值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6%,数值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汶川至九寨沟高速公路上策朗垭口特长隧道的实际工程状况分析研究,探求适合该工程的通风设计方案,最终确定了以斜井分段通风及修建地下风机房的设计方案,可为高海拔山区类似特长隧道工程提供通风方案设计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高海拔、高寒区铁路隧道施工的特点,介绍了冻土隧道施工通风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隧道施工通风新的控制系统,采用两级模糊控制器,分别控制风量和风温两个被控参数,并对其控制软件和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对无竖井纵向通风隧道的通风效果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选择南京玄武湖隧道为测试对象,设置合理的测试方案,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隧道内的污染物浓度分布规律,得出隧道长度与车流量两因素对隧道内CO浓度影响最大,为无竖井纵向通风隧道的设计与运营管理提供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安定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离散元方法对侵入蚀变岩破碎软弱围岩段隧道开挖大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开挖进尺、台阶长度、台阶高度、裂隙密度等对隧道变形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台阶法施工时开挖参数的合理范围:开挖进尺为0.5~1.0 m、台阶长度为4~6 m、台阶高度为0.3H~0.4H。通过芬纳公式和卡斯特耐方程对隧道极限容许位移公式进行了修正,实践证明改进后的方法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判别更合理。  相似文献   

17.
田兵  杨建国  张晓 《交通标准化》2010,(14):109-112
隧道围岩变形和应力场测试信息是工程围岩状态的动态反映,其为工程设计、施工、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也为岩土工程从强度破坏极限状态控制向着变形极限状态控制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分析量测结果并得出浅埋软弱黄土公路隧道围岩变形与衬砌受力特征,可为该工程后续施工和类似地质条件下隧道设计、施工与养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织毕铁路杨家坡隧道工程为背景,非贯通巷道的封闭空间空气流通性差,有害气体不易扩散,瓦斯突出风险极大。经过试验研究对通入隧道的风量进行合理分配,对掌子面进行双风路多渠道交替通风,结合通风竖井优化、射流风机引导,并加强日常通风维护管理,在封闭空间实现了良好的通风。保障了洞内作业环境,降低了瓦斯突出风险,提高了通风效率,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虹梯关特长隧道是目前国内第三长大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水压爆破、巷道式通风和优化施工组织计划等措施,有效提高了施工进度,创造了人工钻爆法施工单月独头掘进556 m的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20.
以卧龙沟1号隧道施工通风工程为依托,采用CFD软件,进行不同风筒出口距离和不同风筒布置方式的流场数值模拟,从射流风速流场、风速变化曲线、涡流区风速等方面分析了流场特征。研究表明:在R=720m左右的螺旋隧道中,风管出风口置于隧道轴线螺旋外侧时通风效果最好,且出风口距掌子面距离不宜大于4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